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凤县凤州林场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保护、培育、经营、管理国有森林资源 | |
住所 | 凤县凤州镇西街127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敏 | |
开办资金 | 555.0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凤县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95.7万元 | 463.82万元 | |
网上名称 | 凤县凤州林场.公益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切实抓好森林管护工作1.明确管护责任落实,将场15万亩森林资源划分14个管护区域落实管护人员14人。签订场部—管护站—管护人员三级管护责任书,细化考核标准,通过“生态卫士平台”巡护APP系统以及日常的检查和抽查、半年及年终考核督促职工履职尽责,巩固管护成果。2.加大国有林区巡查力度,增加巡护人员和巡护频次,有效遏制各种盗伐、滥伐和非法侵占林地的行为苗头。加强林政资源管理,同时做好两条特高压输电线路征占用林地监督管理工作。及时掌握森林资源动态变化,为国有林场科学化管理森林资源提供了有力依据。3.完成凤县秦岭典型受损森林生态系统修复试验样板基地建设项目槽头沟作业区2024年任务500亩;完成2023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项目(马场作业区)森林修复任务2000亩;开始实施场承担的陕西省凤县秦岭中段(北麓)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项目任务(封山育林32000亩,退化林修复2500亩)。(二)立足资源安全,担负新使命今年以来,我场持续推进林长制的贯彻落实,调整优化了林场级林长、林场级副林长、管护站(队)级林长、权责林长四级林长制组织体系。构建了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按照地理位置,属地负责的原则,科学划分责任区域,依托一线管护员和管护队的灵活机动巡护能力,与驻地单位、村组建立联防联控机制,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地、破坏林地等各类违法行为。我场国有林区范围内全年未发生乱砍滥伐、毁林开垦、乱占林地等违法活动,资源保护态势总体平稳。(三)扎实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1.应急响应处置。为提高森林防灭火政治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切实加强森林防灭火工作,按照各级森林防灭火工作会议精神,及时安排部署场今冬明春森林防灭火工作,重新修订了《凤州林场森林防灭火应急预案》。同时坚持每半月、每月对现有扑火机具、设备进行检修、保养,调整优化半专业化扑火队伍人员及灭火装备科学配比,并进行了防灭火理论培训及实战演练,确保发生森林火灾后,人员能迅速携带装备赶赴现场,第一时间消除火灾隐患,真正做到“打早、打小、打了”。2.坚守值班落实责任。坚持24小时带班值班制度,在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场管护人员坚持不间断对辖区进行巡查。每月开展排查火灾隐患工作并建立整改工作台账,做到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类火灾隐患。按要求对本辖区低智能人进行摸排、登记造册,建立低智能人监护档案;在林区入口处设置森林防灭火二维码,对出入林区车辆、人员进行登记、扫码,提升进入林区人员的防火安全意识。另外,我场自筹资金18000多元用于升级改造上级配发的森林草原哨卫系统,加装大功率高续航太阳能供电板和远红外摄录像设备以及远程通讯传输设备。分别安装到林区重点区域,使其宣传效能最大化,该设备能够及时提醒入山人员注意森林防火,增强防火意识,对有潜在违规用火行为的人员起到警示作用,杜绝人为火源引发火灾的可能性,从而保证我场森林防火工作的扎实有序开展。我场全年未发生森林火灾事故。3.森林防火宣传工作。截止年底,我场发放防灭火宣传单800余份、宣传册200余本、张贴横幅90条、更新防火宣传大型喷绘3处;与林区周围村组、矿山企业、景区及项目建设单位签订森林防灭火联防责任书累计38份;出动宣传车在县城及林区交通要道宣传《森林法》、《森林防灭火条例》、《凤县人民政府防火通告》等法律法规156次,在林区走村入户宣传1000余人,基本上做到了辖区森林防灭火宣传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宣传,提高了林区群众的森林防灭火意识,形成了“全民动员,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针对我场林区森林资源特点,场组织业务人员对辖区139个松林小班开展了春、秋季松材线虫病普查和年度日常普查6次,经普查全年辖区内未发现松材线虫病。针对酒奠梁营林区47林班存在森林有害生物中华松针蚧危害松林现象,清理虫死木185棵,药物注射60棵。今年6月份,场配合县林业站对酒奠梁营林区47林班、南岐山营林区26、28林班油松林松针蚧进行了无人机药物防治。我场三个联合管护站对过往运输苗木及木质品的车辆严格进行检疫检查,累计达30辆次。通过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使场辖区人工油松林中华松针蚧危害得到了进一步控制。同时按照要求,场各管护站人员进一步加强日常巡护工作,按要求开展了其它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及应急防控工作。(五)强抓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上级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批示精神和部署要求,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定期召开全场干部职工大会,学习近期发生的部分全国重大安全事故作为警示教育案例。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检查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全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六)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场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条例》,积极开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牢固树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开展秦岭生态网格化管理工作。确保网格化工作开展有章可循、取得实效,场网格员使用全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网格化监管平台现场(取证手机APP)系统,对我场国有林范围进行巡查和监管,全年内未发生“五乱问题”。(七)认真完成各项森林资源调查工作按照县局工作安排,场承担了林草湿生态综合监测样地调查、外来入侵物种调查和松材线虫普查等工作。面对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的情况,场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克服困难,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林草湿生态综合监测样地调查任务7个;完成松材线虫春秋季普查139个小班;同时配合县局完成双石铺镇、凤州镇辖区内的35棵古树名木调查等任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我场完成森林管护和公益林等建设工程任务,使国有林地和森林资源得以保护和巩固;可以改善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优化投资环境,对促进和壮大区域经济稳步发展有重要作用。2024年度通过全场职工的努力工作,林场经营总面积15.06万亩,其中林地面积14.72万亩,非林地面积0.34万亩。取得了森林覆盖率83.4%,林木绿化率93.5%。活立木总蓄积58.42万立方米的成绩。辛勤的工作得到了县农业农村和林业水利局的认可和社会上的一致好评。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场辖区分布散,区域跨度大,管护难度大;近年来森林生态良好,林中枯枝落叶增多,林象单一,着火点底,而场管护人员少使林场工作难度不断增大。2、林场基础设施较落后,林区道路、办公设施设备、生活用水情况陈旧落后,现有交通工具几乎不能适应现代林场建设需要。3、林场工作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少,工作中不能更好地满足现代林业发展要求。4、森林资源保护的资金投入仍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森林管护工作的开展。(二)改进措施:1、引进年富力强、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采用先进林业科学技术和现代林业管理手段,保护培育各种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现有资源,将我场建设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现代化林场。2、加大项目和资金扶持力度,要在林区道路、办公设施设备提升改造等项目方面争取立项。3、加强职工业务技术培训,全力提升全场干部职工综合素质。4、积极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加大对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设施设备的投入。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抓好职工队伍建设,加强职工政治思想工作,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同时加强职工业务技术培训,全力提升全场干部职工综合素质。(二)积极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加大对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设施设备的投入。(三)按照县农业农村和林业水利局《2025年度目标任务书》全面做好15万亩森林资源管护工作。抓好林长制、森林防灭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林政资源管理、秦岭生态环保等工作。(四)认真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程任务。(五)认真完成县局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