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宁强县> 宁强县秦巴生态保护中心

宁强县秦巴生态保护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7 11:26
单位名称 宁强县秦巴生态保护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保护秦巴生态资源,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业务范围:实施秦巴生态保护项目;执行专项规划;秦巴生态保护监督检查;天保工程管理;退耕还林管理;林草科学技术推广;林木多种经营技术服务;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野生动物植物及古树名木保护;湿地保护。
住所 宁强县汉源街道办羌州北路飞播站院内
法定代表人 张映利
开办资金 2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预算
举办单位 宁强县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55万元 18.2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完成上年度重点区域生态保护恢复项目建设任务2.1万亩。完成年度重点区域生态保护恢复项目5.1万亩作业设计编制,并通过市级专家组审查批复,目前各项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预计下年度年4月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后期按设计分年度落实幼林抚育及管护任务。2.持续巩固完善退耕还林成果,兑付新一轮退耕还林延长期补助资金200万元,补助面积2万亩,涉及退耕农户4239户;兑付第一轮退耕还林纳入森林质量提升补助资金67万元,补助面积3.35万亩,涉及退耕农户8771户。扎实开展新一轮2.5万亩退耕还林上图入库矢量数据复核工作,按要求上报了矢量数据。3.全县385万亩集体林地落实落细管护责任,同镇街管护站签订责任书18份,与管护人员签订管护协议书52份,更新管护公示责任牌52个,修订印发了8项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管理考核,进一步夯实了管护责任。上半年顺利通过省级天然林保护修复工作复查,在10月份召开的全省天然林保护修复管理工作培训会议上,我县集体林管护工作得到省天保中心肯定并做经验交流发言。4.开展“2024清风行动”,对县域内农贸市场、酒店、宾馆等重点场所进行联合执法,截至目前,出动执法车44次,执法人员250人次,监督检查场所128处。不断完善野生动物救护制度,救助朱鹮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只,出具林麝案件评估1份,配合汉中市在宁强县青木川镇放归朱鹮12只,后续将持续对其活动范围、觅食状况、生存状况、繁殖状况和放飞地环境质量等方面进行监测。办理野生动物行政案件1件,行政处理违法人员1人,依法没收野生动物活体画眉3只,收缴罚款9000元。加强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户监管,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上报监测信息52份,野猪等陆生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和政府救助责任保险工作稳步推动。5.完成了古树名木补充调查工作,确定新增古树67株。6.组织开展湿地保护修复项目,在湿地公园范围内开展国家重点野生植物调查和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鸟类)调查,栽植芦苇、鸢尾、美人蕉等植被恢复35.3亩,开展宣传教育活动3次、定制文化宣教产品1批、科普宣传牌15个,建设生物多样性展馆1个。开展湿地巡护监测21次,办理项目占用湿地征求意见5个、其他征求意见4份,有效制止和打击了违法占用湿地行为。配合陕西省电视台农林卫视完成汉水源湿地公园宣传片拍摄工作、配合各级调研工作4次。7.认真开展封山禁牧工作,签订封山禁牧责任书13份,封山禁牧联防联治协议1份,建立了封山禁牧跨区域合作机制。8.建立了县、镇、村+专兼职生态护林员为核心的林业有害生物四级管护体系,充分发挥479名林山长,2个临时检疫检查站,18个管护站及生态护林员作用,对全县67万亩松林实行动态监管。2024年累计伐除死亡松树48479株,挂设天牛诱捕器500套,树干注射阿维菌素1万支。对突发的尺蛾虫害及时采取措施,储备发放高效氯氟氰菊酯2.5%水乳剂17600瓶,虫害得到有效控制。发布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信息7条。秋季普查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41767亩,死亡松树32881株。9.积极谋划“521”林业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创建科技示范点2个,推广示范面积6100亩,培养技术能手1人,现场开展技术示范指导,举办技术培训9场次,培训林农1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200余份。认真组织实施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宁强油茶提质增效示范园500亩建设任务。完成宁强县2024年林草生态综合监测工作,共调查森林样地18个,草原样地7个。积极组织开展第一次全国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配合完成样线布设、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调查数据成果正在汇总。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完成上年度生态保护恢复项目2.1万亩,2024年5.1万亩任务正在组织实施;落实385万亩集体林管护责任,兑付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资金200万元,纳入森林质量提升67万元。2.古树名木补充调查确定新增古树67株;救助朱鹮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只,出具林麝案件评估1份,配合汉中市在宁强县青木川镇放归朱鹮12只。办理野生动物行政案件1件,行政处理违法人员1人,依法没收野生动物活体画眉3只,收缴罚款9000元;开展湿地巡护监测21次,办理项目占用湿地征求意见5个、其他征求意见4份。3.开展林木种苗产地检疫1150亩,办理植物检疫证130份,检疫苗木61.6万株,检疫率100%。4.伐除枯死松树48479株,挂设诱捕器500套,注射阿维菌素1万支。5.我县集体林管护工作得到省天保中心肯定并在全省天然林保护修复管理工作培训会议上做经验交流发言。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技术人员缺乏,管护力量薄弱,大部分人员老龄化;二是集中培训少,知识更新缓慢,不能与时俱进掌握林业新知识,领会新思想;三是宣传工作有待加强,群众对林业相关政策理解不够深入;四是镇街管护站人员缺乏,部分管护站正式职工即将退休,工作无人接替。2.改进措施。一是积极向上级汇报争取专业技术强、文化素质高、能干事、想事的专业技术人员;二是依托项目支持,采取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多频次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及时跟进相关业务知识学习;三是加大宣传力度,组装宣传车、制作宣传牌,印制宣传挂历、购物袋、一次性水杯等方式,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林业新法规、新政策,增强群众保护生态意识;四是做好调查研究,解决基层管护站人员调配问题。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按计划完成2024年重点区域生态保护恢复项目5.1万亩造林任务,确保通过上级验收;2.落实天然林资源管护责任,加强对镇街管护站管理,及时兑付天保商品林停伐补助资金;3.持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按要求兑付退耕还林延长期补助和提质增效补助资金;4.搞好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完成野猪猎捕年度任务;5.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县关于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重要批示精神,积极争跑项目资金,对古树名木做好养护管理;6.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充分发挥四级管护体系作用,加大入县木材检验检疫力度,对全县67万亩松林实施动态监管;7.做好湿地保护工作;8.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