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清涧县文化馆,加挂清涧县公共文化中心牌子,加挂清涧县道情研究中心牌子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负责宣传、普及文化艺术;搜集、整理、传承非遗文化;辅导基层文艺文化骨干,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组织指导群众文艺创作;负责道情推广、研讨。 | |
住所 | 清涧县西城区文广中心7楼 | |
法定代表人 | 黄小梅 | |
开办资金 | 9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清涧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9.11万元 | 82.3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清涧县文化馆.公益 | 从业人数 2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文旅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具体业务(一)非遗1.抓申报保护,开展传承工作。1月18日,市非遗督查组对我县上年度非遗传承人年度考核工作进行督查,将反馈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6月30日,省文化馆(省非遗保护中心)调研小组来清进行非遗现状摸底调研,对我县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和肯定。8月,验收清涧县文化馆乐堂堡便民服务中心分馆的建设项目。9月,完成申报省级非遗工坊(清涧煎饼、清涧粉条、清涧石板)。11月,完成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30人年度考核工作。9月和11月,完成省级和国家级非遗保护资金的申报。12月,完成省级非遗项目(清涧煎饼、清涧粉条、插梆子)的申报。2.抓数字化建设,建立完善的档案数据库。5月,《非遗名录图典》已正式印刷完成。8月,《清涧道情艺术集成》初稿已完成,出版工作事宜已进入实施阶段。9月,邀请钱学峰老师策划用现代刻字的艺术手法来装饰非遗展馆空白墙,用于展示市级以上非遗项目。持续更新完善非遗展馆数字大屏的文化内容供给,满足群众参观需求。3.抓培训活动,储备后继人才力量。线下举办非遗传承人考核培训、武场子非遗专场讲座、举办道情、伞头秧歌、民歌、剪纸、布堆画等非遗培训活动,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进老年大学、进广场、进社区培训活动,切实做到了非遗从娃娃抓起,从爱好者抓起。线上借助文化馆公众号发布“云上微课堂”全民艺术普及非遗培训共8次、借助文化馆视频号和抖音号发布宣传视频10个。4.抓演出服务,保障群众文化权益。结合重大节日和主题活动日,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依托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传统节假日举行非遗专场演出活动6场;6月8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成功举办,分为非遗宣传、非遗展示、非遗展演、“非遗购物节”和非遗保护讲座月五大板块,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多方位多角度对我县的非遗文化进行宣传展示,引导全民参与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线上线下服务群众达3万余人次。5.抓对外交流,提升非遗知名度。5月23日,“榆林·陕北民歌展”清涧县专场开展仪式在北京举行,为期两周,全面宣传了我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了清涧国家级陕北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6月3日,我馆选送道情剧目《道情越唱心越甜》赴绥德参加2024年榆林扬州曲艺交流展演活动,充分展示了清涧道情的艺术魅力。7月份,宁夏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清华大学的“乡村振兴实践队”的学生们先后深入清涧并走进文化馆开展实践调研活动,参观并亲身学习体验了清涧道情、伞头秧歌等非遗项目,以探索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12月,推荐节目《道情越唱心越甜》赴渭南市参加戏曲进乡村“好日子唱着过”2024年百姓戏曲展演活动。(二)公共文化1、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艺演出方面:2月2日至2月27日,配合我县做好2024年“陕北榆林过大年”春节文娱系列活动。我馆成功举办了1场春节文艺晚会,22场春节秧歌展演,7场非遗专场演出,线上线下受益群众达12万人次。全年结合妇女节、儿童节、建军节、国庆节、重阳节等重大节庆日我馆举办了“缤纷百花庆三八,向美而生绽芳华”的“三八”妇女节插花活动、“童心绽放逐梦未来”庆“六一”文艺汇演、“旗韵优雅映初心传承经典绽芳华”庆“八一”建军节文化惠民演出、“颂盛世华章展银龄风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大地欢歌-歌唱祖国”群众文艺汇演等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活动共12余场,受益人群达6万人次。我馆组织各文艺团队深入农村与各个单位联合开展乡风文明建设“三下乡”启动仪式文艺演出、乡村文化建设工程项目落成典礼文艺演出、幸福院挂牌仪式文艺演出、“大地欢歌四季村晚”文艺演出等文化惠民演出共8场,将优质文艺资源送到基层,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主题活动方面:围绕文化馆宣传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陕西省群众文化节等开展主题系列活动。5月20日至5月26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主题为“文化馆: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的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活动。参与单位有道情协会、民歌协会、剪纸协会、伞头秧歌协会、秦腔协会、武场子社团、插梆子社团等,共举办7场活动,线上线下服务群众达2万余人次。11月21日,举办“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大型惠民演出,线上直播同步进行,单场活动线上线下受益群众达1万余人次。培训展览方面:根据群众需求开设各类公益培训课程,包括道情、布堆画、书法、摄影、旗袍等,参加培训的学员数达1000余人。为了检验培训成果,我馆组织学员开展成果汇报表演(1次)、主题展览(5次),线上云展(4次);并鼓励学员将自己创作的优质作品拿出来参加市级、省级作品评选比赛活动。经过系统培训,许多学员在创作技能和文化素养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文化培训的热情。2、对外交流广泛开展。6月,我馆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举办延安鲁艺书画院交流联欢演出。7月19日,选送广场舞节目《在希望的田野上》赴榆林参加2024年陕西省群众文化艺术节榆林市分会场暨榆林市广场舞展演,团队成员在活动中表现优秀。12月18日,子长市文化馆馆长杨亚莉一行六人赴我馆开展交流学习活动,两馆联谊交流旨在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加强馆际合作、促进文化资源共享与传承创新。3、文化阵地不断完善。8月,验收清涧县文化馆乐堂堡便民服务中心分馆的建设项目,内设有两间房,可开展道情、伞头秧歌、插梆子、武场子等动态非遗项目的交流、培训、展演;剪纸、刺绣等静态非遗项目的培训、展览。截止目前,我馆共建有基层文化馆分馆四个,分别是:秀延街道办分馆(位于清涧县幸福嘉苑社区,占地面积230㎡),宽州镇分馆(位于清涧县牛家湾村,占地面积800㎡),折家坪镇分馆(位于清涧县西贺家沟村,占地面积820㎡),乐堂堡便民服务中心分馆(位于乐堂堡村,占地面积420㎡)。4月至9月,我馆组织道情、伞头秧歌、民歌、武场子、剪纸等非遗传承人和旗袍协会定期到牛家湾分馆和贺家沟分馆开展培训、展览、展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共计完成11场。基层群众可以在自家门口学才艺、交流展示,切实促进了基层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播和普及。4、数字化服务逐渐提升。(1)根据省文旅厅《关于做好2024年公共数字文化实施工作的通知》和实施方案具体要求,截至目前:完成直录播2场、线下培训1次、线上培训1次、讲解1场、文创产品展示。(2)完善了文化馆数字资源库,11月,开通百度网盘账号,将馆内全部数字资料上传至百度云,包括所有文化活动的图片和视频、培训课程资料、艺术作品图片集、传承人记录片等。(3)通过文化馆公众号、视频号及抖音号等平台,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数字文化服务。一年中,微信公众号发布“云上微课堂”全民艺术普及、学才艺共16次、云上展览共4次,宣传图文信息90余条;视频号和抖音号发布宣传推广视频共72个。全年线上用户访问量累计达20万人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通过本年度的工作,有效提高了我县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水平,为我县文旅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贡献了力量。一是6月完成申报省级非遗工坊(清涧煎饼、清涧粉条、清涧石板)二是10月,我馆创作并选送道情剧目《道情越唱心越甜》参加“第四届陕西曲艺牡丹奖”大赛,获得决赛表演入围奖。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一)馆内专业人才队伍力量薄弱,流动性大。(二)免费开放工作中举办活动的种类和次数不足。(三)缺乏创新,文化品牌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改进措施:(一)通过选拔培养一批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年轻业务人员。(二)加强免费开放力度,组织举办群文活动类型更加多样化。(三)通过线上+线下、新媒体融合等方式开展免费开放活动,加强文艺创新和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本土文化品牌建设。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以乡村文化建设为契机,深入基层开展文化志愿者活动和惠民演出活动。2、清涧剪纸作品已收集完成,下一步计划出版非遗系列丛书《清涧剪纸》。3、继续挖掘、整理非遗项目,建立完整的非遗档案库和电子数据库。4、继续做好清涧道情、伞头秧歌、插梆子等非遗专题片、经典道情剧目的拍摄、录制工作,抢救性保护非遗项目资料。5、着力提升免费开放服务水平,办好各类培训班(10次)、展览展示(4次)、公共演出等群众文化服务活动20次。6、稳步推进文化馆分馆及道情传习所基层文化工作,对分馆、各文化站的基层文艺骨干进行专业性文化指导;7、继续配合我县做好重大节日、春节文娱系列活动及对外文化交流、宣传工作,8、进一步完善非遗展馆空白墙面装饰展示和数字大屏建设工作,丰富文化内容供给,确保多样化动态化呈现。9、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继续做好线上线下共建共享。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