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有序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高质量推动健康佳县建设,全方位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提升全县的爱卫工作水平,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主要工作内容(一)认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4月17日,县2024年“第36个爱国卫生月”暨“文明实践赶大集”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在佳县中心文化广场举行。旨在强化全民健康意识,养成文明卫生习惯,改善卫生条件,减少健康危害因素,提高群众健康水平。1.县爱卫中心在影剧院举行以“健康城镇健康体重”为主题的第36个爱国卫生月暨文明实践赶大集宣传活动。本次活动向过往群众免费发放了苍蝇拍500个、宣传抽纸2000包、宣传袋500个、围裙1000个、宣传资料6000余份,工作人员现场接受群众卫生健康咨询,全方位普及“健康体重”等健康知识,积极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党员、志愿者、学生等率先开展“健康体重”管理,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卫生健康综合治理新格局。2.组织系统医护人员进行现场义诊,儿科、妇科、内科、外科等多个科室专家,为群众提供了免费的诊疗和血压、血糖测量服务300余人,加强“健康体重”科普宣传,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健康素养水平。(二)扎实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为了进一步优化我县人居环境,我单位充分发挥爱卫系统组织协调的作用,科学谋划、主动出击、因地制宜、疏堵结合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不断提高佳县城市管理水平,提升佳县城市形象。1.在城区范围,各单位按照责任区分工清除卫生死角,针对县城市容环境卫生,加强对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商场、餐饮等区域环境卫生薄弱环节进行综合治理。仅城区出动机关单位70多个,干部职工及志愿者2000余人次,同时利用公众号、纸媒等宣传环境综合治理目的、意义,做到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家喻户晓,得到群众广泛认可。在乡镇区域,充分发挥村干部、党员群众、网格员等力量,紧盯“脏、乱、差”等难点、堵点问题,以“人力+机械”的方式进行“地毯式”清理,持续推进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常态化、高效化开展。加快促进镇容村貌由“局部美”向“全域美”、“一时美”向“长久美”转变,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持续深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了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摸底排查工作,建立镇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机制,委托第三方机构运维镇村污水处理站,建成污水处理站7座,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55%以上,有效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果。(三)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为进一步掌握我县病媒生物孳生地分布情况,在县区建成区内公共区域以及涉及病媒生物防制的单位和场所开展2024年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工作,全面排查本地病媒生物孳生的各类重点场所,从源头上降低病媒生物密度,有效降低传染病通过媒介生物传播风险。1.聘请专业病媒生物防制公司对城区公共场所和重点单位进行了病媒孳生地摸底调查,对病媒生物密度进行监测,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病媒生物监测网络。为确保校园环境卫生质量,我县对辖区范围内学校组织开展了校园病媒生物防制专项检查工作并进行相应整改,为广大师生创造了一个健康、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2.按照《榆林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越冬蚊虫集中消杀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榆爱卫办发(2024)4号)文件精神,我县抢抓越冬蚊虫消杀的最佳时期,3月在全县建成区开展越冬蚊虫消杀工作,从源头上遏制蚊虫的孳生,有效降低了越冬蚊密度。(四)稳步推进健康佳县建设工作。为认真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意见》(国发[2020]15号)等要求,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佳县建设深度融合,建立常态管理运用体系,相关部门在政策环节有健康建设工作人员的参与,努力打造国家卫生县城。1.稳步推进健康佳县行动,全面开展8类健康细胞示范建设工作,我县已申报各类健康细胞示范点333个。针对健康问题和重点人群积极组织开展了健康宣传培训活动,发放健康宣传知识手册2000余份,开展知识讲座3次,街道卫生室工作人员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预防知识讲座2次。2.我县以“保护青少年免受烟草危害”为主题在全县积极开展控烟科普宣传,利用微信、短信、电子显示屏等新媒体在全县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宣传活动,商户、企业LED显示屏发布控烟宣传广告120条次。向广大市民发放吸烟危害健康宣传资料、宣传品等1500余份,提高市民对烟草产品的认识,有效降低吸烟率。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通过爱国卫生月活动集中组织干部职工对城区公共场所进行卫生大扫除活动,清除卫生死角,仅城区出动机关单位40多个,干部职工1000余人次,动用各种车辆50余台次,清理路段8公里,公路边沟1.2万米,卫生死角死面50余处,清运各种垃圾约40多吨,清理乱堆乱放20余处,刷洗小广告150余处。使我县城乡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受到社会广大群众的认可和肯定。同时接待义诊及问题咨询共500余人次。通过线上线下的积极宣传,居民对健康体重等相关健康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后续开展“爱卫月”活动奠定了基础。2.通过城乡环境卫生整治,2024年累计出动3500余人次、出动机械车辆30余辆次,清理垃圾1900余立方米,清扫干道小巷200余条。通过公众号、纸媒等媒介发布40余条动态,大力宣传进展成效。行动开展以来,深入推进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和村庄绿化行动,累计完成沿黄乡村户厕改造8800余座,建成污水处理站7座,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55%以上,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比例达到94%以上村落整洁化、亮丽化、特色化水平不断提升。3.通过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在我县辖区内33所学校开展了校园病媒生物防制专项检查并进行整改。累计清理水厕33处,垃圾收集点150处,卫生死角12处,共计发现“四害”孳生地100多处。全县越冬蚊虫集中消杀活动中共计消杀38家,农贸市场1处、公共街道共计1条公共专用车道、单位22家、小区13个、小学、幼儿园2个、车站1处、公共街道管道井共计600余处。我县灭杀越冬蚊虫与冬季灭鼠取得实际性的效果。4.通过健康佳县建设工作,已申报创建健康机关86个、健康社区7个、健康村庄179个、健康学校36个、健康医院23个、健康企业2个、健康家庭19810户、健康军营1个;健康小屋5个。积极有序开展健康陕西17项行动,培育推广健康细胞典型案例2个。通过控烟工作,线上线下调查问卷显示,我县吸烟率19.2%。三、目前存在的问题是:1.我县城区仍存在卫生死角、小型积水、污水、卫生脏乱差、轮胎乱堆乱放等现象,重点单位与一般单位“四害”防护设施不足,垃圾明显暴露。部分学校宣传不够,部分师生对病媒生物防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我县控烟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部分干部职工控烟意识不强,居民吸烟仍然普遍存在,还需继续加强控烟宣传,营造无烟环境。3.健康建设工作知晓率低,部分地区和领域的健康细胞建设相对滞后。四、整改措施1.关于城区环境卫生治理难及病媒生物防治工作中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利用爱国卫生月,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树立文明的环境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维护自身和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加快旱厕改造步伐,对旱厕尽快进行无害化改造,减少蚊蝇孳生繁殖。多措并举改变城区脏乱差现象,着力营造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同时,学校应继续加强病媒生物防制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向师生普及防制知识和技能。2.关于控烟工作中的不足。动员领导干部积极参与各类控烟主题活动,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从自身做起,认真落实各项控烟措施,为全社会控烟作出表率。县级各医疗机构充分发挥了医务人员的示范作用,争做控烟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医务人员以身作则不吸烟,发动身边人远离烟草。3.关于健康建设工作中的不足。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组织,遵循有别于日常工作、具体可操作、可量化检验的原则,明确年度重点任务事项,营造健康宜居环境,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健康服务能力,推动爱国卫生运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五、2025年计划:1.积极组织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加强工作统筹协调,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突出、贴近群众的健康主题活动,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各类社会组织积极投身到各项爱国卫生运动活动中来。2.持续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强化城市更新理念,推动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抓好城市背街小巷、老旧居民区、城乡结合部等区域的综合整治。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推进农村卫生户厕改造,完善管护机制。3.扎实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科学规范开展病媒生物孳生地治理及日常防制。加强环境健康影响检测与评价,探索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制度建设。积极开展春季灭鼠等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活动,有效降低病媒生物密度,预防媒介传染病发生。4.国家卫生县城创建与健康佳县建设统筹融合,协调推进,推动健康细胞建设均衡发展。健全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工作体系。强化基层社会健康治理,指导推进健康乡镇、健康县建设。完善健康细胞建设工作机制和建设规范,扩展健康细胞类型,加强家庭健康指导员队伍规范化培训和家庭健康促进行动,加强家庭健康指导员队伍规范化培训和家庭健康服务阵地规范化建设,提升家庭健康指导和服务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