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产品生产安全提供检测技术保障。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三品一标”认证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 | |
住所 | 商洛市北新街东段军民路1号 | |
法定代表人 | 董照锋 | |
开办资金 | 6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商洛市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8.79万元 | 60.2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范围开展情况(一)认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按照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24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方案的通知》,下发《关于做好2024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落实工作任务,明确工作目标,全年全市共检测种植业产品样品、畜禽产品样品和牲畜尿液样品54535个(定量检测样品3533个、定性速测样品51002个),样品合格率99.99%,其中市级检测样品2550个(其中定量检测样品1706个、定性速测样品844个),样品合格率99.88%,圆满完成了省市考核任务。1.市级例行监测。开展市级例行监测4次,抽检样品1482个,合格样品1480个,样品合格率99.87%。其中:定量检测样品753个,合格样品751个,合格率99.75%;速测样品729个,合格率100%。每季度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形成季度例行监测报告和风险评估报告上报省厅和市局。2.市级专项监测。开展专项监测7次,共抽检样品355个,其中定量检测样品240个,定性速测样品115个,样品合格率100%。一是开展春节、中秋国庆“双节”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监测,共抽检样品115个,合格率100%;二是开展草莓、樱桃、豇豆、茶叶、猪肉产品专项监测,共抽检240个,合格率100%。3.委托送样检测。一是配合商洛市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完成198个委托送样定量检测,样品总体合格率100%。二是完成商洛市政府办委托的6个葡萄样品送样检测,样品合格率100%。4.配合上级监测。一是承担部分省级例行监测工作,共抽检种植业产品样品509个,样品定量检测合格率99.80%。二是配合开展国家第二次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抽样工作,共抽取种植业产品样品53个。5.指导县级监测。组织县区开展县级日常监测,全年县级机构检测样品51985个(定量检测样品1827个、定性速测样品50158个),样品合格率99.99%。市中心每月底汇总分析七县区速测结果,形成检测月报上报市局,共上报月报12份。(二)全力推动优质农产品高质量发展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以打造特色农业强市为目标,以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为抓手,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认证、标准化生产和农业品牌培育等工作。1.加强组织领导。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优质农产品相关业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将全年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夯实了工作基础。各县区根据市上的总体部署,切实做到工作职责到岗到人,工作措施落实落细。2.加强认证监管。2024年全市新增名特优新农产品、特质农品14个,名特优新总量达到97个,位居全国第三位。共认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29个,其中新获证绿色食品11个、有机产品2个、续展绿色食品16个,绿色食品、有机产品总数达到71个。严格执行绿色食品年检和名特优新年度确认制度,确保86个名特优新农产品全部按时完成年度确认,依托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将全市335家获证企业的基本信息指标全部录入系统,为国家开展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水平监测评价提供了基础支撑。3.加强技术支撑。积极开展技术培训,相继选派30余名技术干部分别参加了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暨特质农品品管品审培训班培训;先后在培训班讲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业品牌建设课程,受训人数达800余人。派出20余人次深入各生产基开展技术服务,解决生产企业在农产品认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问题。4.加强质量管控。持续加大优质农产品抽检力度,将其纳入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专项抽检的重点范围,全年定量检测样品1197批次,合格率99.3%。联合市监、农业执法等部门开展专项检查,全年共出动检查人员37人次,检查经营门店1800个,检查生产基地117个,办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4起,以最严厉的处罚加强质量管控。5.加强合格证管理。全面实行省级追溯平台优先录入机制,大力推广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全年开具150余万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1次巡回指导检查,让生产经营主体熟练掌握承诺达标电子合格证开具方法和要点,持续扩大“亮证”范围,确保上市农产品能开尽开。6.加强产销对接。在全市征集51个名特优新农产品,集中在南京市“秦味苏品”实体店进行展示和推介。遴选7家绿色食品企业参与中国绿色食品标识使用典范征集活动。组织14家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参加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2024脱贫地区“土特产”走进长三角推介周泰州专场活动、第二十一届农交会。柞水木耳入选全国首批《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品牌价值突破53.23亿元,居同类产品之首。商洛香菇成功注册图形商标,柞水木耳、商南茶和镇安象园茶在推介活动中被评为“最受欢迎产品”,全面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实现了产销两旺、质价齐升。(三)努力提升检测机构工作能力按照农业农村部门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相关要求,中心进一步完善实验室质量体系,规范实验室运行与管理,持续提升中心检验检测能力和水平,同时持续加强县级机构检验检测与实验室运行管理的技术指导,巩固县级机构“双认证”成果,提升县级机构能力水平。二、取得经济或社会效益情况2024年全市新增名特优新农产品、特质农品14个,名特优新总量达到97个,位居全国第三位。共认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29个,其中新获证绿色食品11个、有机产品2个、续展绿色食品16个,绿色食品、有机产品总数达到71个。柞水木耳入选全国首批《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品牌价值突破53.23亿元,居同类产品之首。商洛香菇成功注册图形商标,柞水木耳、商南茶和镇安象园茶在推介活动中被评为“最受欢迎产品”。三、目前单位存在的问题1.县级机构工作进展不平衡。个别机构工作主动性不强,时紧时松,定量检测工作开展时间相对集中,风险监测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2.镇级工作开展不到位。除按“六有”标准建设到位的43个镇级示范监管站能够开展基本的速测工作外,其余乡镇多数无设备、无人员,风险监测和日常巡查工作难以落实到位。3.市级机构检测能力有待提高。自筹购买了液质联用仪,但仍有一些关键指标不能检测,不符合当前特色农业强市建设的高标准、严要求。四、整改措施1.强化学习培训,继续加强相关法律法规、检验检测标准、实验室质量管理等规范性文件的宣贯与学习,加强检验检测理论基础知识及样品前处理、仪器操作等实操技术学习与培训,加强实验室重要岗位人员的专班学习培训。2.开展技能竞赛,组织开展全市检测技能竞赛,通过组织镇级参加定性速测、县级参加定量检测技能竞赛活动,以技能竞赛倒逼县级、镇级检测能力提升,助推全市检测技能全面提升。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在风险监测上下功夫。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严格落实豇豆抽检50批次以上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检测1.8批次/千人的考核任务。2.在品牌建设上争前列,实现名特优新农产品突破100个目标,确保产品总量在全国名列前茅。3.在能力提升上做文章,确保县级机构检测参数不低于70项,保持市、县级机构检测能力在全省的领先地位。4.在标准推广上有突破,力争每县区建设1-2个产业基础牢固、标准化程度高、辐射带动力量强的示范基地。5.在基地管理上补短板,着力推进生产企业落实质量追溯、承诺达标合格证工作。6.在技术研发上求创新。7.积极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被评为全省农业检测工作先进集体和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业务技术优秀工作机构。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