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洛市中药产业发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发展中药产业,服务经济建设。中药产业发展规划制定、组织实施;中药产业科技产业化项目组织实施;中药材基地建设。 | |
住所 | 商洛市商州区北新街东段18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涛 | |
开办资金 | 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商洛市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79.58万元 | 294.9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无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今年以来,紧紧围绕“建基地、扩规模、提品质,创品牌,优服务、增效益”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工作举施,全力推进中药材产业提档升级,各项目标任务超额完成。全市完成新种植中药材13.09万亩,占年度目标任务10万亩的130.9%,野生中药材基地抚育科管11.06万亩,占年度目标任务10万亩的110.6%;新成立中药材专业合作社21家,市县组织中药材种植、科管、采收加工等技术培训81场次,培训药农5901人次。评选了“十大市花暨连翘产业示范基地”10个,玄参、板蓝根地方技术规范发布实施,白芷、栝楼地方技术规范立项,“商洛丹参”“商洛连翘”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认证持续推进,连翘产业调研报告在商洛调研刊登。经统计,2024年底,全市中药材总面积210.36万亩,其中:人工种植106.31万亩,野生分布104.05万亩,中药材产量24.53万吨,中药材产值53.88亿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一)明确目标任务。按照“康养之都”建设要求,依据健康医药产业链提档升级目标,结合全市中药材发展情况,在摸清各县区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全年中药材产业发展思路,梳理工作重点,明确工作任务。提请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做好2024年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的通知》,将人工种植基地建设10万亩,野生中药材抚育科管10万亩,培育21家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培训药农50场次5000人次的总体目标任务分解到县区,细化到季度。依据全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市林业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全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进一步落实相关部门的任务,夯实工作职责,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二)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全面贯彻落实“一法一条例”规定,加强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确保野生中药材品质和质量。结合前几年连翘、五味子等野生中药材抢采掠青行为,以市林长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各县区印发了《关于加强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的通知》,市林业局向各县区林业局印发了《关于禁止连翘抢采掠青工作的通知》,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县区宣传《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坚持思想教育与打击防范相结合,坚持属地管理与部门联动相结合,引导群众适时采摘,坚决守护野生中药材资源安全。组织林业、市场监管、公安开展专项治理,严厉打击群众抢采、药贩超前收购行为。各县区以发布公告、倡议书、媒体等各种形式全面开展了宣传,洛南县委成立禁止连翘采青领导小组,抽调专人成立督查督办组,深入镇办开展督查,商州区政府发布了《关于严禁连翘抢采掠青的通告》,山阳县林业局印发了《关于严禁连翘抢采掠青的通告》,洛南、商南部分乡镇向广大药农提出了《关于严禁连翘抢采掠青的倡议书》,丹凤县寺坪镇向山茱萸种植户提出了《关于降低农药防治的倡议书》,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确保了连翘、五味子等野生中药材按期采收,提高了产量,提升了品质。(三)推进商药品牌创建。按照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工作要求,在2023年申报注册“商洛连翘”“商洛丹参”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认证的基础上,挖掘历史证明材料,多方征求意见,补充收集资料,及时对2024年7月国家知识权局反馈的问题进行了修改完完善。板蓝根、玄参地方标准《栽培技术规范》公布实施。白芷、栝楼地方标准《栽培技术规范》立项批准,制定工作有序推进。陕西天士力集团与洛南县高耀镇合作,共建连翘标准化、规范化、绿色化示范基地,打造全省首家连翘GAP示范基地,带动洛南连翘示范县建设,积极沟通衔接,推进丹凤的山茱萸、鼯鼠养殖、商州的连翘、柞水的玄参GAP示范基地认证审查工作。(四)加强示范基地建设。按照市政府和健康医药产业提档升级目标任务,结合各县区中药材产业发展实际,抓点示范,打造亮点,以点带面,持续推进全市中药材基地集约化、规范化、生态化建设。目前,全市建成了以连翘、桔梗、五味子、天麻、黄芩、苍术等为重点的500亩以上的规范化、标准化示范基地68个,面积5.44万亩。千亩以上的基地11个,如商州的黄芩、柴胡基地,洛南的连翘、五味子基地,山阳的栝楼基地。结合包村帮扶工作,为帮扶村采购连翘苗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生态花连翘示范基地1000亩。洛南县编制了《洛南县连翘产业发展规划》,作为乡村振兴主导产业发展,商州区制定了《商州区有机中药材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打造有机中药材示范基地。丹凤县加大对山茱萸基地虫害防治力度,筹资30万元,采用无公害、低残留农药对2万亩基地开展防治试验,降低农残留,提升山茱萸品质。开展示范基地评选活动,评选10个连翘产业示范基地,给予奖补资金,加强综合科管,打造精品基地,带动连翘产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五)加强技术服务保障。充分发挥中药产业技术服务团队力量,组织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入农户、到基地、进企业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结合木本中药材病虫害发生情况,聘请陕西省农业研究所专家深入商州沙河子镇、基地开展中药材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培训。开展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到基地送技术、送科管工具活动,送中药材综合管理技术手册4000本,发放修枝剪和修枝锯500套。先后组织我市技术人赴汉中、宝鸡参加业务培训,拓宽视野、转变观念,提高技术指导能力。12月初召开了全市中药材生产技术培训班,聘请专家对市、县、相关业务人员、中药材相关企业、合作社负责人、中药材种植大户开展集中培训,提升中药材业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市级建立中药材仿野生种植试验示范库60亩,收集生态种植中药材品种52种。丹凤结合丹凤新雨丹中医药公司二期开发建设,建立110种中药材品种收集园。商南县结合连翘示范基地建设,开展连翘品种选优,推动连翘产业提档升级。(六)加强产业康养融合。结合森林康养示范市建设宣传工作,组织开展了《商洛市十大市花基地暨连翘产业示范基地》评选活动。通过网络公告、县区初选推荐、现地拍摄短视频、商洛新闻网网上播放、网络公开投票、专家评定等环节,评选出了“十大市花基地暨连翘产业示范基地”,召开授牌大会,为评选的十大示范基地奖励奖补资金10万元。通过视频展播、网络媒体宣传,市花知晓率、连翘产业知名度持续提升,影响力持续增大。部分县区相继开展市花宣传活动,洛南县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举办了灵口镇第二节连翘花节、商州区牧户关镇举办了“首届连翘花观赏节”活动节、山阳县王阎镇举办了“秦岭连翘·药乡王阎”的花季月活动等市花宣传,洛南县灵口镇五家沟、商州区牧户关镇韩玉川、商南县试马镇纸房沟等连翘基地,成为春季新的旅游观光赏花网红打卡地。(七)完成其他中心工作。及时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电话沟通、见面答复、汇报交流等方式,按时完成了6件人大代表建议,4件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建议、提案办理满意率100%。全程组织企业参与全省粤港澳大湾区客商产销对接产地行活动,组织当地中药企业参加全市首届秦岭山珍药膳美食大赛决赛和药膳产业发展大会,积极参与健康医药产业提档升级,全面完成目标任务。三、存在问题一是中药材产业发展资金不足。市、县中药产业扶持资金短缺,激励措施落实不到位。二是药源基地建设水平不高。虽然全市中药材基地总体规模大,但生产基地条件差,种植分散,管理粗放,机械化程度不高,仓储物流等配套设施匮乏,标准化水平不高。三是中药企业发展缓慢。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对地产药材加工消化能力不足,绝大部分优质地产药材均以原料出售,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四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中药产业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不高,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五是群众收益降低。受耕地保护影响,林区群众种植中药材面积减少、林粮间作中药材产量降低、提前采挖等影响,中药材产量质量受影响,群众收益受到影响。四、改进措施(一)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全面贯彻落实“一法一条例”规定,持续做好道地中药材种质收集、保存、筛选和扩繁工作,加强珍稀濒危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重点做好以连翘、五味子、金银花、天麻等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严厉打击抢采采青、破坏性采摘行为,为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二)推广绿色基地建设。加强以野生抚育、林下种植为主的规范化、标准化、生态化示范基地建设。科学利用园地、林地资源发展中药材生态种植,探索粮药、果药、林药、药药间作套种模式。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减肥增效,开展绿色防控,减少农药用量,推广绿色生态种植。依托省级中药材质量追溯平台,开展道地中药材全程质量监管示范基地建设。(三)加强商药品牌培育。持续推进“商洛连翘”、“商洛丹参”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工作,加强以“十大商药”为主的地方标准制定工作,推动“十大商药”为主的中药材GAP基地认证审查工作。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推介会、招商会等机遇,加强“十大商药”品牌的宣传推介工作。(四)加强技术服务保障。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中药材科研成果传化,提升中药材品质,充分发挥中药产业技术服务团队力量,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提升中药材企业、合作社、大户种植、加工、管理水平。五、下一步打算2025年,围绕健康医药中药材产业提档升级要求,创建一批集中连片、生态化种植、信息化管理的规范化生产基地。加强“十大商药”为重点的品牌建设,推进中药材GAP基地认证,加强道地中药材地方标准规范制定,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强化技术培训,开展技术服务,推动全市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年新发展中药材种植8万亩,实施野生中药材抚育管护12万亩,开展技术培训40场4000人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