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佳县政务信息化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全县电子政务建设及政府门户网站的运行、管理和维护等工作。负责县政府视频会议系统的管理使用和维护调试等技术保障工作。协助县智慧社会建设局做好智慧社会建设相关服务工作。完成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交办的其他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佳州街道人民路185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锋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万元 | 0.49万元 | |
网上名称 | 佳县政务信息化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各项工作完成情况2024年,县政务信息化服务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办公室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年初既定目标,高效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政府运行和公共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与保障。具体工作如下:(一)政务公开工作在政务公开方面,中心积极推进政府信息的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1-12月份,县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5275条,发布公告公示173条,公开县政府信息1308条,其中包括县政府文件66份、法规文件17份、政务信息75条、政策解读类信息11条等。网站总访问量达到823961次,较去年增长了15%,充分体现了公众对政府信息的关注度和参与度的提升。在政务新媒体方面,全县备案登记的政务新媒体共24家,1-12月份共转载和发布各类政务信息4413条,浏览量达306万人次。通过政务新媒体的广泛传播,政府信息得以更快速、更便捷地传递给公众,进一步增强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与信任。在依申请公开方面,中心全年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9件,所有申请均已按照示范文本予以答复,办结率为100%。中心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确保每一件信息公开申请都能得到及时、准确的回应,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在政民互动方面,中心通过县长信箱、意见征集等方式,积极回应公众关切。1-12月份累计发布意见征集类信息5条,办理县长信箱信件78件,涵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各领域的咨询、求助、投诉、举报和建议,办结率为100%。通过这些渠道,中心不仅解决了公众的实际问题,还收集了大量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在政务公开专区建设方面,中心积极探索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从强化力度、拓展广度、提升深度出发,不断整合平台资源。今年,中心在政务大厅、档案馆、国祯图书馆、佳洲街道办分别打造了政务公开专区,有效推动了县级、镇街、社区(村)三级联动的政务公开专区建设。这些专区的设立,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便捷的政务信息查询服务,还通过配备专用设备、设置咨询窗口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了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全县政务公开和服务水平得到了稳步提升,公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二)视频会议建设与管理中心全年共承接、保障中省市各类视频会议36次,其中国家级会议1次,省级会议1次,市级会议32次,县级会议2次,全年无事故发生,确保了各级视频会议的高效、安全运行。(三)电子政务网络建设与管理在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方面,中心对县镇两级互联网络进行了升级,为下一步向村一级延伸奠定了基础。同时,积极配合全省国家电子政务外网骨干网络升级改造工作,完成了县级节点的配合任务。此外,中心还对机房UPS电池进行了更换,并对机房空调进行了保养,确保了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四)网站集约化升级筹备建设,中心积极配合全市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工作,5月27日第一批次上线,数据迁移和功能设置完成良好,进一步优化了板块设置。在此过程中,中心从需求确认、网站建设、测试运行到确认上线阶段,全程跟进,确保了网站标准化、规范化运行。该项工作的完成每年为单位节约费用58000元。(五)协同办公平台推广,中心全力配合榆林市政府推广使用协同办公平台,按时报送了联络员、机构及工作人员信息,督促全县政务人员及时下载激活秦政通账号。目前,我县秦政通账号注册5577人,激活1093人。(六)电子图库建设,中心积极配合榆林市“电子图库”建立工作,明确专人负责图片收集、采集、分类、报送工作,累计报送高质量照片321张,涉及领导剪影、风土人情、特产物美、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展示了我县蓬勃发展的新面貌。(七)制度建设,为规范政务新媒体的建设和应用管理,中心根据相关法规文件和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佳县政务新媒体管理办法》,进一步提升了数字化背景下的政府网上履职能力。(八)宣传工作,中心发布了两篇题为《规范化建设强阵地优质化服务惠民生》、《线上线下强服务政民互动解难题》的政务信息,反映了我县政民互动工作开展情况以及政务公开专区建设进度。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社会效益,通过政务公开工作的深入推进,政府信息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显著提升。县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使得公众能够及时获取政府信息,增强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与信任。政务公开专区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政务服务的便捷性和覆盖面,有效推动了县级、镇街、社区(村)三级联动的政务公开工作,提升了全县政务公开和服务水平。(二)经济效益,通过网站集约化升级建设,中心每年节约费用58000元。此外,电子政务网络的升级和视频会议系统的稳定运行,减少了因网络故障或会议中断带来的经济损失,提升了政府工作效率,间接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三、存在的问题(一)政务公开意识有待增强,部分单位对政务公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信息公开不及时、不全面,影响了政务公开工作的整体效果。(二)电子政务网络覆盖不足,虽然县镇两级电子政务网络已升级,但向村一级延伸的工作尚未完成,村级政务信息化水平较低,影响了基层政务服务的效率。(三)协同办公平台使用率不高,尽管秦政通账号注册人数较多,但激活率较低,部分政务人员对协同办公平台的使用不熟悉,导致平台的使用效率不高。(四)网络安全保障需进一步加强,随着电子政务网络的扩展,网络安全风险增加,现有的安全保障体系需要进一步升级,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威胁。四、解决措施(一)增强政务公开意识,通过集体学习会、印发宣传资料、专题培训班等方式,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宣贯工作,提升各单位对政务公开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在全县公众区域设立政务公开专区,配置专用设备,进一步引导各单位推行政务公开。(二)加快电子政务网络向村级延伸,制定详细的村级电子政务网络建设计划,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快推进村级电子政务网络的建设,确保基层政务服务的全覆盖。(三)提升协同办公平台使用率,加强对政务人员的培训,提升其对协同办公平台的操作熟练度。同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政务人员积极使用平台,提高平台的激活率和使用效率。(四)加强网络安全保障,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引进专业运维技术团队,提供技术指导和专业维护。建设全县统一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升级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电子政务网络的高质量运行。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持续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充分发挥佳县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牵头抓总作用,用好议事协调、督查督办等制度,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全县政务信息化服务水平。同时,升级改造政务公开平台,优化县政府门户网站栏目设置,进一步凸显政务公开职能。全面落实《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入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通知》(佳政办发〔2023〕12号)要求,全力推动我县基层政务公开工作再上台阶。2.持续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建议成立佳县数字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编制《佳县数字政府和数字佳县建设2024-2025发展规划》,打造数字政府总门户,建设佳县大数据运行平台,开发“智慧佳县”APP,实现掌上一网通办。同时,争取上级部门在信息化资源、项目和资金上的支持,打造“数字佳县”新名片。3.持续加强自身建设,明确岗位设置,设立办公室、政务公开股、网络管理和运行维护股,强化经费保障,优化办公场地,守好政务网络安全底线,确保全县政务信息化系统正常运行。通过以上措施,中心将继续发挥主动支撑职能,推动全县政务信息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