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山阳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城市美化提供市容管理保障;承担辖区内城市管理监察执法职责。 | |
住所 | 山阳县城关街道北大街建设银行四楼 | |
法定代表人 | 郭璟 | |
开办资金 | 3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山阳县城市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87万元 | 3.82万元 | |
网上名称 | 山阳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 从业人数 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10月25日完成了名称、住所两个事项的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市容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围绕“城市管理提升年”工作目标,组织开展市容市貌专项整治行动12次,重点整治占道经营、乱摆乱放、违规广告牌、乱堆乱倒垃圾等问题,共规范占道经营600余起,清理违规广告牌350余块,拆除乱搭乱建50余处。(二)违法建设治理工作强化源头管控。落实网格化巡查责任制,共开展违法建设巡查300余次,发现并制止新增违法建设4起,依法拆除违法建筑总面积430平方米。(三)加强执法队伍建设1.提升执法能力。组织开展业务培训5期,累计培训执法人员120人次,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2.推进文明执法。推广“说理式执法”和“首违不罚”政策,提高城市管理执法的社会认可度。(四)渣土车治理工作1.严格渣土运输监管。按照“源头管控、过程监管、终端治理”原则,全面落实渣土运输准入管理制度,严格审批建筑垃圾运输车辆,2024年共核查渣土运输车辆150余台次,确保车辆证件齐全、密闭运输,减少扬尘污染。2.加大巡查与执法力度。建立“定点检查+动态巡查”机制,重点整治渣土车沿途抛洒、带泥上路、违规倾倒等问题,全年查处违规渣土车20余辆,处罚金额累计达5万元,并责令整改。(五)餐饮油烟治理工作1.规范餐饮油烟排放。2024年,我大队对城区餐饮经营单位进行了全面排查,重点检查油烟净化设施安装及使用情况,确保排放达标。全年共检查餐饮单位500余家,责令整改不达标企业70余家,依法查处12家未按要求安装油烟净化设备的餐饮企业。2.推进环保科技治理。鼓励餐饮单位采用高效油烟净化设备,并定期维护,城区主要商圈和夜市油烟扰民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六)财务管理与后勤保障1.严格预算执行。按规定编制和执行财政预算,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透明。2.保障执法装备。购置更新执法记录仪、巡查车辆等设备,提高执法工作效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成效2024年,我大队通过强化执法监督、优化市政管理、推进精细化服务,全面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成效。(一)市容环境持续改善,城市形象大幅提升。通过开展市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城区“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治理,街道更加整洁,市容市貌焕然一新。流动摊贩、占道经营、乱搭乱建等现象明显减少,城市主干道更加通畅有序,市民满意度显著提升。(二)渣土车运输管理更加规范,扬尘污染有效控制。2024年,我大队通过严格渣土车管理,实行渣土运输审批制度和动态监管,城区道路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和司机的规范意识显著提高,渣土车违规抛洒、带泥上路等问题明显减少,城市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三)违法建设得到有效遏制,城市发展更加规范。通过推行“网格化+科技化”巡查模式,新增违法建设的发现和处置速度大幅提高,存量违建的拆除工作稳步推进。城区违法建设整治力度的加大,有效遏制了乱搭乱建行为,使城市规划建设更加规范合理,土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四)餐饮油烟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空气质量不断优化。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城区夜市、商圈的油烟排放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经过持续监管,餐饮企业安装油烟净化设施的比例达到95%以上,空气污染问题进一步缓解,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五)城市管理执法更加规范,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执法队伍通过业务培训和文明执法建设,执法水平和社会公信力不断提升。坚持“说理式执法”和“首违不罚”原则,在执法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增强了市民对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三、存在的问题1.市民城市管理意识仍需提高。部分市民缺乏城市管理法规意识,随意倾倒垃圾、乱堆乱放、违规占道经营等现象仍然存在,导致整治难度较大,城市管理工作需加强宣传和引导。2.渣土车违规现象仍有发生,监管力度需进一步加强。尽管渣土车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部分建筑工地仍存在未按规定审批运输线路、运输时间、冲洗车辆等问题,特别是在夜间,违规运输现象仍较突出,监管难度较大。3.违法建设存量较大,拆除难度高。由于部分违法建设涉及历史遗留问题,牵涉人员较多,拆除过程中容易引发矛盾,部分违建治理工作推进缓慢,难以实现全面清理。4.餐饮油烟治理仍存在监管漏洞。虽然大部分餐饮单位安装了油烟净化设备,但部分商户仍存在设备不正常运行、不定期清洗等问题,影响治理成效。小型夜市摊点因流动性强,监管存在一定盲区,导致油烟污染问题仍时有发生。5.智慧城管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科技监管能力需提升。当前智慧城管系统仍处于基础建设阶段,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数据共享和智能监管手段仍需完善,城市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改进措施1.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市民参与度。通过设立宣传栏、发放宣传手册、利用新媒体平台等方式,加强城市管理法规的宣传,提高市民文明意识和城市管理责任感,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共同维护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2.加大渣土车监管力度,推行科技监管手段。进一步完善渣土车GPS监控系统,实行全程在线监管,严查违规运输行为。同时,推进联合执法,加强与交警、生态环境等部门的协作,对违规运输行为依法依规进行严厉查处,形成长效管理机制。3.加快违法建设拆除进度,建立长效治理机制。采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模式,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逐步拆除存量违建。同时,加强巡查力度,严防新增违法建设,形成“发现即制止、制止即拆除”的高效治理模式。4.强化餐饮油烟治理,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推行“常态化巡查+重点督导”模式,定期检查餐饮油烟净化设备的运行情况,对未按要求安装、使用或清洗油烟净化设施的商户加大处罚力度。针对夜市摊点,探索集中管理模式,确保油烟污染得到有效控制。5.推进智慧城管建设,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快建设“智慧城管”系统,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智能巡查、在线投诉处理等功能,提高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持续推进市容环境整治,提高城市管理品质。2.深化违法建设治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3.加强市政设施维护,提升城市基础设施保障能力。4.提升执法队伍综合素质,打造高效、规范、文明的执法队伍。5.推动城市管理数字化升级,提高管理效率和精准度。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