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洛市中小学后勤管理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市中小学后勤管理服务提供保障。指导勤工俭学;实施学生营养早餐与蛋奶工程;贫困学生资助管理;教育技术装备;新农村卫生校园工程实施。 | |
住所 | 商洛市商州区商中路20号 | |
法定代表人 | 吕铭 | |
开办资金 | 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商洛市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01万元 | 8.01万元 | |
网上名称 | 商洛市中小学后勤管理服务中心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营养改善计划。一是抓专项整治。贯通营养改善计划审计问题整改、教育领域集中整治、“校园餐”专项整治等,坚持开门搞整治,全市清理、废止引用营养计划结余资金管理使用上位政策不规范文件10个,确保资金管理使用安全,整治工作成效明显。二是抓规范管理。督促指导各县区、各学校扎实落实营养改善计划财务“一专三分”、“日清月结周公示期平衡”管理,开展内部审计,确保资金安全;强化系统管理,指导各县区、各学校精准填报管理系统,2024年全市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学校605所,其中国家计划518所,地方计划87所,享受学生总数12.9万余人。督促指导各县区开展内部审计,确保资金安全;三是抓机制创新。系统研学新修订的国省营养计划《管理办法》,牵头制定印发商洛市《管理办法》,梳理形成了全市营养计划“食品+食材留样、家长陪餐+监督、信息公开+晾晒等7项创新工作机制,在全市推广实施。二、学生资助。一是抓精准资助。2024年全市资助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8.73万人次,发放资助资金1.12亿元。生源地助学贷款首贷学生7181人,续贷11623人,共计18804人,发放贷款2.38亿元,应贷就贷,为学生求学保驾护航。2024年基层单位就业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全市审核通过207人,申请学费补偿342.76万元。二是抓项目资助。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教育助学项目“滋蕙计划”,资助省内省外就读学生2067人,发放资助金120.55万元。“励耕计划”,资助家庭经济困难教师349人,发放资助资金371万元。2024年“圆梦行动”助学项目,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90人,发放资助资金18万元。牵头组织实施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对全市孤儿、事实无抚养人学生的捐赠活动,预计捐助学生700余人、100余万元。三是抓教育巩固衔接。建立问题摸排下沉、宣传教育下沉、督战检查下沉“三个下沉”机制,实行资助资金发放实施“三联单”管理。印制发放资助政策宣传彩页4类11万余份,持续加大资助政策宣传力度,助力乡村振兴。四是抓工作机制创新。以信息化推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识别精准化,积极推行“54321”(五个系统、四个部门、三级联动、两个学期、不漏一人)精准识别工作机制,即统筹学籍系统、资助系统、扶贫系统、民政系统、残联系统五系统的数据比对,加强教育、乡村振兴、民政、残联四部门的有效对接,实现市、县、校三级联动,秋、春季学期定期认定、动态监测调整,确保不漏一人。三、后勤装备一是抓后勤标准化示范化学校建设。组织开展全市2023年度学校后勤管理标准化(示范)学校和绿色学校创建验收工作,命名市级后勤管理标准化学校24所、市级示范学校27所、市级绿色学校24所。二是抓实验装备管理。配合省装备中心完成2024年中考、高考实验操作合格考试巡察和实验室安全检查。组织开展2024年实验教学说课评选活动,评选市级优秀案例11个,推荐省级优秀案例7个,2个获评省级优秀案例。组织全市3000余人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第五届西北教育装备博览会,三是抓社会捐资助学。牵头配合民盟中央、民盟省委会“科教振兴同心助学”捐赠活动;配合市关工委完成2期“未来魔方”儿童人工智能启蒙项目的申报实施工作;配合完成“西凤酒”致敬最美教师捐赠活动,汇集社会力量助力教育发展。四、取得的主要效益一是全省学生资助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健全“三个资助体系”、实行“三联单”管理、推进“一室七模块”建设等工作经验形成并推广,首次在市县层面召开的省级学生资助现场会在我市举办。二是“阳光校餐”成绩突出。教育部委托中国发展基金会“阳光校餐数据平台”评比结果显示,2023年度,我市丹凤县、商南县大数据全国综合排名第二、第三,被授予“阳光校餐示范县”称号,我市试点县连续第5年获此殊荣。丹凤县代表商洛在全国推动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交流经验。五、目前存在问题存在问题:一是工作创新推进力度不够大。学生资助、营养改善计划、后勤管理工作在基层存在一些现实困难和困惑,需要创新工作载体和体制机制,进一步研究解决。二是工作力量不足。随着单位老同志的退休,工作人员得不到及时补充,年青同志交流锻炼较多,工作人员不足、队伍不够稳定。六、整改措施加强队伍建设,积极补充人员。优化工作思路,推进工作举措,工作中敢于担当,勇创一流,克难攻坚,打造教育后勤先锋队伍。七、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三抓一争创”规范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抓专项整治。根据上级安排,在“校园餐”专项整治中,持续深入抓好“营养餐”整治工作,建立市级“码上举报”和实施质量“码上评”渠道,常态化开展晒质量、晒服务、晒价格“三晒”活动,争取“营养餐”智慧监管系统试点,聚力打造学生“放心餐”。抓系统管理。做好营养计划信息管理系统、校园餐系统“两个系统”信息填报、审核、统计工作,组织开展1期系统管理应用培训,确保数据科学精准,为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提供可靠依据。抓质量监测。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市后勤中心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观测点学校”,开展数据直采、定期暗访、实施质量评估反馈工作。争创国家级“阳光校餐”荣誉。督促指导3个试点县及时向“阳光校餐”监管平台报送供餐信息,提升数据精准度,规范“阳光校餐”实施水平,争取我市连续6年荣获“阳光校餐”国家示范称号,总结先进经验,争取更大影响。二是“两抓一争创”提升学生资助工作影响力。抓资助宣传。针对教育巩固衔接学生享受资助政策知晓率不高老大难问题,通过短信精准“投递”、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日历”等便民方式,组织开展全市“微视频”宣传征集活动,扩大资助宣传工作质效。抓平台建设。申请设立“商洛学生资助”微信公众号,拓宽资助政策宣传渠道,为县区和学校资助育人工作提供宣传平台,展示商洛学生资助工作成效。争创学生资助省级及以上工作经验。总结商洛学生资助工作模式和工作经验,积极推介宣传、向省学生资助中心汇报,争取在省级及以上会议交流发言或媒体宣传。三是“两抓一争创”助力后勤装备水平提升。抓实验装备管理。组织开展好中高考实验合格性考试巡察和实验室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继续组织实施实验说课评选推荐活动,持续加强实验装备工作。抓教育装备展览。配合组织好全国教育装备展、西北教育装备展参展工作,及时了解前沿教育装备信息,助推全市教育装备水平持续提升。争创教育装备捐助工作佳绩。充分发动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力争促成一批教育装备捐助项目落地实施。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