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道路水路运输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道路水路运输提供服务保障。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及驾驶员培训机构的服务能力评价工作 道路水路运输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并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提供服务 制定货物运输发展规划、培育货运市场 负责道路水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及环保治污工作 | |
住所 | 榆林大道苏庄则路口南100米 | |
法定代表人 | 白英凯 | |
开办资金 | 5514.4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榆阳区交通运输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492.61万元 | 4445.4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道路水路运输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2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工作指标完成情况全区现有客运企业16户,客运站2户,客运车辆563辆,南北客运站运行客运班线149条(其中省际班线24条,县、市际班线100条,区内班线25条);全区拥有道路货物运输企业373家,细分之下,道路普通货物运输企业317家,属地监管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58家。个体普通货物运输业户12306余户。全区拥有营运车辆主挂共26000余辆,其中危险品运输车辆主挂共4500余辆,普通货物运输车辆主挂共21500余辆;举办普通货运驾驶员安全培训26期6200人次;有水运企业15家,登记船舶总数415条;有机动车维修备案企业556户(其中一类维修企业11户,二类维修企业84户,三类维修企业440户,摩托车13户,M站尾气治理8家)组织培训两次(汽修行业电气焊安全培训及实操消防演练),培训人数600人次。有机动车检测备案企业20家;拥有驾校27户,其中一级培训资格2户、二级培训资格1户、三级培训资格13户(歇业3户)、五类车培训资格10户(摩托、三轮驾驶员培训),教练车561辆,教练场达157340多亩。全年共受理业务15174余件,办结15174余件,办结率100%。(其中:办理道路运输新增车辆1031余件(危险品运输车辆新增主挂共计404余辆、普通货物运输车辆主挂共计627余辆),车辆网上审验共6299余件,车辆审验窗口受理共5247余件,车辆转籍过户2049余件,共配发道路运输电子证照5493套,道路旅客运输车辆窗口受理审验123余件。发现历史遗留问题360余件,处理360余件,机动车维修经营备案53家,其中一类机动车维修经营备案1家,二类机动车维修经营备案,20家(摩托维修1家)、三类机动车维修经营备案32家)。处理各种投诉案件共3210多件。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1)抓防范、保平安,道路运输安全工作扎实推进我中心始终将道路运输安全视为首要任务,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确保了道路运输的平稳运行。一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明确各级职责、任务和目标。二是全面开展道路运输领域安全隐患大排查。根据职责分工派出各排查组下到企业,逐一查找道路运输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共检查企业495家,发现问题隐患219处,立即整改219处。三是制定并实施安全生产应急计划,加强运输企业巡查,制定《道路水路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及时转发各类安全生产文件48份,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处于重要地位。四是积极开展安全培训和宣传工作。将开展安全生产业务培训作为一项“新”任务,从年初指定培训计划,到按期开展培训,聘请行业专家通过当面授课,交流讨论,实操演练等方式,对全区“两客一危”重点企业,道路水路运输企业“两类人员”进行了安全生产培训并组织安全考试,对中心所有工作人员进行了《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监管体系构建与实践》培训。(2)抓管理,强监督,道路运输监管工作逐步完善我们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职责,不断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一是按要求对道路运输企业逐一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督促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二是开展企业年度质量信誉考核工作。按要求对客货运、维修、驾培等运输企业开展年度质量信誉考核。通过质量信誉考核,促进企业规范经营,诚信服务,树立一批行业典型,推动行业良性发展。(3)抓业务,强服务,邮政领域执法工作开创新局我中心肩负邮政业安全监管信息系统的管理与运行重任,始终紧随市邮政管理局的指导方针与工作部署。借百日行动与安全大排查活动的东风,我们加强对寄递企业的日常监管,采取分时段、分任务、定责任的方式,确保监管工作的精细化与高效化。5月7日至11日,按照市邮政局要求我中心和府谷县邮政业中心进行交叉排查行动,共排查出61项安全隐患,并及时与属地管理部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汇总,督促其进行整改。在日常监管中,我们注重企业自查与中心监管检查的有机结合,要求寄递企业每季度开展一次全面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并形成详细的自查报告。在此基础上,我中心进行全面复查,确保隐患整改到位。三、存在问题:(一)安全隐患排查深度不足:虽然全年开展了大量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且发现的问题均已立即整改,但排查可能更多集中在表面易见的问题上。(二)安全培训针对性欠佳:在组织的安全培训中,培训内容和方式未能充分考虑不同运输企业、不同岗位人员的实际需求。(三)监管力量相对薄弱:随着榆阳区道路水路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和车辆数量持续增加,但监管人员数量并未相应大幅增长。面对众多的运输企业、营运车辆以及大量的业务办理事项,现有的监管力量显得捉襟见肘。例如,在对企业的日常巡查中,由于人力有限,难以做到对每家企业进行高频次、全方位的细致检查,容易出现监管盲区。(四)协同监管机制有待完善:尽管已建立与上级管理部门联合执法队、交警等部门的协作机制,但在实际工作中,协同监管的效率和效果仍有待提升。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畅,对于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标准和流程在衔接上还不够顺畅,导致部分案件处理周期延长,影响了对运输市场的有效监管和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威慑力。(五)智慧交通平台功能短板:虽然打造了“智慧交通智能信息平台”,但目前平台功能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数据整合方面,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未能完全实现无缝对接,存在数据孤岛现象,影响了对运输行业整体运行情况的精准分析和决策支持。另外,平台的稳定性有待提高,在重点时段数据流量较大时,偶尔会出现卡顿甚至短暂瘫痪的情况,影响了对高风险企业的实时监管。(六)末端网点监管难度大:邮政快递业末端网点数量众多且分布广泛、经营主体多样,部分网点存在人员流动性大、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在对末端网点的实名收寄、收寄验视和过机安检管理方面,虽然加大了检查力度,但由于监管资源有限,难以做到对每个网点的实时、全面监管,导致个别网点仍存在执行不到位的情况,给邮政快递业的安全带来隐患。(七)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尽管通过多种方式督促道路运输、邮政等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但仍有部分企业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侥幸心理。例如,在企业自查环节,部分企业自查报告流于形式,未能真正深入排查安全隐患,对于中心复查发现的问题,整改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存在拖延整改的现象。四、下一步工作安排打算(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源头管理,加大督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了事故隐患苗头。深入辖区“两客一危一货”重点运输企业,重点检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驾驶员安全教育。抽查重点车辆运营情况、日常安全检验表等相关台帐,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对全区客货运驾驶员进行安全培训,并借助宣传活动、宣传资料、展示牌、横幅标语等形式,对市民群众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宣传。(二)全力加快榆阳智慧交通平台的改进与应用步伐。加强与工程师团队的紧密合作,深入沟通业务需求与技术实现方案。通过持续优化平台功能,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提升平台的智能化水平,为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提供更为强大的技术支持。(三)深入研究并解决邮政快递业安全生产方面的突出问题。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岗位,强化重点环节、重点部位的管理,加强对末端网点的实名收寄和收寄验视,分拣场所的过机安检管理,加大检查力度,坚决把住邮寄关,从源头上消除隐患,此外,我中心还将加强对分拣场所等重要部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和生产设备管理,强化文明生产、规范生产意识,确保分拣过程中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能够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四)不断提升广大干部队伍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积极采取邀请高校教授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业务知识和理论培训,同时将部分工作人员送出去进行培训,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办法来提高他们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度获得全市十四部门平安寄递联合专项行动优秀单位2024年度邮政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