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在市人社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社保局、省基金中心的精心指导下,市养老保险处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市养老保险处立足本职本业,认真做好参保缴费、待遇发放、信息维护、待遇调整等业务工作。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43.03万人,参保计划完成100.02%,年度内缴费82.77万人,人均缴费水平达到236.2元,共为40.8万名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发放养老金9.03亿元。本年度基金收入11.65亿元,基金支出9.46亿元,累计结余27.37亿元。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10.16万人(其中在职6.86万人,退休3.3万人;市本级参保1.5万人,在职1.05万人,退休0.45万人),参保单位1978家,征缴保费26.61亿元(其中市本级征缴保费3.93亿元),领取待遇3.3万人,待遇支出25.05亿元(其中市本级发放待遇3.69亿元),基金结余24.35亿元。职业年金收入7.28亿元(其中市本级征缴1.28亿元),支出7.77亿元(其中市本级支出1.29亿元),结余0.62亿元。(一)紧盯群众需求,提升服务质效。一是优化流程助推服务提质。深化“暖阳行动”实施成效,推行养老保险经办业务随时办、就近办、网上办和自助办的公共服务模式,落实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延时错时服务等多样化、个性化服务,目前,90%以上城乡居民参保登记、缴费补费、信息查询等6项服务事项“一次不用跑、掌上即办”,实现效率提速、服务升温。二是暖心服务力促群众满意。深入打造“暖心贴心、阳光便民”养老保险经办服务窗口,配备查询机、老花镜、应急箱等设施设备,深入推行“多问一句,少跑一次”温馨提示活动,对服务窗口每个岗位所承担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工作要求作出明确规定,定期对窗口经办业务进行互审,确保社保业务经办工作规范有序,竭力为办事群众提供更便捷更贴心的养老经办服务。(二)落实惠民政策,兜牢民生底线。一是按时足额发放待遇。每月提前与财政、税务、银行等部门沟通对接,畅通待遇申拨、发放渠道,确保待遇核定准确、按时发放。2024年,全市累计发放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养老待遇3.3万人25.05亿元,发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待遇40.8万人9.03亿元。二是严格落实代缴政策。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关于困难群体城乡居保政府代缴政策规定,实施“数据找人”“政策找人”,按照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的要求,加强政策宣传和数据比对,科学分析、分类施策,杜绝困难人员中断缴费现象发生,确保符合参保条件的困难群体实现应保尽保。2024年,共为全市89858名困难群体代缴保费共计600.76万元(其中,为58645名低保人员代缴保费293.23万元,为1354名特困人员代缴保费6.77万元,为29859名重度残疾人员代缴保费298.59万元)。三是不断提高待遇水平。严格落实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考评要求,加大对上沟通协调力度。落实中央提标20元政策,助推市级提标5元,促成6个县区完成自主提标,目前我市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已达到每人每月183元,平均待遇标准达每人每月190.9元,实现了基础养老金四年连调,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四是保障被征地农民利益。严格审核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方案,对审批所需资料进行清单式管理,将审批流程、材料目录等一次性告知,2024年以来,共兑付被征地农民缴费补贴1684人,养老生活补贴12610人,共支付资金3607.3万元;共审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方案13个批次,征收社会保险费4883.1780万元。五是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为解决市本级原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试点期间个人账户余额清退问题,多次向局党组汇报,主动与财政部门沟通对接,积极争取资金支持,结合实际制定个人账户清理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专题推进会,组织各单位按方案要求,按时间节点有序清退市本级原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试点期间1835名参保职工个人账户余额3017.7万元,2024年已清退121人198.9万元,最大程度保障了群众的切身利益。(三)强化内控建设,维护基金安全。一是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关于社保基金安全和基金风险防控相关文件,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谈心谈话,开展社保领域典型案例剖析,从源头上筑牢干部职工思想防线,用真人真事警示干部职工公正用权、谨慎用权、干净用权。二是抓紧抓实疑点数据核查。紧盯上级反馈的疑点数据,建立疑点数据核查“周提醒、月调度”机制,通过传导压力、倒逼进度、跟踪问效,实现核查有推进、整治有成效。今年以来共核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疑点数据3392条,3371条不存在问题,涉及的重复领取、服刑人员领取养老待遇的共21人4.3万元已全部追回。核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疑点数据390条,其中市本级疑点数据22条中,20条不存在问题,涉及死亡多领的2人0.57万元,已经全部追回。三是扎实推进集中整治。以抓组织领导促责任落实、抓制度建设促风险防控、抓督查检查促业务规范、抓数据核查促基金安全、抓宣传教育促能力提升的“五抓五促”为工作重点,组织召开工作部署、分析研判、沟通协调会,开展现场督导检查,完善基金风险防控制度,下发书面问题整改通知单、风险提示函和稽核通知书,签订个人岗位廉政风险防控表和业务经办合规承诺书,清理同时拥有业务运行岗位权限和基金财务岗位权限的账号。四是深入一线督查检查。聚焦业务规范、基金安全、内控管理、集中整治等重点工作,采取查阅资料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各县区、各科室间开展交叉检查,深入开展核查用人单位规范参加社会保险专项行动,通过交叉检查、专项检查,达到了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以查促改、以改促进的目的,全面筑牢基金安全“防护墙”。(四)狠抓政策宣传,办好惠民实事。一是强化政策宣传。以政策、人群“全覆盖”为目标,以“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为契机,结合“人社工作进园区”活动开展,组织养老保险经办服务专家团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聚焦参保缴费档次、待遇领取、优惠补贴等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为群众面对面讲解城乡居保政策和业务办理流程,鼓励和引导适龄群众踊跃缴费、高档次缴费。二是扎根一线服务。积极践行“四下基层”,深入各县区经办机构和镇村解决实际问题,帮助群众注册使用陕西社会保险APP,为老年人开展生存认证,做到在宣传中服务、在服务中宣传,让群众暖心舒心。三是推进待遇入卡。组织各合作金融机构靠前服务,在各县区合作银行设立社保卡“一站式”服务网点,为参保群众提供新卡激活、挂失、补办等全天候“一站式”服务,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二、存在问题随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业务的精细化管理要求,人民群众对经办机构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服务群体数量不断增多,工作人员紧缺的问题就日益突出,影响和制约养老保险工作正常开展。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加大扩面征缴力度。强化政策宣传,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实现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全覆盖”,让广大群众了解熟悉参保条件、经办流程、养老待遇,提高群众的政策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精准推进参保扩面,引导城乡居民参保可持续、高档次缴费,增加个人账户积累。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补助,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组织、个人提供资助,进一步加大养老保险基金的征缴范围和规模。二是强化社保基金征管。联合税务、财政等部门,进一步规范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征收体系,加强养老保险费的征收工作,确保应收尽收;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积极筹措资金,按照应收尽收、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强化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补助预算执行力度,确保按时足额支付退休人员养老金,继续落实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正常调整机制,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三是切实维护基金安全。严把思想教育关、制度建设关、业务经办关,不断织密织牢城乡居保基金安全网。坚持以正面典型经验和反面案例教育引导干部提升基金安全红线意识、法纪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基金管理制度,严格授权管理,进一步堵塞漏洞、防范风险。优化经办规程,狠抓个人账户管理,严格审核待遇发放,强化信息系统建设运维,确保经办、审核、基金收支、待遇发放、稽核等各环节全流程高效精准。四是不断强化队伍建设。狠抓能力提升,持续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完善“四个以学”长效机制,纵深抓好学习,深入开展“双月讲座”“人人一堂课”和“暖阳行动”等活动,不断提升经办服务水平,增强干部提升钻研业务、推动落实以及自查早发现问题、及时即时解决问题的能力,力促干部职工做到政策清、业务熟,着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通、善谋能干的经办服务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