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宁强县> 宁强县良种繁育中心

宁强县良种繁育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7 11:38
单位名称 宁强县良种繁育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种植业及畜牧业提供相关服务。业务范围:农作物优良品种繁育、新品种开发及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种猪繁育、品种改良及养殖技术推广;宁强马的繁育、饲养与管理;提供相关培训与咨询服务。
住所 宁强县汉源镇七里坝村五组
法定代表人 雍兴钰
开办资金 1120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宁强县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00万元 107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宁强马品种资源保护取得一定进展,种群不断扩大。宁强马保种场集中饲养210匹,其中,母马139匹,公马71匹(种公马16匹、后备公马6匹、骟马2匹、其余为青年公马与幼驹),当年驹39匹(公驹21匹、母驹18匹),对108匹种公母马进行了种用登记,对183匹马进行了身份描述,对144匹公母马进行了外貌鉴定。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分场建设。为了保护宁强马的基因资源,防止基因流失,利于生物安全防护,陕西省农业农村畜牧兽医局要求尽快建设宁强马保种分场,省厅也已下达建立保种分场建设资金。为此,我中心高度重视,先后深入阳平关、燕子砭、安乐河、二朗坝、大安、汉源、舒家坝进行选址,经多方可行性论证,选择在舒家坝镇郑家坝村四方山(王仁富牛场)建立宁强马保种分场,采用租赁形式进行改扩建,地理位置优越,目前合同已经签定,场地已腾空,正在开展改扩建,分场建设初具雏形。(2)原种场建设。我们针对如何改善保种条件入手,认真进行思考和研究,实行分批分类解决。一方面是为彻底解决马群饮水问题,安装了自动上水设备施,解决了马匹饮水问题。另一方面,加强了围栏维修改造工作。3.坚持驱虫、消毒、疾病防治与免疫制度。中心严格加强保种场的管理,应用新型驱虫药阿苯达唑、马虫净软膏口服,配合皮下注射伊维菌素、内服阿苯达唑和敌百虫片对181匹马进行了驱虫;校正修蹄116匹;每月对圈舍、通道、运动场及环境进行两次日常消毒,对所有厩舍及马匹进行了4次杀虫、除螨消杀喷雾。开展了沙门氏马流产预防工作,免疫注射180匹,有效的预防了马流产与关节疾病的发生。开展寄生虫检测2次累计102匹次马408个样本,明确了宁强马寄生虫种类,为有的放矢的开展驱虫保健工作奠定了基础。加强马匹普病防治,有病及时治疗,全年诊治病马10余匹次,大多为感冒及胃肠病。4.开展了宁强马芯片植入工作。对宁强马保种场5匹种公马埋植了芯片,累计植入83匹,开展应用电子扫描核对马匹信息、标记马匹特征,拍摄马匹标准照片、采集毛囊等工作,将实现“一马一证”信息化管理。5.全力贮备饲草。为保证保种场马匹所需饲草问题,组织单位全体职工积极收贮玉米秸杆,既解决了饲草问题,又使农作物秸杆得到了合量利用。购买全株玉米秸杆饲草360吨,进行了青贮。购买精料102吨、青干草97吨、苜蓿颗粒30吨、胡萝卜5吨。6.全面完成上级安排的其他工作。全年共修剪柳树、红叶石楠60亩,并对绿化林带进行了全面锄草和施肥。保种场接待领导来访20余次,接待游客约1800(含学校师生家长300)余人次;良种繁育中心各方面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开展。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宁强马保护项目的效益。宁强马已属于“濒临灭绝”的遗传品种,不论当前和今后都显的尤为重要。其主要原因是随着产区交通运输条件不断改善,粮食加工机械不断更新,宁强马在产区失去了它应有的重用,农民弃马,随着全国旅游产业的兴起,马的流失更为严竣。宁强马属珍稀自然遗传资源,一旦全部丢失,就意味失去了它的再生性,因此,加强宁马资源保护显的尤为重要。保种场建设项目承担单位中心距县城3公里,108国道、西汉高速、七里大道都距马保种场很近,新的保种场建设是按照保种繁育,观光旅游一体化规划设置,将会给保种场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2.生态效益。在保种场建设过程中,我们首先考虑的是生态环境,场内建有140亩牧草场、场内、场外、人行道全部栽培绿化树,四季常青,一片绿园,保种场所有污水全部用来浇草灌树,生态效益良好。3.经济效益。我们加大投入开展观光旅游,旅游收入可以缓解保种经费不足的问题;随着保种规模数量的增加,可向地方旅游景区投放马匹,经济收入更为明显。4.社会效益。随着宁强马核心群的壮大,在加强配种繁育、开发利用的同时,加强宁强马与羌族文化的宣传,着力提高宁强马这一珍稀品种的知名度,吸引社会各界人士支持宁强马业发展,开展对青少年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们热爱动物,向往科学意识和热情,树立保护珍稀动植物意识,社会效益将更加显著。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资金严重不足,工作运行困难,保种场分场建设资金严重不足,需要向上级争取,逐步进行建设。争取顺利通过省农业农村厅的验收。现有建筑设施陈旧落后,保种场现有条件还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设施标准和饲养规模,亟需升级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克不容缓。2.缺乏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建议通过人事部门招录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到良繁中心从事技术性工作。3.宁强马品种资源保护工作没有县级地方配套资金支持。建议中省财政下达的品种资源保护资金,请求主管局协调,能够及时足额拔付到位。4.建议宁强马保种工作通过主管部门,与政府相关机构协调,集中资金,建设成为品种资源保护、观光、马业科普、马文化为一体的保种场,推进宁强马与羌族文化相融合,进一步提升宁强马这一珍稀品种的知名度,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二)改进措施:1.加强宁强马保种群体综合管理。我们按照制定的群体选配和个体选配计划严格进行配种,在个体选配上,采用试情方式,观察母马发情情况,做到应配尽配,减少空怀。加强饲养与繁育管理,合理搭配精粗饲料,定时定量,加强运动,不断提高繁育质量。我们把马场的疫病防治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对马匹严格精细管理,预防和减少常见病的发生,生病及时治疗,随时记载病历档案,并开展蚊蝇灭杀工作。对马厩及其环境实行定期消毒,根据马匹营养状况和不同气候特点不断调整精饲料配方比例,对妊娠、哺乳母马和新生幼驹进行精心护理,对当年驹进行烙号标记,对厩舍、马匹及道路牧场坚持日巡查制度,采取综合性措施对马场进行了科学管理,确保宁强马品种资源保护工作顺利开展。2.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我们从改善保种条件入手,认真进行研究,实行分类解决,提高马匹生存质量。3.以分场建设为抓手,攻克难点,宁强马作为我国珍贵的畜禽遗传资源,其保种分场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选址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诸多困难。分场租赁华园锦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场地,搭建起了基本的圈舍和养殖区域,正在改建厩舍、修建简易员工宿舍,修筑护栏。4.严谨种用登记环节。在登记过程中,对每一匹宁强马的血统、繁殖记录等关键信息进行了严谨的梳理和记录,使之形成有序且可追溯的档案。5.完善和建立宁强马保种档案资料。一是建立了各种养殖档案,二是完善和更新了宁强马系谱档案资料,并将系谱资料装订成册,坚持做到一匹一档,分类管理,长期保存,有据可查。三对各项保种工作的经营活动、技术实施步骤、重要工作开展及各项信息资料进行收集归档,充分发挥档案的效能作用。6.加强马场绿化带管理,改善养殖场环境。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1.加强马匹日常管理和繁育配种工作,计划新生马驹35匹,收购青贮草料500吨,购买青干草160吨、精料原料110吨、苜蓿颗粒110吨、胡萝卜20吨,建立和完善宁强马保种档案资料。2.全面搞好农业生产,改善养殖环境,栽植苗木,全面搞好场内绿化,对金丝柳树、红叶石楠等进行修剪施肥,对草场进行维护。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⑴对2号马厩供水管网进行全面更新改造。⑵在保种场原种场和保种场分场分别建设园形无害化处理池,体积各为42.39立方米(直径3米,高6米)。(3)完善污水排灌设备设施,粪污发酵后还田。(4)分场建设:①在草场修筑刺丝围栏、在圈舍内部及相关外围部位置建钢管围栏。②修建3间简易饲养员活动板房和4间简易办公用房。③改建完善1、2、3号圈舍,新建开放式圈舍一栋。④在原建筑体内部增设兽医室和保定架。⑤外沿道路与生产区之间及后山边所有水沟做成U形渠。4.对草场、厩舍围栏进行更新维护。5.积极努力扩大马匹种群数量,采取生物安全防护、疫病控制等措施,切实保护好宁强马遗传资源,确保保种场具备国家规定的基本条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