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佳县> 中共佳县县委党校(佳县行政学校)

中共佳县县委党校(佳县行政学校)

发布时间: 2025-03-27 14:52
单位名称 中共佳县县委党校(佳县行政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干部教育培训
住所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佳州街道申家湾村1号
法定代表人 崔晗
开办资金 48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佳县县委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2.21万元 30.43万元
网上名称 中共佳县县委党校.公益 从业人数  2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党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党校工作条例》为根本遵循,把“党校姓党”原则贯穿始终,全面发挥干部培训和理论研究主阵地作用,主动服务全县大局,积极开展工作,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简要总结如下:一、开展的工作(一)聚焦理论学习,筑牢信念根基一是强化理想信念。支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2024年县委党校党支部学习计划》,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支部年度计划的重要内容,严格落实学习制度,推行领导干部带头学、普通党员自主学、线上线下结合学。全年共开展集体学习20次。二是严肃党内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制度,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党员过“政治生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今年以来,累计召开“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共计40次,讲专题党课4节,持续强化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三是注重纪律教育。按照县委总体部署,4月15日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讨论制订实施方案,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制定学习计划,按期组织开展学习研讨。共开展专题学习6次,读书班1期,专题研讨3次,观看警示教育片1次,开展警示教育活动1次。切实把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推动全校党员干部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二)聚焦重点任务,稳步推进落实一是强基础,补短板,积极推进分类建设。聚焦市委党校“分类建设”要求,以创建“示范类”县级党校为目标。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有关单位协同配合,在基础建设、课程设置、科研工作、师资队伍等方面持续发力。经市委党校综合评估,佳县县委党校被评为“示范类”县级党校。二是强理论,聚共识,不断激发奋进力量。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第一时间组织教师学习,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通过集体备课,形成讲稿,在市县宣讲活动中,累计选派6名教师到全县各镇办、单位宣讲15场,受训1600余人次。二是优师资,抓培训,助推干部教育走深走实。立足干部教育培训需求,联合县委组织部,制订印发了《中共佳县县委党校(行政学校)基本培训方案》,结合工作实际,精选党校优秀教师和政治素质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领导干部进行授课,不断提高培训质效。今年以来,聚焦全县中心工作,面向驻村第一书记、村(社区)“两委”干部、信息宣传员、党员发展对象等,举办各类培训班次13期。累计培训学员1307人次。(三)聚焦师资建设,赋能教师成长一是持续扩充师资力量。2023年至今党校共招录公务员4名,依据所学专业分别安排讲授不同课程,不断壮大师资队伍,整体结构进一步优化。二是持续提高教师素养。选派部分教师赴榆林市委党校学习教学管理先进经验,2024年榆林市党校系统精品课建设师资培训班;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集体备课会,中央党校开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师资培训班,中央党校面向党校教师开展的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集中培训。通过各类培训,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有效提升。三是持续提升科研能力。根据教师研究专长确定命题方向,组织教师有针对性开展调研,积极撰写调研报告。3月份,向省党校系统第38次理论研讨会征文活动提交论文5篇。6月份,向市党校系统第10次理论研讨会征文活动提交论文8篇,其中,《关于佳县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的调研报告》获二等奖,单位被评为征文组织工作先进单位。《从三个维度审视佳县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在全市党校系统(行政学院)重点课题评审中,获得合格等次,予以结项。(四)聚焦主业主课,打造教学精品一是围绕“十个一”红色资源出精品。在县委的指导和支持下,深入挖掘佳县“十个一”红色资源,邀请县委史志研究室主任屈晓宁、县政协文史委主任方拥军、佳县籍作家刘亚莲等专家学者担任顾问,组织精干教师认真备课。邀请市委党校贺启章教授对课件提出指导意见,并进一步修改。5月份开展“十个一”现场教学课程第一次试讲活动,通过试讲发现问题,指导各位教师不断精修课程。二是围绕党纪学习教育研课程。党纪学习教育启动后,聚焦党纪教育进课堂,开发《学党纪、明底线、知敬畏》《党的纪律教育史》等2门新课程,在主体班次、各镇办、各部门累计讲授30余次。精心制作《红船起航,引领时代风华》微党课,在全县“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微党课竞赛中荣获优秀奖。三是围绕情境教学彰特色。精心打造“初心教育课堂”,为学员提供“沉浸式”体验,以佳县在中国革命历史和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期间的贡献和作用为主要内容,增强学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提升党性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二、取得的效益2024年,我校取得的主要效益有:一是聚焦全县中心工作,面向驻村第一书记、村(社区)“两委”干部、信息宣传员、党员发展对象等,举办各类培训班次13期。累计培训学员1307人次。二是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第一时间组织教师学习,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通过集体备课,形成讲稿,在市县宣讲活动中,累计选派6名教师到全县各镇办、单位宣讲15场,受训1600余人次。三是聚焦省市党校,向省党校系统第38次理论研讨会征文活动提交论文5篇。向市党校系统第10次理论研讨会征文活动提交论文8篇,其中,《关于佳县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的调研报告》获二等奖,单位被评为征文组织工作先进单位。《从三个维度审视佳县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在全市党校系统(行政学院)重点课题评审中,获得合格等次,予以结项。三、存在问题一是队伍建设还需加强。党校“高精强”教师比较匮乏、师资队伍结构不优、高层次人才占比不高、高层次人才招录不易、党校教师成长不快、党校岗位吸引力不强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二是教学水平还需提高。部分教师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单向灌输的现象仍然存在,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三是课程体系还需完善。教师普遍认为讲授理论教育课程不具备优势,相较而言更愿意在特色课程投入精力。导致理论教育课程体系相对薄弱。四、整改措施一是争取县委支持,选调或招聘高素质教师,制定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二是强化实践训练,提高现任教师水平。安排年轻教师参与主体班次教学和撰写理论文章,组织教师深入基层调研。赴兄弟县区参观交流,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三是加强理论课程研究,聚焦完善理论课程体系,观看学习优秀理论课程视频,教师集体备课,创新特色课程的同时也要注重理论教育课程建设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进一步增强培训质效。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要求,以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培训为重点,根据县委年度干部培训方案,组织教师学习研讨、更新课件,进一步提升理论教育、党性教育课程质量。(二)着重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始终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教”理念,定期开展教研比拼、新课试讲等活动,抓好选题、内容、授课方式各环节全过程把控,精研细磨新课程,努力做到把党课讲活、讲好、讲出特色。积极向上级申报课题,鼓励教师发表论文,把科研成果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推动科研、教学双提升。(三)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引进。一方面,坚持“引进来”,多渠道、多途径吸纳年轻骨干教师到队伍中,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授课,让教师吸收更多专业知识与教学理念。另一方面,做好“走出去”,分批次安排教师外出培训,到省市或教学先进的同级党校学习借鉴经验,开阔眼界,逐步打造一支能力强、素养高的教师队伍,助推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增效。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