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西安市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7 16:13
单位名称 西安市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供综合指导服务。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引进、试验、示范培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宣传、推介、技术培训。
住所 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南路134号
法定代表人 严潇
开办资金 66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2.37万元 46.22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市农社中心紧紧围绕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工作要点,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社会事业工作落实,做到项目有筹划、人员有分工、任务有总结,圆满完成全年工作任务。现将农社中心2024年度主要工作汇报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户厕改造工作。一是坚持把“千万工程”作为推进更高水平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总抓手,全力推动“千万工程”经验落地转化、创新实践。协助遴选400个市级“千万工程”重点村,制定管理办法和41条建设标准,90个村入选2023年度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61个村入选2024年度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二是全面落实《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方案》,印发《西安市2024年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开展“村村户户搞清洁、干干净净迎新春”村庄清洁行动的通知》,突出“扫干净、摆整齐、清污淤”,开展专项“乡村更美丽”行动,先后3次组织集中督导指导,积极建设净美庭院、净美村庄、净美乡村。三是在临潼仁宗山区干旱缺水寒冷区域,引进生态旱厕最新产品,完成12户户厕新模式试验示范,有力支持和推动了户厕进院入室工作。四是组建农村人居环境技术服务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卫生户厕改造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工作20余次,着力解决农村户厕改造模式选择、技术难点等问题。五是开展技术培训。2024年举办人居环境和农村户厕改造技术培训各1期。六是全力以赴协助召开3次“千万工程”工作推进现场会,做好会议前期及现场准备工作。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是开展技术试验示范。中心组织技术人员对5个省份、10余家生产单位的新型农村户厕产品进行调研、分析、研究和对照,从中遴选引进江苏灌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态旱厕最新产品。在试验地点上综合考虑蓝田、鄠邑、临潼等区县实际,最终确定在临潼仁宗山区干旱缺水寒冷区域,完成12户户厕生态模式试验示范,节水便捷实用,群众满意度高,为下一步旱塬山区推广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二是加强标准化建设。在去年制定的3个地方标准基础上,中心充分收集整理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及典型做法,调研管护机制落实情况及存在问题,参考借鉴已发布的农村人居环境相关标准,形成《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规范》初稿,不断推动全市人居环境标准化建设。三是开展调查研究。组织编写的《西安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现状及对策分析》《西安市农村卫生户厕改造调研报告》分别获得西安市农学会优秀农业调研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获得一等奖的技术小组参加农学会学术交流,促进技术人员科研创新和成果凝练能力。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干部队伍业务能力仍需加强。中心现有人员专业性、业务能力与我市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不适应。急需做好干部技能培训,继续教育,知识更新等工作,提高整体干部队伍业务素质。一是持续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推进“千村示范、全域提升”工程,做好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整体推进落实,推进村庄清洁行动持续深入,不断提高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水平;抓实全市各涉农区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督导、检查、专项问题线索整改工作。二是创新性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农村户厕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的试验示范推广。三是加快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标准化进程,确保《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规范》地方标准的审定和发布,加强已审定发布的三个地方标准的应用推广,积极调查研究,进一步丰富完善标准化体系。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