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临潼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污染防治执法•生态保护执法•核与辐射安全执法•地下水、农业面源防治执法•开发土地、矿藏生态破坏执法•自然保护地生态破坏执法•流域水保护执法 | |
住所 | 西安市临潼区东关街4号 | |
法定代表人 | 胡学刚 | |
开办资金 | 119.9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生态环境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74.3万元 | 242.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临潼大队紧扣47项生态环境执法工作计划,圆满完成各类事项执法任务,现将临潼大队年度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工作(一)行政处罚情况截至目前,立案处罚27起(其中涉大气类12起、水类2起、固废类1起、环评类5起、排污许可类2起、噪声类2起、非道路移动机械2起、通报批评1起),处罚金额148.75万元,已办结案件均及时录入处罚系统并进行了公示,案件上传率100%。实施查封扣押8起,移送公安2起。(二)投诉查处情况共受理生态环境投诉464件,(噪声283件,大气90件,水14件,其他77件),按时办结率100%。比2023年投诉量下降42.4%,噪声类投诉同比下降63.3%(2023年共受理环境污染投诉案件660件,噪音462件,大气110件,水污染34件,其它54件),投诉量较少幅度较大,噪声污染防治成效显著。结合群腐工作,开展群众反映问题大起底,梳理2013年以来2次以上反复投诉案件,逐一进行现场核查与回头看,清理解决反复投诉13起。(三)“双随机、一公开”开展情况今年共抽查226家企业,出动执法人员452人次。开展联合检查3次,与市场监管局联合检查第三方环保检测机构2家次,联合检查加油站、检查加油站4家次;与城管局联合检查秦岭地区农家乐4家次。目前已全部完成现场检查和结果录入,并在市局官网上公示,定期对项目库进行动态更新。(四)督导帮扶,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1、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检查:检查企业249家次,检查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排放155辆次,发现“一厂一策”公示牌信息不全、更新不及时、未纳入应急减排单、未制定台账、无组织管控不严等问题29起,均已要求完成整改;发现未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要求的违法行为18起,均已依法对涉气工序进行封停。2、臭氧污染防治专项检查:组织辖区工业涂装企业召开了臭氧污染防治专题推进会,共检查企业52家次。一是召开臭氧污染防治专题推进会,梳理印刷、玻璃行业、工业涂装企业台账并开展检查;二是组织区科工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开展联合夜查5次,对检查中发现部分企业存在排污口设置不规范、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密闭不严等问题,已现场要求企业进行了整改;三是联合交通运输局,对新星汽修厂、恒信汽车修理厂等15家汽修行业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均已落实臭氧污染应急管控措施;四是开展了重点区域小网格巡查、臭氧管控联合执法检查等工作。3、涉气专项行动推进有力,及时完成目标任务。一是工业窑炉专项检查:出动执法人员70余人次,检查涉工业炉窑企业23家次,发现立行立改问题16个,目前均已整改完成。二是包装印刷和玻璃行业专项检查:召开了玻璃、印刷行业培训会,检查印刷企业6家,玻璃企业17家。三是钢结构企业专项检查:辖区共有钢结构企业5家,前期检查发现问题均已完成整改,省执法局检查发现陕西建设钢构等2家企业存在的问题已完成整改。四是门禁系统安装工作:组织列入2024年安装门禁系统企业召开工作推进会,目前7家企业均已完成安装。五是部省交叉问题整改工作:生态环境部五轮次检查企业13家,发现问题29,已全部完成整改。省交叉检查:截至目前,检查企业65家,发现问题128个,均已完成整改。4、机动车以及非道路移动机械综合整治:机动车以及非道路移动机械综合整治:检查各类机动车2841辆,检查未发现超标排放车辆;共检查非道路移动机械522台,抽测机械474台,发现超标排放机械2台;每月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执法检查;截至目前共注销完成72台国一非道路移动机械,已提前完成年度任务(辖区共107台,2024年淘汰任务60台)。(五)聚焦问题,开展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一是落实常态化夜间值班巡查工作要求,累计检查施工工地203次,出动人员396人次。二是组织区住建局、区城管局以及辖区30余家施工、出土工地召开了临潼区2024年高、中考期间声环境质量保障专项部署会、2025年陕西省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期间声环境保障专项部署会。重点围绕敏感点及重要时间段,采取夜间突击检查+部门联合的方式,开展了专项执法检查2次,共检查企业123家次,出动人员246人次,为考生营造了良好休息和学习环境。(六)追根溯源,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一是开展石川河排污口现场排查工作。按照市局要求,开展辖区渭河、石川河流域河道排污口排查工作,执法人员利用无人机进行全方位排查,出动执法人员43人次,已完成66个点位摸排、监测、溯源工作,完成整治66个点位,全部完成了整治。二是做好城镇污水处理厂监管工作。对临潼区污水处理厂等4个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检查,对陕鼓水务有限公司违反排污许可条例,新区污水处理厂、渭北水务出水口监测数据日均值多日超标问题已立案查处。三是开展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专项执法行动。按照支队要求,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专项执法检查行动,梳理全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规模、水量、排放去向、执行标准、位置等基本情况,检查相桥、交口等农污项目27家次。四是开展畜禽养殖专项检查。将全区146家规模以上畜禽养殖企业纳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共抽查养殖企业62家次。五是开展工业园涉水企业排查。共检查企业39家涉水企业,未发现环境违法问题。六是开展水源地执法检查。对辖区2个区级水源地及8个万人千吨水源地进行检查,未发现违法问题。(七)紧盯不放,开展固废专项检查工作一是开展黄河清废行动。组织召开了黄河清废行动推进会,经核属实的15个点位已全部完成整改,并通过验收销号。二是开展固危废专项执法检查。通过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固危废企业80家次,对检查发现固废管理不规范如贮存不规范、台账填写不完善等问题13个,已全部完成立行立改。三是“两打”专项行动破冰,移送公安案件1起。8月1日,接群众举报“寇超伟非法处置危险废物”,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赶赴寇超伟经营的废品加工点现场,发现寇超伟废品加工点无危险废物收集、处置许可证,违法收集、处置废油箱、废制动液壶等危险废物。分局立即启动专案查办机制,联系市支队及公安临潼分局,兵分三路,开展现场调查,派出一组执法人员连夜蹲点值守,固定证据,按程序立案查处。另两组执法人员赶赴泾阳等地追根溯源,最终顺利将案件移交公安机关,同时,作为典型案例报市支队,在省级官网上进行公布。四是开展汽修行业专项执法检查。共检查汽修厂13家,发现问题9个,已全部完成整改。五是开展废旧塑料行业专项整治行动。针对媒体反映问题,联合临潼区工信商务局、临潼区市场监管局、零口街办、雨金街办开展了联合执法行动,排查了废旧塑料回收点6个,发现问题3家,取缔关闭1家、限期搬离1家、责令停产拆除主要设备1家,严厉打击了辖区废旧塑料加工点违法行为。(八)提高站位,开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开展秦岭生态环境区域联合执法检查2次。核查卫星遥感图斑10次,核查点位17个,未发现污水直排现象;规范农家乐(民宿)经营,对30家农家乐(民宿)开展检查,重点对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油水分离器安装情况进行检查,出动205人次,检查70家次,未发现环境违法行为;核查省交叉检查组反馈问题9个,并形成汇报。(九)不遗余力,开展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涉重金属及尾矿库企业专项执法检查制定专项执法检查方案,共出动执法人员6人次,检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2家、涉重金属企业2家,发现2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问题11个(为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6个、西安宇泰药业有限公司5个),已完成整改。(十)强化监管,开展建设项目与排污许可证后监管检查全年共核查建设项目23个,对存在未批先建的3家企业予以处罚,对2家办理环评后事中事后进行帮扶指导;开展了2024年排污许可证后监管专项执法检查,排污许可证后执法检查企业20家次。对陕西美兰德、会昌热力自行监测情况进行帮扶指导,对指出问题督促整改。(十一)分类管控,开展重点排污单位自动在线专项检查2024年,为确保重点企业自动在线有效传输率达到98%以上。我们召开了重点排污单位自动在线安装推进会3次,积极推动在线安装及验收工作。截至目前,全区12家重点排污单位安装了自动在线监测设备,同时,在企业自查基础上,开展了重点单位自动监测检查,并邀请专家指导帮扶3次。二、存在问题一是部分执法人员年龄偏大,在新技术新执法领域存在畏难情绪;二是执法的宣传和装备使用率存在不足。三、工作措施及计划2025年,执法大队将聚焦“五精五强”工作措施,即围绕“精进业务+精细监管+精确执法+精诚共治+精准帮扶”五个方面的工作要求,达到全员业务能力、全域监管水平、全过程执法实战、全区生态环境联防共治、全方位帮扶宣传五个维度的强化提升,全力做好中央生态环境督察保障工作,促进辖区环境治理不断改善。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