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凤县> 凤县留凤关镇中心小学

凤县留凤关镇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3-27 15:36
单位名称 凤县留凤关镇中心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凤县留凤关镇留凤关村
法定代表人 丁峰
开办资金 527.2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凤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10.32万元 592.92万元
网上名称 凤县留凤关镇中心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执行情况,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全力提升教育质量。2024年,留凤关小学继续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在指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大思政课上进行探索和尝试,确立通过三个课堂来予以实施:(1)立足第一课堂夯实基础,我校系统分析挖掘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的育人功能,要求教师在授课中必须发扬育人因素,备在教案,严在课堂,行在手头;对道法课程设立教研组开展研讨促进活动,定期交流观摩,让课堂成为思想道德的正源地。(2)开拓第二课堂促成长:课堂的言教必须要转化为行动,才能内化好学生的自我品德。由此在今年,我们对学校的第二课堂进行统筹梳理,让其各尽其所,促学生成长。首抓习惯养成教育,在2023年时,我校还是将习惯养成教育和校本课程分开实施的。在2024年,我们将二者予以了融合,把“五个一”校本课程纳入习惯养成教育之中,即以“五个一”的校本课程来践行,落实习惯教育要求,我们分阶段对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张贴红黑榜公布激励,我们还进行多轮次的班级“五个一”展示评比活动,推动学生形成各项技能,培养持之以恒的品质。其次,抓好劳动教育,我校利用校劳动实践基地,校内厨艺教室构建了从田地播种、爱护、采摘、洗涤、烹饪、品尝的一条龙劳动教育模式。每周三下午厨艺教室的饭菜香味充盈整个校园。除过这样的食育教育,我们还组织学生制作了本地的中药材标本,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和一班一品的大课间活动,我们依据每月的德育主题活动开展活动,按时召开校园艺术节,运动节,科技节等育人活动。(二)抓习惯养成,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学校紧紧围绕凤县“3636”德育行动方案,以学生吃、睡、行,动、学为习惯养成的切入点,开展“一月一主题”的习惯养成教育活动,详细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分工,层层落实责任,从细节方面强制入手,达到习惯养成教育进展快的效果。学校组织开展了5次大家访,4次全校性的家长会,3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凝聚家校教育共识,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三)积极探索教育评价改革,促办学质量提升。在2024年,我们将二者予以了融合,把“五个一”校本课程纳入习惯养成教育之中,即以“五个一”的校本课程来践行,落实习惯教育要求,我们分阶段对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张贴红黑榜公布激励,我们还进行多轮次的班级“五个一”展示评比活动,推动学生形成各项技能,培养持之以恒的品质。(四)优化学校管理,促质量提升2024年,学校充分利用“名校+”和渭凤联盟,广泛开展了两轮次以上的跟岗实践和同课异构、送教下乡等听评课活动,激发教师动起来向强者学,和强者赛。学校持续强化青年教师的成长培训,持续强化新课程标准学习;每位年轻教师参加两次以上的公开课和基本功竞赛活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全年学校安全稳定,未出现任何不安全事故,信访事件。12月我校成功创建为“宝鸡好课堂”示范校,“成志教育成果推广应用”示范校,这使我校办学内涵再上台阶;本年度我校教师李海珍老师在凤县第三节中小学课堂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育全人框架下,我校学生王冯润钰被分别评为“读书之星”、“新时代好少年”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学校办学特色不鲜明,质量有待于提高。主要表现在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教师只在乎成绩的理念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继而制约了习惯养成、教育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推进,学校特色项目实施等工作,没有形成自己学校的鲜明办学特色。2.教师队伍成长缓慢。学校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自我成长动力不足,绝大多数教师没有达到终身学习要求,队伍中没有培养出业务标杆引领者。(二)整改措施1.进一步明确层级管理的目标、职责,使学校各项工作目标在过程中一步步落实到位。做好检查考核督促,落实“五个一”活动和“耕读课堂”。转变教育评价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为抓手,推进教育改革。使学校各项工作走上科学化、内涵化发展。2.加强教师培训,利用校内校外各种资源做好教师培训,鼓励青年教师自我提升。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借助“名校+”活动和城乡联盟活动,不断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力争在短期内培养出一名市级教学能手。(二)加强统筹协调和沟通,凝聚教师共识,切实做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