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彬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检验检测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发布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残留检验,农产品产地环境和质量安全评价鉴定检验,接受其它委托检验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咨询、服务。 | |
住所 | 彬州市姜嫄街20号 | |
法定代表人 | 白建莹 | |
开办资金 | 48.1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彬州市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14万元 | 31.6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彬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站.公益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没有涉及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站始终坚持“监管并举、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守牢质量安全底线,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覆盖面以及加快上市承诺达标合格证推广应用,巩固“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成效,深入开展“芹菜等重点农产品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巩固农安县创建成果,确保市域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为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一、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一)业务工作1、扎实推进日常监管工作。一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格化体系建设,由市、镇、村三级联合围绕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生产基地周围环境、有无使用违禁农药以及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和追溯二维码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检查25次,并提供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技术及服务指导。二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联合执法人员出动检查87人次,检查农产品生产基地(企业)45家,填写检查记录60余份,指导纠正违规行为5起。三是争取省级第四批农业专项资金10万元,用于购买打码机、速测仪及农药残留检测试剂发放给部分生产经营主体,推动监管工作落实落细。四是加强证后监管。加大对获证企业农产品上市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全力确保我市农产品消费安全。2、持续开展例行检验检测工作。一是配合省农业农村厅开展例行风险监测3次,抽样、送检农产品(种植业)58个,检测合格率100%;二是协助咸阳市农业农村局开展例行监测2次,共抽样送检农产品146个(其中:种植业104个,畜禽产品42个),检测合格率100%;三是承办县级例行监测4次,送检农产品样品350个(其中:种植业农产品275个,畜禽产品70个,水产品5个),检测合格率100%;同时配合执法大队开展县级监督抽查4次,抽检农产品样品69个,检测合格率100%,全面完成今年目标任务;四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38期次,检测农产品样品4171个,检测合格率99.8%。五是开展重点农产品农药残留监督抽查1次,检测芹菜1批次,合格率100%。3、加快品牌认证步伐。一是去年8个绿色农产品的证书已获批,认证证书已全部发放到位。二是2024年申报义门镇丰盈的苹果、永乐镇群力的黄桃、龙高镇御园的苹果、新民镇长丰正的梨、水口镇地满金菊花、太峪镇顺通的梨、新民镇智慧果的苹果等7家企业农产品认证为绿色农产品,同时申报彬州大觐枣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前申报资料已上报省农安中心审核。三是成功申报彬州梨为咸阳市农产品公共区域品牌。四是按照2024乡村振兴工作安排,制成题为“赏豳风古韵品彬州果香”宣传推介短片一部,充分运用抖音、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多频次、高质量、精准地对我市农产品品牌进行多维度宣传推广。五是聘请第三方设计公司对彬州苹果、梨包装进行设计,印制4000份,免费发放给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进行宣传推广。4、专项整治有序进行,形成检打联动机制。一是开展豇豆专项治理。按照咸阳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芹菜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的通知》文件精神,制定印发了《2024年彬州市豇豆、韭菜、芹菜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行动方案》,联合执法大队、各镇办农监站扎实开展芹菜、豇豆等重点农产品农药残留专项治理,对辖区内芹菜等重点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拉网式大排查,建立芹菜等重点农产品生产主体监管名录。在上市高峰期,开展芹菜等重点品种常规农药残留超标专项监督抽查,明确专人开展常态化跟踪监管、指导和服务。二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围绕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生产基地周围环境、有无使用违禁农药以及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和追溯二维码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检查。共联合执法人员出动检查87人次,检查农产品生产基地(企业)45家,填写检查记录60余份,指导纠正违规行为5起,全力确保我市农产品消费安全。三是开展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节前检查,对农产品生产经营追溯主体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今年共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巡查及重点品种生产主体检查9次,填写巡查记录21份,累计出动检查人员50人次。5、能力提升工作。一是提升农检系统检测水准。通过开展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回头看”、积极参与各级检测技能大比武,举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演练等活动,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监管员队伍应急抗变能力。二是开展多次培训工作,参加全市2024年秋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培训会,进一步宣传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加强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按要求建立生产记录台账,严格执行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规定,全面提升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9月份开展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监测评价、重要农业资源台账制度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长期固定观测试验站建设等内容培训。6、大力开展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贯活动。一是邀请省市农安中心相关领导赴彬州,举办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班2次,对系统检测监管人员、镇(办)监管员及部分生产经营主体负责人进行农安法宣贯专题培训,共培训人员200余人次;二是独立承办陕西省、咸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贯暨追溯合格证管理培训会1次;三是协助陕西省农勘院承办全省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工作培训会1次。7、开展实验室工作。一是在继续做好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监督抽检等工作的同时,加强实验室快检室的规范化建设,充实农产品快速检测力量,加强自检能力,进一步发挥快速仪器检测体系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的作用。二是开展实验室练兵,我站实验室的练兵活动提升了检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检测水平,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岗位练兵,可以全面推动检测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提升,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并规范技能操作流程,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二、取得效益(一)菜篮子“稳产保供”。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保障“菜篮子”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让城乡居民买得舒心、吃得放心。(二)切实保障群众“舌尖安全”。按照省、咸下达例行风险监测1.5千人/批次任务量,2024年完成350次批次例行风险监测、完成4171个快检任务及70批次监督抽检任务,切实保障了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三)绿色效益见成效。全市共有各类果园35万亩,综合产值达110多万元。彬州梨、大晋枣已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彬州梨品牌资源力现位居全国第三,品牌价值达10.12亿元。彬州苹果、梨、大晋枣已经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三、存在问题1、专业技术人员不足。2、经费保障不足。3、检测能力不强。四、整改措施1、上报市政府增加编制,招录人员。2、申请市财政局列支专门检验检测经费。3、加强自身及乡镇监管站队伍业务能力建设五、工作计划(一)积极推进“双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工作,加强证后监管力度。进一步提高“双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数量和质量,确保认证农产品符合相关标准。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现场咨询等方式,向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生产主体宣传“双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的意义、程序和扶持政策,提高生产主体的认证积极性。积极为企业申报“双品一标”认证创造条件。引导农民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操作,建立生产档案,实行农产品生产全程质量控制,确保“双品一标”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健全“双品一标”农产品证后监管制度,定期对认证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巡查,检查生产主体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产品包装标识情况等,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对严重违规的生产主体,依法撤销其认证证书。(二)持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科普知识和监管工作成效。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月”等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现场咨询、悬挂横幅、出动宣传车、开展培训讲座等形式,提高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度和关注度,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三)加快基层监管站建设指导及监督管理工作。采取宣贯政策法规、专业能力培训、定期考核、交叉学习等方式稳步提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人员业务能力,不断提升监管站人员专业化水平,组织开展基层监测站检测人员培训,提高其检测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加强与市公安局、市场局、食安办、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等单位的联合巡查,定期对辖区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其检测工作开展情况、检测数据准确性和真实性、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等。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加强对市域内超市、市场及农产品生产基地监督抽检,确保不发生大的质量安全事故。(四)做好市局安排的其他各项工作。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积极踊跃承担市局安排的各项中心工作和任务,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