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横山区> 榆林市横山区机关事业单位和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服务中心

榆林市横山区机关事业单位和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7 15:18
单位名称 榆林市横山区机关事业单位和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执行机关事业单位和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有关政策,机关事业单位和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汇集、存储、运营、下拨和社会化发放;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和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内部审计和预决算工作,承担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信息统计、汇总、上报及养老保险信息系统管理、维护、应用工作。
住所 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政务服务中心大楼七楼
法定代表人 王海龙
开办资金 4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横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6.76万元 48.43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横山区机关事业单位和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认真履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本年度无变更登记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中心在区人社局和经办服务中心领导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履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严格财务基金管理,确保养老金按月发放。严格规范基金支出,加强基金财务管理,全面取消社银人工报盘,基金支出全部依托省级金融管控系统发放。金融管控系统严格遵循一人一岗原则,全部使用电子社保卡扫码登录,杜绝了一人多岗现象,严禁在非工作时间段操作高风险业务,确保基金支出规范安全,目前养老金待遇坚持按时足额发放,做到应发尽发,不漏一人、不少一分、不拖一天。2、严格经办岗位权限管理,强化信息系统风险防控能力,进行人员整合,重新划分业务,严格执行不相容岗位分离和高风险岗位定期轮岗制度,实现操作员、信息员、安全员“三员”分立制度,基金财务系统实名登陆,财务负责人、会计、出纳相互分离。业务系统个人岗位权限不同,初审、复核分人负责。完善用户信息,清理了乡镇和区经办中心业务系统离职、离岗人员用户权限,为了弥补支出户风险管控漏洞,我中心与合作银行开通账户变动短信提醒功能,实时监控社保基金账户金额的变动情况,系统内新增大额预警提醒功能,建立了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通过信息采集、风险预警等技术手段,强化流程控制,对资金运行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3、热心上门服务、提升待遇资格认证工作。我中心将待遇资格认证工作常态化,提供多种渠道进行资格认证,将陕西养老保险手机APP操作流程制作成示意图和操作视频,大力宣传,方便群众足不出户办理业务。对不具备手机APP认证的群众我们提供上门认证及小视频认证等多种方式,我中心工作人员还曾先后到南大街福利院、大古界、石马洼敬老院及永康医院,上门为集中供养人员24人进行资格认证,我中心定期反馈未认证人员到镇办,由镇办反馈到各村进行督促。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享受待遇人员3630人,居民养老保险享受待遇人员62165人,都已认证完成。4、推进社保服务进万家,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我中心坚持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理念,通过6次定点实地宣传,发放宣传物品、政策彩页,通过微信、户外电子大屏等形式宣传养老保险政策,7月3日工作人员到马家梁村老年活动中心,为群众详细解答关于养老保险疑问,手把手教授他们如何在陕西社会保险APP上进行查询及认证,并为杨文付等15人申领电子社保,从7月16日开始用一个月时间到各镇逢老百姓赶集日为他们解决养老保险难题并申领电子社保卡,并为各村代办员讲解养老保险政策及电子社保卡申领方法,实现政策面对面、服务零距离。二、取得经济社会效益:1、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有参保单位377家,其中在职缴费人员10435人,领取待遇人员3630人,今年支出基本养老2.87亿元,核定退休待遇264人,新参保及人员恢复新增1205人,转移402人,为1772人发放职业年金2135.86万元。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现有参保人员183953人,其中缴费121788人,享受养老金待遇62165人,发放养老金1.47亿元,为1935名死亡人员支出丧葬金及个人账户养老金157.69万元,为八大员5701人发放工龄津贴866.37万元,为符合享受两参待遇人员70人发放补助16.05万元,为151名参保人员办理转移业务,征收45笔被征地农民社保费5900.93万元。三、存在的问题1、数据信息无法及时共享。目前主要通过省市经办中心下发数据进行比对,与公安、卫健、民政等部门无法实时共享数据。因以“无法核实人员”注销户籍、重户及失联人员生存状态不明确等特殊情况较多,给中心核查工作带来很大困难。2、培训力度不够。机关事业单位和居民养老保险业务专业性强,操作难度大,且新业务较多,加之业务信息系统更新较快,各单位及镇办养老保险业务人员更换频繁,需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业务经办能力。四、整改措施:1、加大稽核力度。在区人社局协调指导下,与公安院、公安、法院、司法、各社保机构等部门进行数据比对核查,加快数据信息实时共享。2、加强业务学习。定期对业务人员进行培训,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培训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业务经办能力。五、下一年工作计划1、待遇足额按时发放,加强待遇审核发放,养老金待遇坚持按时足额发放,做到应发尽发,不漏一人、不少一分、不拖一天。2、严格财务基金管理,严格核对业务财务发放明细数据,坚持与业务和发放银行定期对账,确保业务、财务、银行发放数据真实一致;加强基金账户管理,定期对开户银行进行检查,规范合作银行服务协议,严格社保基金优惠利率执行。3、常态化开展待遇资格认证工作,继续待遇资格认证工作常态化,提供多种渠道进行资格认证,将陕西养老保险手机APP操作流程制作成示意图和操作视频,大力宣传,方便群众足不出户办理业务。对不具备手机APP认证的群众我们提供上门认证及小视频认证等多种方式。4、加大政策宣传、强化内控稽核,多渠道宣传养老保险政策,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强化对待遇审核发放、关键信息变更、暂停人员续发等高风险业务办理情况进行日常稽查并继续整理归档。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