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洛市> 商洛市野生动物保护站(市林木病虫防治检疫站)

商洛市野生动物保护站(市林木病虫防治检疫站)

发布时间: 2025-03-27 15:45
单位名称 商洛市野生动物保护站(市林木病虫防治检疫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护野生动植物,维护生态平衡。野生动植物保护政策监督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教育;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植物检疫。
住所 商洛市商州区北新街东段18号
法定代表人 张峰碧
开办资金 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商洛市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3万元 10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完成情况。一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全面完成。全市共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137.35万亩,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到3.15‰。共拔除4个松材线虫病镇办疫点,6个镇办(林场)实现无疫情,死亡松树数量下降27.62%,小班数量下降42%,全面完成了省上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二是严把检疫关口。全市建设标准化检疫检查站14处、临时性检疫检查站13处,依托国家检疫系统,严格落实检疫制度,依法杜绝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疫区苗木及木制品入境。扎实开展2024年检疫执法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544人次,劝返违规调运车辆11台次,查办检疫案件9起,罚款4.7万元,有效堵截疫区林木种苗流入;三是加强监测预警。全市布设林业有害生物固定测报点124个,完善了国、省、市、县、镇办、村组六级监测网络体系,落实了森防检疫机构、镇办林业站和护林员的分级监测责任,实现了所有松林全覆盖。全市采用人工地面踏查、无人机空中巡查等方式,扎实开展春、秋季普查,对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和重点预防区开展每月普查和定期监测,准确掌握发生态势和规律,为及时有效防控奠定了扎实基础;四是建立健全联防联治机制。印发《商洛市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治工作方案》,建立群防群治和联防联治机制,实行松材线虫病有奖举报制度,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防治的积极性。组织召开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治会议,组织7县区签订了《商洛市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联防协议》,同时多次与周边地市开展联防联治活动,建立了“十安商南”(十堰、安康、商洛、南阳)重大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控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有效防止疫情相互扩散;五是积极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控技术研究。组织编制松材线虫病立体化防治技术试点方案,开展松材线虫病立体化防治技术研究,抽调12名高层次技术人员组建市松材线虫病防控青年科技攻关团,开展天敌种群繁衍和寄生效果观测、飞机防治技术研究与防效调查等课题研究项目。(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创新宣传形式,提升保护意识。市县充分利用3月3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5月22日世界生物多样性日”“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等时间节点联动开展宣传活动,组织开展了野生动植物保护摄影展、保护知识讲座、画报入户等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湿地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提升广大干部群众政策法规知晓率和保护野生动物积极性,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疫源疫病监测,守护公共卫生安全。全市建成以3个省级监测站为骨干,县级监测站为支撑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网络体系。各县区均建立健全了镇(办)、村组、护林员三级监测网络,严格执行日报告制度,由市上汇总及时向省上报送疫情监测信息。今年全市未发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引起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三是开展专项整治,打击违法犯罪。联合市级9部门开展商洛市“2024清风行动”,打击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及非法网络交易等活动,对涉及野生动物的野外栖息地、人工繁育、野生动物猎捕、加工利用、运输流通、销售市场等逐一开展排查。全市累计开展联合执法128次,排查集贸农贸市场49个,现场纠正含野生动物字样菜单13份,取缔非法经营户3户,收缴非法猎具渔具404个,侦办刑事案件4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1人。6月至9月底在全市开展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专项整治行动,共核查野生动物人工驯养繁殖场所258家(户),下发整改通知书16份,进一步规范了我市驯养繁殖场所的管理;四是野猪危害防控工作持续推进。野猪危害防控工作全面铺开,2024年共猎捕野猪522头,积极推进野猪等野生动物致害保险赔偿,累计赔付群众损失268万元,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五是强化物防技防,提升保护水平。积极争取中省项目资金,建成市级野生动植物保护视频监控平台,各县区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为重点积极构建视频监控体系,全市共布设野外视频监控点278个,基本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护网络体系。利用“生态云”手机APP智能化监测平台,实时动态监测乱捕乱猎及野生动物伤病、死亡等情况,确保第一时间查处、救治。商州区野生动物救护救助站完成初步选址,成功申报2024年商洛市野生动物救护救助站项目,丹凤县野生动物临时救护救助站已建成并投入使用,2024年全市累计救治各类野生动物159只(头)。二、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一)经济效益。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137.35万亩,有效遏制了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扩散蔓延,减少森林蓄积损失15000立方米,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果产量得到提高,减少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减少直接经济损失8000万元。(二)社会效益。通过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治理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大幅度减轻了林业有害生物和人为破坏的危害,森林保持正常生长,促进了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发挥,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安全和调节小气候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根据倍数计算法,共产生社会和生态效益17亿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松材线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我市松林面积大(584万亩),易感风险高,全域都在秦岭腹地,生态区位重要,防控难度大,加之与我市毗邻的地市均为松材线虫病疫区,外防输入的任务十分艰巨;二是基层机构不健全,森防和动保专业技术人员偏少,影响了工作的高质量开展;三是随着公路、铁路的开通和人流物流频繁增加,为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人为传播蔓延留下隐患。(二)整改措施。一是加大新技术应用力度。大力推广诱捕器防治、无人机监测、遥感监测、GIS系统应用、飞机防治等高新技术,努力提高防治效果;二是加强检疫监管力度。开展检疫执法专项行动,加大检疫案件查处力度,杜绝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三是加强技术培训。进一步强化防治队伍的政治、业务和作风建设,开展防治检疫岗位培训,实行从业人员资格证和持证上岗制度,加大关键岗位人才的引进。四、下一步工作打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面,以打好松材线虫病防控攻坚战为重点,狠抓疫情监测除治和检疫执法,一是以村组护林站为依托,落实护林员监测责任,应用疫情防控监管平台,网格化、精细化开展疫情监测。二是组织开展好松材线虫病疫木清理,采取防治天牛、树干注药、飞机喷药、区域联防等综合防治策略,阻断疫病自然传播。三是加强疫区封锁和疫木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调运行为,杜绝疫情扩散蔓延,协调落实好交通、电力、通讯、铁塔、邮政及物流等单位、行业责任,坚决杜绝疫木及制品流入流出。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一是认真履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和《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大力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二是加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迁徙通道生境改善和保护,促进野外种群数量不断增长。三是积极开展野生动物收容救治,加快全市野生动物收容救助体系建设。四是认真开展野猪危害防控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五是持续抓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按时上报监测信息。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