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高新实验学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 |
住所 | 铜川市新区长青南路 | |
法定代表人 | 陈文斌 | |
开办资金 | 2384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88.59万元 | 2871.7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8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校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德育深耕,构建“六位一体”育人体系1.队伍建设专业化。开展德育专题培训2场,教师参与率98%,经验转化率达80%;评选13名优秀班主任,举办经验分享会2场,覆盖全体教职工。创新导师制培养模式,建立新老教师结对帮扶机制,实现青年教师成长周期缩短30%。2.行为养成规范化。建立三级督查机制,全年记录违纪行为200余起,开展专项治理13次,班级综合评分提升率达45%。推行德育积分银行制度,登记好人好事230件,形成日记录-周公示-月表彰的激励机制。创新开展幸福教室创建活动,班级文化墙评比覆盖率达100%。3.主题活动体系化。打造传统+创新德育品牌,举办传统文化活动20场次,创新实施三时段活动模式(晨间诵读、午间微课、课后实践)。联合多部门开展安全教育活动15次,首创小交警实践课程,安全教育覆盖率100%。4.家校协同立体化。构建线上+线下协同平台,家长会到会率95%,家访覆盖率60%。建立12小时响应机制,问题解决率达96%。开设家庭教育云课堂2期,累计参与2000余人次,满意度达98%。5.智慧德育创新化。建成智慧德育管理平台,实现2000余条信息动态管理,数据完整率99%。开发二维码资源库,节约办公耗材30%。创新招生四步工作法,报名效率提升50%,家长咨询量下降40%。6.少先队特色化。与铜川广电共建实践基地,聘请5名专业辅导员。鼓乐团获市级展演二等奖,创编《我和火星来视频》入选省级优秀节目。开展建队日主题实践活动10场,学生参与率100%。(二)教学改革,打造四维提质新格局1.常规管理精细化。实施双线巡查制度(线下+希沃巡课),教学检查覆盖6大学科。建立三查三改作业管理机制,举办分层作业设计比赛,优秀案例入库率达85%。一二年级多元测评体系获市级推广。2.课后服务多元化。开设67个特色社团,参与学生2400人,家长满意度达97%。构建1+X课程体系(基础托管+特色课程),开发《奇趣科学》等校本课程5门。艺体教育成果显著,举办首届校园艺术节,展出作品468件。3.教学竞赛成果化。教师在各级赛事中斩获23项荣誉:市级教学能手1人,创新课堂大赛获奖4人次,信息化教学比赛获奖2人,思政课大赛区市双奖,微课大赛获奖5人次。4.素养提升常态化。实施书香校园工程,评选书法之星600名,开展诵读活动3场。举办首届足球联赛(240场次)和校园歌手大赛,组建60支球队,艺术体育参与率达80%。(三)师资建设,构建三维成长新路径1.专业发展体系化。构建外出研修+校本培训+线上学习三维培养模式,组织全学科培训12场,开展搬家课示范活动8次。建立教师成长档案140份,实现个性化发展指导。2.教学研究深度化。举办习作教学研讨会4场,邀请名师开展示范课6节。创新开展问题导向教研,解决教学困惑32项。教师撰写反思心得200余篇,形成典型案例集3册。3.梯队建设科学化。实施青蓝工程培养计划,开展示范课、观摩课20节。建立三级骨干教师培养体系,新增区级骨干教师5人,校级教学新秀8人。(四)后勤保障,筑牢三位一体服务网1.基础建设提质。暑期完成8间教室改造,维修课桌椅1000套,更换地砖200㎡。建立资产智慧管理系统,物资调配效率提升40%。2.安全保障升级。开展安全演练6次,设备检修覆盖率100%。食堂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100%,获评区级示范食堂。3.服务效能优化。保障60个社团、140名教职工物资供应,接待检查20次均获好评。财务审计合格率100%,薪酬发放及时率100%。本年度获评区教育质量优秀奖,7项创新成果获市级推广。未来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现代化示范学校。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铜川高新实验学校是新区管委会、铜川市教育局为适应新区的发展需要,解决选址周边群众子女入学难,消除大班额等问题,于2018年7月立项建设的一所城市小学。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为周边群众解决了2500个学位。三、存在的问题1.班子成员的创新意识还不强,胆子还不够大,工作效率不高;2.理论学习、上级文件学习不够,教育理念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3.特色办学成效不显著。四、改进措施1.将行政会议日常化,班子成员多探讨,多交流;2.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多举措提高我校教师能力;3.多学校了解外边先进教学理念,结合学校创造属于自己的特色教学及特色文化。五、2025年度工作计划1、树立创新理念,大胆尝试改革措施。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狠抓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尝试探索项目学习模式,深入研究新课标,重新解构课程体系,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课程体系。探索以学定教,以教助学的教学模式。以“我的校名我来写”为起点,进一步挖掘和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形式,尝试学生自主管理,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考察学习一线名校,学习借鉴名校经验,出台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方案。2、实施职薪绩效改革,落实全员聘任管理,修改完善学校的各项制度,加大奖惩力度,拉大分配差距,真正起到激励导向作用。3、在青蓝工程的基础上,启动名师工程,打造一批名师。把参加各种教学竞赛、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绩效工资考核、教学工作量化考核绑定,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区举行的教学技能竞赛,加强教师的培训力度,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培训活动,领导带头培训,老教师和年轻教师继续实行一帮一结对子。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