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神木市> 神木市第七幼儿园

神木市第七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5-03-27 15:18
单位名称 神木市第七幼儿园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学龄前儿童提供保育和教育服务.幼儿保育.幼儿教育
住所 神木市麟州街道自强路21号
法定代表人 杜芳
开办资金 78.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神木市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99.02万元 468.02万元
网上名称 神木市第七幼儿园.公益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学期,我园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秉承“人文为本,和谐育人”的办园宗旨,扎实推进党建工作、保教工作、教研创新、后勤保障、卫生保健及家园共育等各项工作。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一、开展的业务活动:(一)党建工作为了近一步增强党性,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本学期举办4次党员大会,讲授4次党课,同时要求党员灵活利用时间,线上线下、集中培训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继续进行党纪教育的持续性、常态化学习,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以领导层教师为重点,加强入党前教育,确定培养对象,每月考察,规范开展相关工作,今年新发展2名积极分子,1名预备党员转正。积极开展了“承诺、践诺、评诺”活动,并建立了相应的台账。我们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确保“三重一大”事项由园委会共同商议决定,并在教职工例会上对重大事项进行通报,以此形成了全园求真务实、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优良氛围。此外,我们进行了“三类五星”的评定工作。开展了师德师风突出问题专项行动,建立了师德师风个人档案和台账,队伍建设我们高度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秉持“走出去学习,引进来研究”的理念。从转变教育理念入手,全方位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技能提升。我们组织教师参与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外出观摩和理论学习机会,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活动。我们还积极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师赛教、教师技能大赛和保育员技能大赛等活动。(三)保教工作1.严格执行保教管理制度,提高保教质量。我园高度重视保教管理工作,确保其实施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学期初,我们要求教师精心制定保教和班务计划、教研及各学科教学计划,并提前一周提交周计划。我们会对这些计划进行细致审阅,确保计划的完善和执行。对于教师的备课情况,我们坚持每月检查,确保教师在课前有详细的教案和教具准备,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2.丰富活动载体,彰显办园特色。幼儿园始终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教育的初心和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传承“领先半步、永立潮头”的精神,不断丰富活动的载体,彰显办园特色与品质。我园一直重视节日文化氛围的创设及节日文化活动的开展,将中国传统节日渗透在幼儿园的主题课程中,充分挖掘每个节日文化底蕴,包括节日来源、文化习俗、节日图片、网络资源等。开展小小广播站、在国庆节来临之际特举办“迎国庆系列活动”中大班器械操展示及小班亲子游戏,亲子丰收节活动,幼儿才艺展示活动、幼儿故事大赛等,孩子们的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合作交流等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3.科学幼小衔接,缓解衔接坡度。我们幼儿园精心制定了相关计划和去小学化的方案。保教处要求各年级依据《指导意见》制定出符合不同年龄段孩子身心发展的幼小衔接方案,涵盖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四个方面。针对大班孩子即将步入小学的适应性教育,我们幼儿园组织了幼小衔接专题讲座,深入宣传衔接策略,帮助家长清晰地了解如何在心理和能力上为孩子做好准备并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确保幼小衔接工作的顺畅进行。4.扎实开展联合体工作,实现资源共享。学期初,联合体召开了工作会议,全体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形成了共识,并明确了发展方向。各幼儿园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共同学习与发展的计划,以及需要个别指导的工作内容,并开展了园际间的检查与帮扶指导工作。联合体组织了“音乐遇见游戏”培训活动,以及送教帮扶活动和园际参观交流活动。此外,联合体还开展了教研和教学展示活动。邀请了第一幼儿园的三位骨干教师进行教学展示,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四)教研工作本学期,我们围绕“自主游戏的观察与指导”这一核心,深入开展了多次专题教研活动,及时解决了教师们在自主游戏中遇到的共性问题,促进了实践经验的交流与分享。此外,我们还组织教师学习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和《陕西省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导手册》,以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提升科学保育与教育水平。(五)后勤保障1.改善办园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利用暑假对校园进行维修改造。阳台重做防水,铺设运动地毯,新铺曲丝草坪,和乐楼重新粉刷,硬化场地,修整后院空地等。2.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我们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度,修订了《安全责任书》并与教师签订,不断健全安全工作制度,完善了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在食品卫生管理方面,我们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等文件规定,建立了各项厨房管理制度,严格把控食品采购和加工环节,不购买腐烂、变质的食品。存放食品有专人管理,食物48小时留样。同时,我们科学制定多样化的幼儿食谱,确保每周食谱不重复。最后,我们加强门禁制度管理,定期对保安人员进行理论与实践培训,尽量减少外来人员入园次数,值周人员必须参与入园、离园活动,以便处理突发事件。3.齐抓共管,共建平安校园幼儿园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了进一步强化安全教育,我们实施了13530安全教育活动,各班老师都会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同时,我们将安全课程与安全演练相结合,制定了详细的安全教育活动进度表,每周一的安全课与每月一次的安全疏散演练活动相辅相成,让幼儿在课程和演练中学会了在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中保护自己的方法,并掌握了在人多拥挤情况下快速撤离的技巧。在安全防范方面,我们确保人防、物防、技防到位。本学期,我们进一步规范了联防联控机制,确保了“四位一体”护学岗的到位,并将家长护学岗纳入班级考核中。在入园和离园时段,我们确保保安人员值守到位,保障校园安全。4.卫生保健在体检工作方面,我们严格执行健康体检制度,不仅抓好秋季新入园幼儿的入园体检,还认真完成教职工健康证的收集登记,确保健康档案的完整性。本学期,我们与旭永眼科医院合作,为全园幼儿进行了视力检测,体检率达到了100%。此外,保健室还为幼儿测量了身高体重,并及时进行了各项评价统计分析。针对体弱、肥胖、近视等存在健康问题的幼儿,我们提供了科学指导干预,并对体检异常的幼儿及时发放体检异常通知单,督促其前往医院复查就诊,力求做到规范细致。在日常保健管理方面,我们严格落实“一案九制制度”,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一日常规的检查和指导。此外,我们还组织保育员参加了技能大赛,保育员整体保育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同时,我们定期对各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卫生保健知识培训,本学期已开展了《幼儿园消毒方法培训》、《诺如病毒感染预防》和《厨房从业人员健康知识》等培训。5.家园共育:家庭是幼儿园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本学期,我园致力于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通过多项举措深化家园合作。我们召开了班级家长会,积极宣传我园的办园理念、校园文化及科学育儿知识;开展了家长半日开放活动,让家长亲身体验保教工作的繁琐与细致,从而形成教育认同。同时,我们坚持家访制度,拉近教师与家长的距离,搭建起家园共育的桥梁,共同助力幼儿全面发展。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我园共有835名幼儿,开设24个教学班,其中小班8个、中班8个、大班8个,人数均在标准以内,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七幼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全园教职工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连年全市考核优秀,一直被评为“神木市优秀幼儿园”,2024年10月14日荣获神木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综合考核优秀幼儿园。三、存在的问题:(一)师资队伍建设不足部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仍需提高,以更好地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求。新教师缺乏班级管理和家长沟通的经验,影响了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二)课程体系有待完善特色课程的开发和创新能力不足,未能充分展现幼儿园的教育特色。(三)家园合作需进一步深化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有待提升。家园沟通渠道不够畅通,导致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活动了解不充分,影响了家园共育的效果。四、改进措施: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园务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升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我们对未来的园务工作进行了展望:(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们将继续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通过定期的培训、研讨和交流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成长。同时,我们还将建立更加完善的教师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为幼儿园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二)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我们将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我们还将积极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幼儿园的教育品质和特色打造。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制定有针对性的园本培训方案,将教研与培训相结合,聚焦解决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的困惑与问题,不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2.优化幼儿园“和谐课程体系”,不断调整与充实课程结构与内容,合理优化课程板块,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快乐游戏,开启智慧,助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的办园理念,不断创新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