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水产工作站(西安市渔政监督管理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广水产技术,促进渔业发展。水产技术推广管理和新技术引进与试验示范·渔业投入物资质量监测、渔业环境监测、水产病害的防治以及水产品的检疫、监测·受市农业农村局委托对我市渔政进行监督管理 | |
住所 | 西安市碑林区文艺北路98号 | |
法定代表人 | 涂兴中 | |
开办资金 | 393.3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35万元 | 13.2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我单位对2024年度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自查,现将履职情况报告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坚持党建引领强保障一是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制定《实施方案》,坚持党纪党规学习研讨。加强警示教育,收看警示教育短片2次,组织参观秦岭违建警示教育基地;召开警示会议。二是坚持领导带头学、党员主动学、干部自主学,扎实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落实“一岗双责”,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三重一大”事项集体研究决策。三是深入强化作风建设。坚持纠“四风”树新风,扎实开展“两违规”专项整治,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深入促进作风建设。1月,站党支部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五星级”党支部。(二)聚焦主责主业强作为1、全面开展渔政监督管理。一是部门联动加强秦岭生态保护。依托市级局际工作专班,形成“3+2”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救护长效机制。二是深入实施“禁渔期”制度。落实三部门联合开展禁渔期管理,发布《禁渔通告》,严格落实全年值班制度,累计接举报电话并移交违法线索44个、接受咨询16次。联合开展非法捕捞不起诉人生态补偿放流2次。4月1日,承办“中国渔政亮剑2024-黄河休禁渔期专项执法行动”启动仪式,在中央媒体播出,得到部省高度肯定,省农业农村厅专此向市政府发来表扬信。三是常态化开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坚持“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严控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全年接收救护社会捐赠移交的大鲵13尾、龟类5只,组织开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主题宣传4次。四是深入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完成渭河、泾河西安段、沣河流域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组织开展增殖放流1次;委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开展放流效果监测。2、多措并举保障质量安全。一是督促区县与生产主体签订《水产品质量安全目标责任书》,压实主体责任。二是持续开展“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专项行动。加强水产品药残监管,累计抽检鱼样199批次。开展“3个重点品种”专项整治,将涉及主体全部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抽检35批次,合格率100%。配合部省抽检4次、抽样83批次。三是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开展监督检查5次,抽检苗种2批次。四是促进监管能力提升。积极落实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在长安区等六个区县、10个养殖主体开展试点。五是抓好渔业安全生产。全年组织开展隐患排查30余次,发现隐患6起全部整改到位;举办防溺水安全培训和消防应急演练1次。全年未发生一起渔业安全生产事故。3、技术推广稳步推进。一是积极开展新品种引进试验推广。编制加州鲈养殖技术规程2个。推广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65亩,亩产超460斤。试验“临潼淡水龙虾”稻渔综合种养50亩,黄河鲤、饲料鳜、澳洲银鲈、大闸蟹等名特优新品种引进试验取得成功。二是全面挖潜提升产能。编发《渔业生产设施用地相关问题导则》,引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良性发展。指导养殖主体合理设定投放密度,开展关键技术指导,完善液氧等核心配套设施,改进生化池等尾水处理工艺,实现应投尽投、应产尽产,最大限度释放产能。印发极端天气预警信息和防范指南16篇次,减少灾害损失。三是深入推动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大水面生态养殖面积超5000亩、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近2400亩;指导临潼区新增全国“五大行动”基地1个。四是落实“四下基层”要求,加强技术服务。持续开展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组织省市现代渔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调研指导5次,站技术服务队深入一线指导服务20余次。5月,“2024年全省水产技术推广工作会”召开,我站被评为“全省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先进集体”,在大会上做了典型发言。二、取得社会效益(一)转型发展成效突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从无到有迭代发展,品种技术快速熟化,发展势头持续强劲,新增养殖水体近6000立方,产量增加近600吨,规模、速度和设施化程度全省领先。部、省上级和专业院校多次来我市调研;新华社以《陕西西安:智慧渔业助力乡村振兴》为题报道,原点新闻等多次宣传发展成效。(二)特色渔业大放异彩。“临潼淡水龙虾”远赴广东开创“飞地”养殖先例,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展播”官微推介。指导鄠邑区发展稻蟹综合养殖110亩;引进江苏大闸蟹专业养殖企业落户临潼区,建成“XI'AN蟹”养殖基地1个,填补了我市河蟹养殖空白。稻渔综合种养成为渔文旅融合、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抓手。(三)渔政管理创新全省领先。全省独家全域完成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调查,全面开展重点河流水域资源调查,率先开展养殖尾水监测,编制长远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规划。2月,我站被评为“2023年度河湖长制工作先进集体”。1人被推荐为全国“渔政亮剑行动”先进个人候选人。三、存在问题一是人手不足、人员结构不合理。二是党建和业务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工作成效总结提炼不足,宣传报道力度不够。四、下一步打算2025年,我站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立足渔业产业发展,加强行业管理,服务社会治理,凝心聚力谋发展,砥砺前行创佳绩,为助力全市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再建新功。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2024年1月,市水产站党支部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五星级”党支部。2、2024年2月,市水产站被西安市河湖长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西安市河湖长制工作先进集体”。3、2024年5月,市水产站被陕西省水产研究与技术推广总站评为“2023年全省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突出集体”。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