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南县> 商南县初级中学

商南县初级中学

发布时间: 2025-03-27 14:24
单位名称 商南县初级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
住所 商南县城东街272号
法定代表人 朱文良
开办资金 26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商南县科技和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41.55万元 1158.4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5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思想站位高,党总支全面领导学校工作。1.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班子成员严格按照“一岗双责”责任制,负责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落实环环相扣、层层相连的工作责任,严格追究问责,对全体教职工意识形态方面出现的问题做到了及时研判、及时处理、及时化解,全力维护我校意识形态领域安全。2.坚持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落实我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党总支全面领导学校工作,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通过党总支会议讨论决定了学校工作中关于党的建设重要事项、学校发展、生源建设、“三重一大”、教师管理、工会、团建等重要事项。3.在本学年我校坚持把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业务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一是抓好日常学习。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认真组织党课、坚持每月一次支部学习和每周一次政治学习活动。二是落实党总支班子成员深入教科研一线制度。本学年我们制定了《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任课听评课标准》要求班子成员主动深入一线,承担包班、听评课、参与教科研活动,加强党总支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三是落实青年教师双向培养制度。充分利用党课、专题教育活动、线上线下培训等渠道,组织青年教师理论学习,促进能力提升。不断优化“青蓝工程”,指派经验丰富的党员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业务培养人,发挥党员先锋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青年教师相互说课、听课、评课,引导全体教师争当红烛育人先锋、红烛服务先锋,为全面提升教职工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师德师风水平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力促“每个学科有名师、人人成为学科骨干”。4.党支部进一步夯实思政课程岗、民主监督岗、教研教改岗、校园安全岗等十个岗位的工作职责,明确职责要求,发挥岗位执纪监督作用,让党员在岗位上亮身份、办实事、做表率,实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和“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示范带动作用,党建+精细化管理得到全面落实和优化。(二)深化德育工作,创新“五维一体”育人模式。1.力促“家校社共育”模式。德育教育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学校修订完善了《学生德育工作系列化方案》,定期组织家长会、家访、家委会,发挥学校协同育人主导作用;开展亲子活动,表彰优秀家长发挥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充分利用社会育人资源,发挥社会有效支持服务,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密切协同的育人机制。2.统筹“四维管理育人”模式。依靠党员、团员力量,凝聚党团向心力,充分发挥党员和团员的带头示范引领作用,实行党员领导干部包年级,学生团体管学生,党员教师包班级,模范团、队员包班组的学校管理、学生会管理、班级管理、学生小组管理四级维度管理育人模式。充分发挥全校师生的联动作用,让制度管人,带动人管人,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协同并进。3.夯实“课程育人”模式。实施“党建+大思政”育人工程,强化立德树人“共同体”意识,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利用思政课程牵头,所有课程参与,形成“大课间、每日一歌、班会课、心理健康课、思政课、课程思政”六大课程育人模式,实现全员、全过程。(三)加强提质增效,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1.落实“双减”政策,减负提质。本学年严格执行《商南县初级中学课后服务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双减”政策下教师的责任与担当,激励教师改变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体育艺术特长和兴趣爱好。2.推进课堂改革,提升课堂效率。将“课堂目标达成度”作为衡量课堂高效的标准,落实推门听课制度,常态化了解教师最真实的课堂,把脉问题、改正不足;学校教研组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汇报课教学,以引领、诊断、提升、汇报的形式,推动课堂转型,促进课堂教学改革。3.加强教学研究,提升教研水平。夯实教学常规,落实校本教研,创新教研工作方式,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切实提升教研水平。抓好教科研课题研究,完成县级课题立项、结题工作,指导各教研组做好省市级课题立项结题工作。多途径开展教师培养工作,积极探索中考常规复课模式,助推教学质量全面提升。4.严抓中考复课片。召开教学质量专题研讨会,认真总结以往复课备考的成功经验、有效做法,分析本届九年级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进一步优化复课方案,细化每周、每月复课备考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中考复课工作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因材施教”,做到名优生、临界生、学困生一起抓,顺利完成2024年中考任务。(四)深化培根铸魂,筑牢师德师风建设堡垒。1.狠抓师德建设。我校加强师德师风教育,落实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强化典型引领,抓好师德建设正面典型宣传弘扬。抓好师德负面典型警示教育,通过每周例会组织教师学习了《中共商洛市纪委关于6起教育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通报》等师德负面典型案例,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教育。2.强化工作管理。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公差报批制度、请销假制度。严格遵守上下班时间规定,杜绝迟到早退、利用工作时间干私活等不良行为。做到“五个严禁”。把工作状态和出勤率作为职称评审、评优树模、教师个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五)校家社携手,三重防护共建平安校园。1.学校认真贯彻教体局“五方面安全管理闭环”机制,狠抓“十项安全工作”管理,做好“二十个安全精准”防范工作。在物防上,配备了防暴头盔、钢叉、催泪水、对讲机等防卫器械。在技防上,安装了人脸识别报警系统、一键式报警装置,38个摄像头,实现了校园安全视频全覆盖。在人防上,严格门禁管理,对到校办事的外来人员,实施五步法,即“一询问、二查验、三联系、四登记、五送离”。在安全管理上,大力落实“5530”安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校园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从源头杜绝校内外安全隐患与矛盾滋生。2.站好护学“安全岗”。为切实保障学生上下学时段安全,与学校家委会携手搭建“护学岗”。家长每日在应急局十字、审计局十字等关键交通节点,护送学生过马路、引导交通秩序。家校携手为孩子们铸就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3.共建校园周边“1+6”“安全网”。与城关街道办、城关派出所、城关司法所、县巡特警大队、交警城区中队、文明路社区建立校园周边安全联防联控小组。交警城区中队每日在高峰时段,在学校门口、审计局和应急局十字路口引导交通。通过数据信息互通、对校园周边重点人群监察。巡特警中队在上下学期间震慑驱离社会闲散人员,防范处置突发应急事件,六部门合力为校园及周边营造安全有序的良好环境。(六)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学校全局稳定发展1.落实教育扶贫。以义务教育有保障为核心,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落实“控辍保学”工作制度,健全基础信息数据和动态监测机制。掌握适龄儿童就学状况,强化督查检查,实现“零辍学”目标。落实精准资助政策,确保“应助尽助”。持续提升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质量,做到“应享尽享”。2.六项暖心工程。我校将特殊学生关爱作为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积极开展“家访、结对帮扶、亲情连线、倾情讲座、社团活动、爱心送暖”六项暖心关爱活动。六项暖心活动的深入开展,让孩子感受到关爱无处不在,有效预防了校园欺凌和安全事件的发生。三、存在问题:教师办公条件较差,电脑配置低、空调老化、教室无取暖降温设施。校园绿化面积少。校园无塑胶跑道,学生活动场地小,校园地处城中心人口密度大,学生安全影响因素多且杂,上放学安全隐患大。四、整改措施:大力改善教师办公条件,整修办公室,配置新电脑等。争取资金加装教室空调,解决师生取暖和降温。购买新桌凳、维修教室墙壁和地面、改善学生学习环境、增加绿化面积、增加校园照明设施,绿化、美化、亮化校园。利用有限的场地开辟出排球、羽毛球活动场地,提升乒乓球场地,积极协调租赁体育运动学校场地,解决中学生的体育活动场地受限的因素。对周边的安全环境持续做好“1+6”安全网和护学岗工作。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继续加强新课程体系构建工作,提高办学效益,教育质量止滑稳中有升。2.利用部室,合理配置学校资源,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做好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等社团的同时,成立足球、排球社团,并积极组队参加市县足球、排球联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本学年学校被评为“和谐领导班子先进集体”“安全稳定工作先进集体”“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信息宣传先进集体”“提高初中综合教学质量先进集体”“家校共育先进集体”等综合荣誉10余项诉讼投诉: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