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佳县水利工作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担全县农村供水建设的技术推广、业务培训等工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负责毛国川毛一渠渠道的维修、养护及运行;承担现有水利设施更新改造、运行管护指导、灌溉排水技术推广和服务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佳州街道申家湾1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伟 | |
开办资金 | 1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佳县水利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2.13万元 | 17.58万元 | |
网上名称 | 佳县水利工作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4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佳县水利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围绕年度巩衔任务目标,结合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要求,2024年共实施了85处农村供水工程,总投资2861万元,到位资金2861万元,其中市级资金1981.67万元,县级资金879.33万元(巩衔资金)。(包含35处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其中24处新建水源井,水源蓄水池;7处对水源蓄水池,高位水池维修改造;4处更换输配水管网。)目前工程全部完工,巩固提升农村供水人口3.7万人。此外还落实了282万元的维修养护资金,用于全县农村供水工程的维修养护;还有纳入财政预算内的管水员补贴162.5万元,平均每个村5000元。极大提升了农村供水保障能力。2024年按照陕西省水利厅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全省城乡供水保障能力的意见》文件要求,对全县653个自然村均开展了43项常规指标检测,确保群众能喝上干净水,放心水,年度水质检测任务圆满完成。在日常监测和常态化排查方面,按照《佳县水利局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方案》,我中心对全县农村饮水安全进行了监测,依托现有村级管水员,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日常巡查,积极与乡村振兴部门做好协调沟通,每月进行一次数据比对。目前全县农村供水工程整体运行良好,暂无饮水困难人口。除日常监测外,我中心全年共开展了三次饮水安全大排查。包括(春、秋)季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敲门入户大排查、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用电大排查等。共发现问题4处,主要集中在长效管护机制落实不到位,工程老化,水位下降等方面。上述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均落实整改到位,未对农村居民饮水状况造成影响。我中心及时修订了切实可行的《佳县农村供水应急预案》、《佳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办法》、《佳县农村饮水安全水费收缴办法》等制度,对管水六法内容进行补充细化,为全面提升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水平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对第三方维修养护进行监督,完成管水员年度培训。开展对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的月度考核、半年考核、年终考核,让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能够落实落地。毛一渠是佳县最大的自流灌区,今年以来,我中心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抓手,不断强化供水管理,健全运行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完成了24km渠道的日常管护和6000亩农田浇灌任务,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按照县委、县政府乡村振兴工作部署,我单位共选派两名第一书记,两支驻村工作队,40名帮扶干部对口帮扶店镇、大佛寺便民服务中心等2个乡镇,13个自然村132户脱困户。为夯实乡村振兴水利保障基础,我中心不断在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提升驻村帮扶实效上下功夫。一是立足本职,对部分具备条件的村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通过置换水源、配置应急供水装备等措施,有效处理水源不稳、季节性缺水问题。二是民生至上,着力解决帮扶村群众的急难愁盼,组织帮扶干部深入实地,服务群众,宣传政策,排除风险,增产增收。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提升群众的“用水幸福指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佳县水利工作服务中心聚焦农村供水保障,高质量推进水利建设,让群众的“用水幸福指数”连连上涨。2、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针对农村供水工程后续管护,我中心主动作为,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制定了《佳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委托第三方维修养护方案》。有效解决了工程有人建无人管、管护不专业的问题。“管水六法”进行补充细化。一是完善水费收缴支出制度,实行有偿使用、多种形式收费制度,并对收入支出进行公示,接受广大农户监督。二是强化村级供水队伍管理,规范管水员聘用程序,对管水员履职能力进行考核,健全管水员培训制度。推动农村供水管理信息化。我县创造性地在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上引入了智能化信息系统,包含监控、流量计、臭氧消毒系统、水质检测、智能水表等部分。建立三级平台,县镇村分配不同的权限,能够在线实时监测供水工程运行情况,目前已推广28个村使用该系统,大幅提升了管理服务效率和智能化水平。三、目前单位存在的问题是(1)、长效管护相对薄弱近年来,佳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已经实现了全域覆盖,但因青壮劳力外出务工,90%的留守村民年龄偏大,文化层次不一,导致村级管理不到位。加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呈现点多面广的特点,使得维修养护成本过高,群众管水护水的意识不强,导致长效管护相对薄弱。(2)、水源不稳定,水位下降问题。我县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水资源极其紧张。农村供水极易受到气候影响,夏季干旱少雨导致水源水量下降,冬季冻管等季节性缺水现象时有发生。加之农户对生产、生活用水(如扩大养殖规模、房前屋后浇灌菜园子等)的需求量不定增加,导致供水不稳定情况时有发生。(3)、部分供水工程建成年代久远,管网老旧。整改措施(1)、加强管水员培训,落实管水员待遇,提升管理水平。加大水资源管理保护宣传力度,大力开展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活动,树立社会化节水意识和水资源保护意识,营造节水、惜水的良好社会风气和舆论氛围。(2)、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稳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向农村供水保障转变,依托大水源建立大水厂,实现“大水源”取水、“大水厂”制水、“大管网”送水,城乡水厂管网可互联互通、水量互补,实现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同服务,形成水网规划及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格局。(3)、加大供水工程改造力度。实施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和小型工程标准化改造,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下一步,我单位将进一步提高干部的政治站位,强化责任落实,保证全县群众吃上健康安全放心水。一是进一步落实完善长效管护机制,确保农村供水工程良性运行。二是做好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工作,为全县农村饮水安全保驾护航。三是继续推进“管水六法”实施,持续推动智慧水务监测系统建设,不断提升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智慧化管理水平。四是逐步对农村供水工程进行标准化建设与改造,实施一批规模化供水工程,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