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宁强县人大常委会预算联网信息监督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全县预算联网信息工作和机关后勤服务提供保障。业务范围:负责全县预算联网信息监督工作,机关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承办机关委托事项(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宁强县民主街6号 | |
法定代表人 | 韩进武 | |
开办资金 | 4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宁强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3万元 | 4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业务开展情况(一)强化预算联网信息监督工作。1、强化学习培训,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一是继续将《监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陕西省预算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财经专业知识,列入集中学习计划,不断增强业务知识储备,提升财经分析能力水平。二是加强干部培训工作,年内邀请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工程师开展现场授课1次,就系统运行、操作员日常维护、数据采集、数据对比等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三是带领2名业务骨干,会同财政预算工作委员会及财政有关分管股室负责人赴外县考察学习交流1次,借鉴先进经验,交流工作方法,取长补短,不断提高预算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加强交流研讨,不断提高监督实效。一是召开座谈会议2次,研讨分析全县预算监督工作情况,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对问题的整改落实进行跟踪问效,努力发挥系统监督作用。二是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联系,按时按要求采集报送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基础数据,协助软件公司更新预算联网监督系统数据库,按季度出具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及时了解预算收支动态,提出相关工作建议,确保人大批准的预算执行平稳有序。三是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和协作配合,共同推动问题的解决和整改工作的落实。(二)保障机关后勤服务工作1、优质高效完成机关各项管理服务工作。一是继续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按照相关财务规定,做好预决算管理,及时做好预决算公开,控制各项经费收支,坚持经费开支审批、财务公开制度,不断规范财务管理工作,认真做好机关日常财务结报、核算以及人员变动和工资调整等工作。二是规范公务用车管理工作,修订完善了公务用车管理办法,严格规范公务用车加油、维修、使用登记等程序,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对公务用车加装卫星定位系统,不断提升公务用车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了标识化、信息化、平台化“三化”建设工作任务。三是规范办公用房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国家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有关规定和省市县工作要求,统筹调剂好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四是严格执行公务接待管理办法,按照中央八项规定要求,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做好食宿安排等后勤保障工作,没有超标准超范围接待现象。五是节能管理成效明显,通过制作节能降耗宣传栏、印发宣传标语、张贴“节约用水”“随手关灯”“请节约用电”温馨提示等方式,增强了机关干部节能减排意识,自觉养成了勤俭节约良好习惯;以节水、节电为重点,逐步淘汰不符合环保节能要求耗能产品,采购节能灯具、节水龙头等,从源头上做好节能工作;安排工作人员定时对大楼、院落进行巡查,加强用水用电的日常管理,严格做到“人走灯灭”“节约用水”,杜绝了“长明灯”“长流水”现象;做到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定期清洗空调系统的风机盘管、滤网等装置,提高空调能效。六是安全保卫工作管理措施有利。采取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模式,做好机关安全保卫工作。安保人员严格执行24小时巡查制度,对共同区域水电设施、人员流动、消防设备维护检查等做到应查尽查,有效预防和排除各类安全隐患;年内在重点区域加装电子监控设备2台,更换过期消防灭火器30个,维护保养消防设施2次,开展消防模拟演练1次,及时消除了火灾、偷盗等安全隐患。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七是为机关各类会议提供后勤保障工作。全年顺利完成了人代会、常委会、主任会、检查视察座谈会等各类会议服务40余次。2、积极协调做好其他工作。一是扎实做好老干部服务工作。积极做好离退休干部的服务工作,坚持每月定期组织老干部集中学习,及时传达国家大政方针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运行情况,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认真听取老干部对人大工作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加强思想交流。在生活上,积极为老干部提供便利条件,经常性地开展走访、慰问活动,积极帮助老干部解决生活、学习、看病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二是规范有序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对上访人员热情接待,耐心听取情况反映,做好解释疏导。严格按《信访条例》规定,及时处置信访事项,全年共接待来访群众10人次,受理群众来信6件次,加强跟踪督办,较好的维护了社会秩序稳定。三是积极创建卫生机关。积极参与环境治理,重点清除办公区的卫生死角,大力开展“除四害”活动,邀请消杀公司一季度开展一次全覆盖消杀作业,对下水道、沟塘、厕所等孳生场所进行清理,有效地预防了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优化机关环境,修订完善了机关卫生责任区管理制度,划分区域、落实人员、定期开展督导检查,购置绿植花卉,机关办公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是有效开展预算监督工作。强化预算编制审查流程,采取多种形式听取和收集代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10余条,增强了财政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通过深入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调研、外出考察学习交流外县优秀经验等方式,并结合我县实际,撰写了高质量的专题调研报告1篇,修订完善了我县预算管理制度和监督体系。二是修订完善了机关各项管理制度,管理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三是公务用车高效运行,对公务用车加装卫星定位系统,实现了标识化、信息化、平台化“三化”建设工作任务,全年在平台安排出车200余台次,年内无安全事故发生。四是机关安保工作措施有力,采取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模式,有力保障机关院内及大楼安全,确保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五是节能管理成效明显。通过制作节能降耗宣传栏、印发宣传标语、张贴“节约用水”“随手关灯”“请节约用电”温馨提示、更换节能灯具、节水龙头、合理使用空调等方式,机关干部节能减排意识增强,节能工作持续推进。六是积极参与其他工作,为机关各项工作高效运转提供后勤保障。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待增强。在管理、保障、服务各项工作中,存在满足于现状的思想,习惯用老办法、老经验去处理问题,思路不够开阔,工作缺乏深度。二是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中心是集监督管理与后勤服务为一体的职能机构,承担着全县财政预算全口径、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工作及整个机关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工作任务重,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对工作人员专业能力要求较高,日常学习深度广度仍需提升。(二)改进措施:一是不断更新观念,学习和借鉴外地、外单位的经验,特别是管理现代化办公楼的先进做法,努力为机关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队伍整体业务素质;三是坚持务实创新,加强工作交流,协调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强化预算监督,做好数据分析,不断增强监督实效。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加强自身队伍建设。认真学习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加强中心人员业务能力培训,不断提高监督能力和服务水平。二是继续加强预算联网监督工作,按时按要求完成数据采集,更新系统数据库,为预算监督提供技术保障,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加强沟通协调,共同推动问题的解决和整改工作的落实,确保人大批准的预算执行平稳有序。三是强化服务保障工作。认真做好重大会议(活动)及中央、省、市领导及各级人大代表代表团来宁强指导、检查和考察等接待服务工作。四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不断提高办公用房使用效率。五是继续推进机关节能管理,以开展公节能减排宣传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节能知识宣传,认真做好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示范创建,协助县直有关部门做好公共机构节能考核工作,开展一期能耗统计培训班。六是加强公车使用管理,及时调整建立新的管理架构和服务保障模式,继续开展驾驶员安全行车教育,切实做好公务车辆定期检修与保养,切实做好公务用车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积极谋划车改后公务用车服务保障的需求,积极做好车改后的车辆保障工作;七是切实做好其他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