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清涧县> 清涧县高杰村镇九年制学校

清涧县高杰村镇九年制学校

发布时间: 2025-03-27 11:15
单位名称 清涧县高杰村镇九年制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业务范围:小学、初中学历教育
住所 清涧县高杰村镇
法定代表人 王泽峰
开办资金 59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清涧县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52.9万元 708万元
网上名称 清涧县高杰村镇九年制学校.公益 从业人数  5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学校的业务基本情况这学期,依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积极规范开展业务活动。1.开学初,为了激发学生对宇宙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我校建成了星空教室。星空教室配备了先进的天文观测设备、星空模拟展示系统以及相关的科普图书和资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天文知识、探索宇宙奥秘的平台。在星空教室中,学生们可以通过天文望远镜观测星空,了解天体的运行规律和宇宙的奥秘;通过星空模拟展示系统,直观地感受宇宙的浩瀚和美丽;通过阅读科普图书和资料,深入学习天文知识,拓宽科学视野。星空教室的建成,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宇宙科学的大门,点燃了学生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2.充分利用本校的资源优势,以“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特长,拓展潜力,彰显个性”为目的,开设了包括足球、篮球、乒乓球、舞蹈、象棋、等多个项目的兴趣小组活动。为确保活动开展富有成效,学校还制定了具体的管理和监督办法,确定每周星期五下午第三节课为活动开展时间。3.通过单元检测、月考、期中质量检测,对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学生给予以表彰奖励。4.为加强教学过程管理,进一步落实教学常规,教导对教师教学业务中的教学设计、作业、作业批改、单元质量检测、随堂检测、听评课、教师业务、政治笔记等进行了全面检查。对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一做了详细的记录,同时结合业务检查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与老师们一一反馈。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督促教师限期做出整改。5.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班工作,定期召开六九年级师生研讨会,研究毕业班的具体工作,在做完其他作业的基础上,语、数、外三科教师让学生再完成三份试卷,目的是让“优生吃得饱”,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得到提高。6.为了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了更新和完善,探索建立了以教学结果评价为导向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加强了对教学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在教学常规管理方面,我校建立了反向监督机制,对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教学环节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通过检查,及时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给教师,督促教师进行整改。同时,学校还制定了详细的教学常规检查标准和评价指标,使教学常规检查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在备课环节,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和教学大纲,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在上课环节,强调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在作业批改环节,要求教师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为了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我校实行了集体办公制度。集体办公制度为教师提供了充足的备课、批改作业、学情访查和教学研讨的时间和空间,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资源共享。在集体办公过程中,教师们可以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共同探讨和研究,集思广益,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可以相互交流教学心得和体会,分享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还可以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及时的分析和研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社会效益(一)中考成绩突破我校招收的学生起点低、底子薄,但师生们不认命、不服输,始终保持着努力拼搏的精神状态。在2023届中考中,我校毕业班共有14人,经过师生们的共同努力,普高过线10人,升学率达到72%,其中1名学生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榆林中学,这一成绩的取得极大地鼓舞了全校师生的士气。在2024届中考中,我校毕业班人数增加到40人,师生们再接再厉,普高过线36人,升学率高达90%,再创历史新高。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证明了我校在教学质量提升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是行之有效的,也体现了我校师生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二)办学规模发展在教体局对我校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校的学生规模持续扩大。目前,我校有幼儿园教学班2个,小学教学班6个,初中教学班6个,在校生总数达到470人,寄宿生341人。在乡镇学校普遍面临生源严重流失的大趋势、大背景下,我校实现了逆增长,本学期学生回流人数达到125人。这一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得益于我校不断提升的教学质量、日益优化的教学环境以及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的发展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社会声誉提升随着教学成果的不断涌现,学校的社会声誉日益提高,得到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越来越多的家长看到了学校在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愿意将孩子送到我校就读。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学生和家长的关注,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2024年全体师生不断砥砺奋进、攻坚克难,迎难而上、勇于担当,把我校从一度濒临没有学生的境地带到目前全校有527人的师生队伍。在师生人数增加的同时,通过我们不间断的努力,我们也获得了上级领导部门的不少肯定。2024年年度教育获得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奖。存在问题(一)师资队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尽管我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目前仍然面临着师资队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许多老师不得不身兼数职,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兼职撰写各类材料工作,并且承担着学校的安全管理等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教师的精力,影响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部分学科教师短缺的问题较为突出,如语文、英语、数学等主要学科专业教师不足,导致教师的教学任务过重,难以对每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关注。此外,教师年龄结构年轻化,虽然青年教师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但教学经验相对欠缺,课堂管理能力不足,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二)教学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虽然学校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但部分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在线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导致资源闲置浪费。一些教师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新的教学设备和技术缺乏了解和应用能力,不能将多媒体教学设备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使其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实验室、功能教室的使用率也不高,未能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部分教师对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会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影响教学进度,因此较少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也不利于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三)家校共育深度不够在家校合作方面,我校虽然与家长保持着一定的沟通和联系,但家校共育的深度还不够。目前,家校沟通主要集中在学生成绩反馈方面,对学生的心理、品德等方面的关注不足。家长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家长会为主,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尚未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家长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对于学生的全面成长是不利的。改进措施加强制度建设,注意细节管理。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抓好德育教育。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校园。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五、2025年工作计划1.紧抓安全不放松,继续打造平安校园、文明校园。2.要敢抓敢管,善抓善管,要勇于找问题,要善于观察并及时解决问题。3.继续开展“大练兵”活动,结合高效课堂研讨,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4.坚持深入开展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5.继续加强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为青年教师创造尽可能多的外出学习机会。6.进一步探究兴趣小组及少先队活动的开展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7.加强学习,更新理念,提高理论学习的实效性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