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洛市财政监督检查处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性、规范性、有效性提供监督保障。财政资金检查;财政纪律检查;会计监督检查。 | |
住所 | 商洛市商州区工农路12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增社 | |
开办资金 | 2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商洛市财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78万元 | 7.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财会监督工作情况一是开展2024年度预决算公开专项检查。对市本级2023年度部门和单位预算公开情况,开展检查,督促51个部门和109个单位,如期完成问题整改。二是开展会计和评估监督检查。发现问题300多个,涉及金额70350.89万元,整改问题234个,涉及金额15074.66万元,处理处罚和追回违纪资金5.33万元。同时,对全市30多家会计代理记账机构实放检查,提出整改建议。三是开展生态环境资金专项检查。对全市2019—2023年14个中省生态环境专项资金项目5928.5万元,开展专项检查。对查出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四是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围绕违规出台财税优惠政策招商引资问题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使用管理问题监督检查、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使用管理问题监督检查等方面,在全市范围开展自查自纠,发现问题9个,涉及资金2160万元,截止目前,9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五是加强问题整改。修订完善《财会监督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实施方案》,督促被查单位限期完成整改任务。去年11月,协同局经建科对2023年省厅检查我市秦岭地区矿业权退出补偿、尾矿库治理和小水电站整治财政奖补资金发现问题,督促县区实施整改,取得一定成效。(二)财会监督工作亮点一是财会监督机制建设迈出重要性步伐。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财会监督工作的通知》,推动全市构建财会监督工作体系。建立市级财会监督协调、加强问题线索报送和日常监督与预算绩效管理定期报送“三项机制”,推进财会监督走深走实。成立推进市级财会监督和审计监督发现问题整改工作专班,推动问题整改落实。与绩效局联合制定财会监督和绩效评价融合方案,初步构建工作计划会商、信息线索共享、工作成果共用、反馈整改共促联动的工作机制。二是财会监督信息宣传引导取得新成效。在《西部财会》和《中国财经报》刊发题为“商洛市财政局发挥‘双引擎’作用着力打造“财会监督+绩效评价”融合监管模式”信息;在商洛财政微信公众号刊发了《商洛市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财会监督工作的通知》等信息。在省财政厅《财政简报》刊发两期题目分别为“商洛市发挥‘双引擎’作用,着力打造‘财会监督+绩效评价’融合监管模式”和商洛市突出重点推动财会监督工作落实落细的文章,在全省进行推广交流学习,为进一步推进财会监督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2024年,监督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一是推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财政监督检查处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和财政中心工作,整合财政监督资源,加大财政监督力度,继续在财政监督的质与量上求突破,全面完成会计监督检查、决算公开检查、绩效评价等重点检查工作任务,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二是查处了违规违纪问题,严肃了财经纪律。对于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做到检查与处罚相结合,处理事和处理人相结合,处理责任人与追究领导责任相结合,达到“查处一点,规范一片”,“查处一个单位、规范一个系统”的效果。三是加强了基层基础工作,夯实了财政管理工作基础。根据新形势和新任务要求,制定完善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基础管理工作的通知》,全面加强了预算管理、项目库管理、档案管理、业务培训等基础管理工作,初步建立起精细化、规范化、程序化、公开化的管理机制。四是监督检查政策执行情况,有力推进了各项财政改革。根据深化公共财政管理的要求,强化财政监督,稳步推进财政改革,从源头上杜绝财政资金使用不安全、效益不高等问题发生。三、存在的问题一是要继续在财会监督的质量与效率上下狠功夫。如,财会监督与绩效管理融合进度缓慢,成效不明显;财会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督促被查单位整改进度较慢同,成效不够明显;二是财会监督干部的工作作风和业务能力需要进一步强化;三是财会监督相关制度机制不够完善,影响了财会监督工作的质效。四、改进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发挥自身能动性的同时,提出以下四点意见建议:一是协调督促财政监督检查中心,专门从事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担负起对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监督责任。二是继续加强干部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财政监督检查人员的理论修养、知识层次、协调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时期监督检查工作的需要。三是着力促财政监督法制建设,尽快修订完善相关制度,出台《财政监督检查法》,为监督工作开展提供更好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四是探索创新现代化科技化财政监督方式方法,努力提升监督工作效能。五、2025年工作打算一是不断健全监督体系,完善工作机制,提升监督效能。到2025年末,基本构建起分工明确、责任明晰的财会监督体系,推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贯彻落实。二是推动中省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围绕重大政策落实、部门预算、转移支付、市县债务、基层“三保”、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政策落实情况等重点环节监督,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三是开展会计和评估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财务舞弊、会计造假等行为,有效增强会计监督检查的威慑力和影响力。四是开展2024年决算和2025年预算公开专项检查,确保预决算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完整性和真实性。五是大力推进财政监督与绩效评价工作有机融合。修订完善财会监督和绩效评价融合方案,定期开展联络会商,达到信息共享、成果共用、整改共促的融合目的。六是扎实做好财会监督基础性和重点性工作。一要建立财会监督人才库。全面建立分层次、分类型、分领域财会监督人才库,以满足当前财会监督工作需求。二要建立财会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库。凡上级检查抽查核查、单位科室自查和检查发现问题,统统进问题库,健全完善要素,方便问题整改与查询。三要进一步理顺财会监督体制机制,明晰财会监督责任,切实解决平时工作联络衔接协调推进中存在的扯皮、推诿及职责不清的问题。四要努力做好财会监督“后半篇文章”,重点抓好财会监督检查中的处理处罚、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建设和结果运用等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