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汉长安城遗址保管所

西安市汉长安城遗址保管所

发布时间: 2025-03-27 15:49
单位名称 西安市汉长安城遗址保管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护文物古迹,弘扬民族文化。汉长安城遗址的保护与管理·文物资料及档案的征集、整理和陈列·文物宣传
住所 西安市未央区未央宫乡大刘寨村南
法定代表人 刘用社
开办资金 1226.4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文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84万元 1466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汉长安城遗址保管所.公益 从业人数  2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开展情况1.完成遗址监测与评估工作。按期完成了2023年度运营评估报告并上报;完成2024年上半年监测报告并提交;组织协调未央区政府相关部门,编制完成特殊学校和污水治理项目的文物影响评估报告(中英文版),并按时报送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中心;2.扎实开展文物保护工程,对陈列馆展线上的“鎏金双驼纹牌饰”展品及时进行除锈保养修复;完善渭河古桥遗址回填保护工程、城墙西北角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的竣工资料和验收准备;完成临时文物库房的改造,保证渭河古桥遗址出土文物安全;3.完成2024年四有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和系统的维护工作;4.完成未央宫遗址(椒房殿等7个项目)展示等工程的资料整理工作,目前已申请2025年预算资金,计划2025年完成评审;5.完成201处考古遗址的调研、汇总、PPT制作等工作,为遗址保护展示提供基础资料,为相关决策和规划编制提供依据。二、主要社会成效1.全年接待各级领导、专家、新闻媒体、在校学生、行业博物馆等各类团体200余批次,共计3300余人;2.积极开展春节、端午节、二十四节气等“我们的节日”宣传工作;3.持续开展更广泛的博物馆“五进”专项活动8次,服务3000余人次;5.完成5.18国际博物馆日、6月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宣传活动;6.做好保管所内外宣传工作,包括通讯稿的编撰及微信公众号推文等,全年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100篇;7.配合西安发布完成《千年文脉映长安》之《中国已知最早的国家图书档案馆》,提升了遗址影响力;8.积极配合汉城公司开展陈列馆改造提升工作,推动遗址展示水平提升。三、存在问题部分干部在工作中有时存在依赖以往经验办事的情况,虽然工作任务能够完成,但创新力不强,缺乏结合工作实际研究新情况、处理新问题的意识,工作方法难以完全适应发展的新要求和新变化。下一步,将加强培训工作,组织干部职工参观学习其他遗址及博物馆,多交流、研讨,提升创新思维和技能;定期开展头脑风暴活动,组织干部职工集中讨论,激发集体智慧,对于提出有价值的创新想法和成功实施创新项目的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四、下一步措施综合以上情况,我所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和推进工作:1.规划方面。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推进“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和“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管理规划”的编制报批工作,确保2026年遗址保护有规可依。2.体制机制方面。配合管委会协调市级部门,协调推进管委会相关部门获得授权,强化文物、发改、土地、规划、建设等相关职能,确保遗址区文物安全。3.文物保护等方面。(1)文保方面,加强与国家、省、市文物部门沟通,根据工作计划,尽快完成文保项目的审批;(2)管理方面,创新文物保护展示传播手段,申报并实施未央宫遗址遗产监测系统,搭建未央宫遗址和汉长安城遗址保护管理基础平台等;(3)根据目前图斑的实际情况,建议协调属地区、街道,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协调做好下一步项目的审核、考古、上报、审批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