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神木市> 神木市第八中学

神木市第八中学

发布时间: 2025-03-27 15:30
单位名称 神木市第八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
住所 神木市麟州街道继业路中段1号
法定代表人 高志新
开办资金 954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神木市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733.66万元 7647.73万元
网上名称 神木市第八中学.公益 从业人数  19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法定代表人由解世杰变更为高志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神木市教体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德育工作1.加强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每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公民道德教育;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神木八中学生一日常规》和《八中学生十不准》为指导,对学生全面加强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教育,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2.推进法治教育和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开展法治讲座,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心理健康讲座、主题班会、心理健康辅导、个别干预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对心理有问题学生进行指导和教育,逐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纠正不良心理,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3.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坚持德育为首,提升智育水平,着眼于教育抓教学,立足于素养抓课堂,推行德育课程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使德育教育更加生动、贴近学生生活;利用主题班会课、晨会和微班会等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主题活动,做到五育并举;校园欺凌专班成绩斐然,打架滋事的大事件较少发生,基本做到防患于未然。4.提升班级管理水平。举行班主任经验交流会,让班主任在工作内容、方式上不断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有效提高了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育人水平;以三项行动为抓手,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为目的,全力打造班主任和值周教师两支育人队伍,贯彻全员育人一条主线;大力开展了文明礼貌、礼仪教育,班主任牵头开展主动问好的习惯养成教育活动。5.家校社合作共育。召开家长会,举办家庭教育培训,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合作;加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的力度,使两到校、两放学学生的不良行为彻底改变;欢迎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走进课堂,餐厅陪餐,安全护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公安、城管、家长、教师“四位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初步形成,确保上下学学生人身安全,家长护学岗成为了八中德育工作一大亮点。(二)、教学及教科研工作1.“双减”政策全面落实,五项管理稳步推进。开学初,在全校掀起学习双减政策的高潮,教师对“双减”政策的精神心领神会并贯彻落实;全面实行课后延时服务,探索出一套切合八中实际的延时服务方案,得到家长和学生的好评;全面推进五项管理,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全面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努力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关于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知识并在教育教学中体现。2.管理不断向精致化迈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全面落实学科课程计划。全面落实教学常规“四查四反馈速整改”,对教师的备、讲、批、辅等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在工作中加强检查与指导;作业公示常态化运行,教研组、年级组、班主任形成多角度网络化管理,使作业管理更加科学合理。3.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师素养。学习新教育理念,推动活力教学和信息化教学启动的培训和实验,及时更新观念,推动我校现代化教学进程;在新教育理念和“163”活力课堂教学模式的引领下,开展“创新课堂教学”大赛初赛活动;强化名师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实施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结对子的“蓝青”工程,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4.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促进师生全面发展。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生层面,举行了七年级“作业展评”活动,八年级“名著知识竞赛”,九年级“中考作文挑战赛”,举行了学科能力竞赛;在教师层面,举办了“新聘教师汇报课”、“教师基本功大赛”和“新媒体新技术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初赛;另外,乔雪老师带领学生参加神木市第七届成语大会获得二等奖,张艳老师带领学生参加了神木市第九届汉子书写大会获得三等奖,王怡甜老师参加了“思政课大练兵”,侯瑞、张振华、钟润霞、艾彩霞四位老师参加了第一教育联合体举办的“课堂教学大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艾彩霞、刘世平、贾改丽、王彦林、张维平、高华丽六位老师被确定为神木市基础教育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5.开展课题研究,助推课堂教学改革。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和撰写教学论文,借以提高教师领悟和实施课改的水平和能力。坚持做到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调整,在实践中总结,把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让课题研究成为课改工作的加速器。本学期,有5个榆林市级规划课题、2个榆林市级微型课题顺利结题;在研省级规划课题1个,榆林市级规划课题6个,神木市级规划课题2个;省市级论文发表10多篇,这些教研成果为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了理论支撑。6.加强教研组建设与管理。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主发言人,每次活动蹲组领导必须按时参加,学校派专人检查;出版《八中教研》第20期,为老师们搭建展示和交流自我的舞台。(三)、后勤保障工作1.明确职责,规范有序。每月召开物业、餐饮、安保负责人协调调度会,明确岗位职责,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干,事事有记录,事事有落实;进行相关业务培训,物业、餐饮等服务人员基本能够按学校要求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后勤服务工作不断有序提升。2.维修及时,服务到位。经常安排专人利用周末进行集中维修,特别是,师生发现报告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更换教室灯管、修理教室门窗、门锁、更换水龙头、维修太阳能、疏通下水道、维修暖气管道、维修及更换课桌椅等日常维修工作更是数不胜数;充分利用资源,争取上级资金,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建设维修。3.传染病防控工作常态化。常态化做好校园每日消杀通风工作,各类疫情防控工作纳入规范化、常态化管理,防疫物资储备工作到位。4.严格财务管理。学校财务部门严格履行财务规章制度,积极开源节流、勤俭持家,做好收支有计划、有审批、有手续;每月按时为教职工办理养老、住房、医疗公积金的缴纳工作。5.规范采购和管理。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采购管理规定,规范办公用品的采购、发放工作,本着既能及时满足需求又注重节俭的原则,保证了教学工作正常运行;规范公共财产,公共设施的管理,提高公共财产的使用率。二、取得的主要效益:本年度我们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先后荣获神木市2024年高中优质生源学校奖、2024年榆林市中小学生运动会暨青少年锦标赛足球项目初中男子组第一名、神木市2024年“职工杯”干部职工羽毛球比赛优秀组织奖、神木市第七届中学生成语大会二等奖、神木市第九届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大会三等奖、神木市首届“奕智杯”中小学校际围棋联赛团体第一名,荣获神木市2024年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初中女子、男子组第一名,神木市2024年中小学校园篮球联赛初中男子组第三名、女子组第五名等。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但也存在以下不足:校园文化品牌还未完全形成,校园文化特色不明显。高层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乏力,高层次骨干教师有待进一步培养。社团课程专业教师短缺,社团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后勤服务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学校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整改措施: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进一步提炼、梳理和提升校园文化,培植以校园足球为特色的“足球文化”,凸显校园文化特色。制定“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培养计划,动员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骨干教师评选活动,特别是高层次骨干教师的评选活动。通过外聘专业人员和培养本校专业社团人员来解决课后服务社团课程专业师资短缺的问题,通过加强社团课的常态化管理,来提升服务质量。4.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后勤管理能力,提升后勤服务质量。5.进一步提升学校治理水平,着力构建现代学校治理体系,进一步引领学校向扁平化、精致化、现代化管理迈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5年,我校将进一步凝练文化内核。系统梳理学校历史积淀与办学理念,提炼以“足球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体系,明确“阳光体育、团队协作、拼搏进取”的文化内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育高层次人才。实施“三级三类”培养计划,组织专题培训,邀请教育专家指导申报材料,提高评选通过率。与高校合作建立“名师工作室”,支持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与学术交流。优化社团课程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多渠道解决师资短缺问题,规范课程管理。提升后勤服务水平,强化保障能力,引入竞争机制,对物业、餐饮等服务项目实行公开招标,引入优质供应商。每季度开展服务质量满意度测评,末位淘汰不合格服务商。完善现代学校治理体系,优化管理架构,推行“年级组+项目组”扁平化管理模式,减少管理层级,提高决策效率。总之,学校将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聚焦文化建设、师资培养、课程优化、后勤保障和治理效能五大领域,推动学校向更高质量、更具特色的现代化学校迈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4年7月被神木市教体局评为高中优质生源学校;2024年7月被榆林市中小学运动会暨青少年锦标赛组委会评为榆林市中小学生运动会暨青少年锦标赛足球项目初中男子组第一名;2024年10月被神木市教体局评为神木市第七届中学生成语大会二等奖;2024年11月被神木市教体局评为神木市第九届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大会三等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