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宁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强县卫生监督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防疫、卫生监督服务保障。业务范围:主要负责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卫生事件处理,疫苗实施与管理,传染病防治、环境卫生、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的监督与监测,规范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市场秩序(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宁强县东环路17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明军 | |
开办资金 | 35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宁强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56万元 | 35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1次:12月30日办理单位名称、宗旨和业务范围变更登记,单位名称由原宁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变更为宁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强县卫生监督所)。办理宗旨和业务范围变更登记,宗旨由原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防疫保障变更为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防疫、卫生监督服务保障;业务范围由原疾病监测、疾病防治研究,疾病防治与控制,卫生监督与监测,突发卫生事件处理,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卫生防疫培训与技术指导变更为主要负责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卫生事件处理,疫苗实施与管理,传染病防治、环境卫生、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的监督与监测.规范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市场秩序(相关社会服务)。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免疫规划工作。全县共有23个疫苗接种情况报告单位,其中20个常规疫苗接种门诊、2个产科接种门诊、犬伤接种门诊2个。全县所有接种单位均实现疫苗扫码出入库和接种。各接种门诊按月报告接种情况,由我中心进行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录入,并按时汇总审核上报。采取知情、自愿,在完成相应免疫规划疫苗的情况下推进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全年采购非免规疫苗25种31562支,下发23种36183支,规范接种25种38306支非免规疫苗。针对疾病监测3所哨点医院完成主动监测36次。2.传染病防治工作。根据省、市传染病防治相关计划方案和要求,在年初制定了传染病报告、手足口病、狂犬病、布病、艾滋病、梅毒防控和肺结核防治等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印发至各镇(街道)卫生院和县直医疗单位,明确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处理项目工作及手足口病、狂犬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各项任务指标及具体措施。传染病网报系统我县乙丙类传染病报告数1556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发病率:489.68/10万。发病前五位是:流行性感冒、百日咳、其他感染性腹泻、肺结核、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了我县重点人群潜伏感染筛查工作。全县肺结核患者94例,耐药患者1例。全县学校新生入学(园)体检结核病筛查9475人,无肺结核患者。3.慢性病防治工作。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重点慢性病监测等工作,在年初制定了各项慢性病项目管理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收集整理近五年全县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资料,为迎接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做好准备。完成了《宁强县慢性病及社会影响因素状况报告》《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报告》撰写,进行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管理信息系统复审资料填报上传及复审现场迎检准备。成功举办了我县全国第九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5月10日举行了启动仪式,通过佩戴比赛专用运动处方计步器开展为期100天的职业人群健走比赛,推广“中等强度运动”干预技术。将继续完善资料,随时迎接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4.地方病防治工作。按照县卫健局相关要求,持续做好地方病、麻风病监测和防治工作。印发了《宁强县碘缺乏病防治监测工作实施方案》,抽取五个镇街为监测点,4月到镇(街道)现场采集210名学龄期(8—10岁)儿童及孕妇尿样,对孕妇家中食用盐样进行收集采样。对学龄期(8—10岁)学生进行甲状腺触诊,查出Ⅰ度甲肿5人,甲肿率2.38%,加权甲肿率2.37%。二郎坝镇、阳平关镇、太阳岭镇、青木川镇4镇为大骨节病病情监测镇,6月开展了大骨节病情监测工作,临床检查19个村443人,临床Ⅰ度及以上患者平均检出率为0%。开展麻风病线索调查、实行每月零报告制度,加强病例的早发现和早治疗。5.卫生监测工作。全年枯水期和丰水期对我县城乡52个饮用水监测点开展常规项目监测,每月对县城和高寨子街道办4个水质监测点采集市政供水末梢水样检测,采集水样48份,合格率100%。重点职业病防治尘肺病对16家用人单位122个岗位或工种进行监测,其中合格岗位数115个,岗位合格率94.26%;开展放射诊疗医疗机构16家,均办理了放射诊疗许可证,放射工作人员69名,完成个人剂量监测人数67人,监测率达97%。开展病媒生物蚊、蝇、蟑螂、鼠“四害”密度监测,我县重点场所“四害”平均密度达到国家卫生县城标准。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工作正常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卫生学评价、食源性疾病监测上年度县镇(街道)医疗机构开展常规病例检测,今年全县共报告食源性疾病疑似病例84例。6.检验检测工作。完成了全县农饮水及市政供水丰、枯水期104份水样常规分析,市政供水末梢水共计检测水样44份,抽检水样检测36份,全年共检测水样184份。全年检测全县小学生及孕妇盐碘321份、尿碘321份。2024年辖区内娱乐场所服务人员、有高危行为等自愿咨询人群艾滋病检测163份,均为阴性。看守所新进羁押人员HIV检测269人次,检测出阳性1人,及时送市疾控中心复核确诊,其余268人均为阴性。10月参加市疾控中心组织的HIV盲样考核,对辖区内12家HIV检测点进行血清盲样考核和质量考评,并将考核结果上报HIV网络系统。对布病检测采样、检测共150人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7.卫生监督工作。认真开展国抽、省抽双随机检查,其中医疗机构国抽双随机16家、传染病国抽双随机3家、妇幼卫生国抽双随机5家、医疗机构省抽双随机32家,卫健局和医保局双随机抽查8家。目前64家双随机监督检查任务已全部完成,完成率100%。全年检查医院25家、诊所49家、村卫生室247家;处理投诉举报7起,化解医疗纠纷6起;全年办理案件9件,结案8件,1件正在办理中(移交法院强制执行),检查结果已在县政府网站公示,处罚信息在信用汉中平台归集公示。1例案件被评为2024年度汉中市卫生行政处罚优秀典型案例,受到汉中市卫健委通报表扬。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全年7岁以下儿童建卡建证率达到100%,扫码接种率100%。接种证查验全县共有小学42所,44所幼儿园,4所托幼机构。幼儿入园3208人,已查验3208人,需补证14人,已补证14人,补证率100%;需要补种90人,96针/次,已补种90人,96针/次,补种率100%;小学新入学儿童3355人,已查验3355人,需要补证5人,已补证5人,补证率100%;需要补种236人344针/次,已补种233人339针/次。补种率98.5%。托育机构51人入托,已查验51人,需补种4人6剂/次,已补种4人6剂/次,补种率100%。2.全县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管理38937人,规范管理29135人,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9521人,规范管理6931人。血糖控制人数6115人,血糖控制率64.23%。全县死因监测上报信息2697个。报告心脑血管事件1161例,报告恶性肿瘤676例。三、存在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控、地方病慢病管理、卫生监测等重点工作需再细化,再提升管理水平。2.传染病防治及卫生应急工作开展有不足,相关制度和流程不够完善,需再继续加强人员对应急事件规范处置、卫生应急知识、能力提升等方面培训,应对突发应急事件处置水平需再提升。3.部分镇(街道)卫生院疾控专干人员配置不足,村医年龄整体偏大,业务能力不强,对疾控业务工作掌握不够熟悉,推进工作质量、效率不高,严重制约疾控工作开展的需要。(二)改进措施:1.继续加强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控、地方病慢病管理、卫生监测等重点工作管理水平。2.适时修订更新各项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继续完善制度和流程,加强疾控业务技术、卫生应急知识等培训,提升卫生应急能力。3.定期对镇(街道)卫生院开展疾控业务培训、指导,每季度落实督导检查,现场反馈整改意见,制定整改措施,坚持并督促落实整改,年度进行考核,不断提升疾控工作质量。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升整体思想政治素质。2.进一步优化实施绩效考核管理机制,提升中心各项业务质量。3.拓展疾控新项目和新业务,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基础设施配备。4.继续规范做好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控、地方病慢病管理、卫生监测等重点工作。5.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和管理水平,科学有序、有效防控各种疫情,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处置能力。6.加强对镇(街道)卫生院的督导、培训力度,继续规范服务流程,提升全县疾控服务质量和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号:PDY43606113861072612D3001有效期限:2023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