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佳县> 佳县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大队

佳县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5-03-27 11:11
单位名称 佳县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执行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务院、省、市、县人民政府市场监管主管部门有关政策、制度及其他规范性文件。负责商务、工商、质监、食品、药品、反垄断、物价、盐业、商标、专利、粮食流通等领域执法职责。
住所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佳州街道中街21号
法定代表人 刘汉秦
开办资金 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82万元 0.74万元
网上名称 佳县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从业人数  2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佳县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大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抓牢抓实抓紧“一个大市场、两个纲要、三个监管、四个安全、五个提升”工作着力点,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充分发挥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优势,切实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推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有效化解和防范市场风险,大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工作开展情况(一)执法稽查工作情况。紧扣“护民生”这一中心,突出“保安全、反欺诈”两个主题,抓好查办案件、健全机制、强化宣传三项工作,重点查处制造业产品、食品安全、特种设备、认证检测四个领域违法行为和加油机计量作弊、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商标侵权、伪造或冒用地理标志、价格欺诈、虚假违法广告六类违法案件。全年共办理案件17起(包含简易程序8起),罚没款合计10.48万元。其中食品安全类办理10起(包含简易程序8起),结案10起(包含简易程序7起),罚没款6万元;特种设备类办理1起,结案1起,罚没款3万元;药械化类办理4起,结案4起(包含简易程序1起),罚没款0.45万元;产品质量类办理1起,结案1起,罚没款0.58万元;广告类办理1起,结案1起,罚没款0.45万元。(二)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一是坚决贯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二是按照中、省、市、县要求,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行动中,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三是发挥优化营商环境联席会议作用,加强统筹指导和督促落实,及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四是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牵头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整体工作。五是持续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提高商标、版权、专利等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违法成本。结合“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国专利周”“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等主题活动开展知识产权普法宣传、专题培训、知识产权保护进校园等,强化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力度。六是加强公平竞争审查,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及时清理涉及市场准入的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文件。七是推进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运行,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保证双随机监管事项100%覆盖。(三)持续深化平安建设。全年共排查市场主体428个,走访市场经营者400户。同时扎实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侵占国有集体资产资源专项清查、对黄赌毒和黑恶势力听之任之、失职失责甚至包庇纵容、充当“保护伞”问题专项整治等工作,按时按质报送相关数据和材料。大力开展综治宣传,通过发放宣传彩页、普法小册子等方式,向广大市民普及法律知识,受到市民一致好评。(四)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选派1名第一书记、1名驻村工作队员分别在螅镇碛头村、朱家坬镇朱家坬村开展乡村振兴驻村工作。全年向省市县争取各类资金50万元,维修拓宽了螅镇碛头进村道路及护墙;入冬时为全村常驻户统一更换了一氧化碳报警器电池,春节前对在村常住户发放了牛奶进行走访慰问,切实提高了群众满意度。二、取得成效(一)开展涉企违规收费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检查水、电、气等公用事业收费,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暖供气行业收费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督促我县供水供电供气企业全面梳理自查收费项目和标准,停止收取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重点加强供水供电供气工程安装、维护维修领域的价格监管。目前已对天然气公司、石油公司、供电局、自来水公司等单位进行检查,暂未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二)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铁拳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突出“保安全”主题,重点查处涉及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制造业产品领域、食品安全领域、特种设备领域、认证检测领域。突出“反欺诈”主题,重点查处线上线下六类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违法案件,加油机计量作弊、商标、专利侵权、伪造或冒用地理标志、虚假违法广告领域。先后组织开展宣传活动6次,张贴宣传条幅6条,海报90张,发放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手提袋1000个、围裙1000个、宣传彩页1000册,垃圾桶500个。共出动执法人员420人次,检查市场主体960户次。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秩序,提高了人民群众满意度。(三)打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聚焦与老年群体日常消费密切相关领域,以非法宣称功能的食品及宣称具有“保健”功能的器材、用品、用具等产品为重点,加大对虚假宣传、虚假违法广告、消费欺诈等行为的查处力度,重点查处明示或暗示食品或者日用品对老年人具有保健、疾病预防或治疗等功能,对商品性能、功能等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严厉查处食品生产经营环节违法违规行为。出动执法人员180人次,共检查排查本辖区内食品、“保健品”经营单位266家次,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经营单位29家次。(四)强化四大安全监管工作。食品安全方面,开学期间对校园周边、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进行了排查,对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质量、包装、标识等进行专项治理。配合局机关开展了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全面深入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该项行动以来,共出动检查人员200人次,排查小作坊43家,3家超市,60家食品经营单位,餐饮服务单位40家。药械化妆品安全方面,深化实施“药品安全放心工程”,严厉查处药械化妆品违法违规行为,共出动执法人员35人次,发现问题3个,整改完成3个,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2份。特种设备安全方面,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风险管控,加强对液化石油气瓶充装单位的查处力度。共出动检查人员33人次,共计检查企业单位55家次。发现隐患2处,整改完成2处,全部做到闭环管理。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对辖区内食品用纸包装、水泥、肥料、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及容器等重点工业产品开展检查。(五)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全年12345平台共受理各类消费投诉123件,办结123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近13万元,结案率达100%。三、存在的问题1.无照经营,以及经销假冒伪劣和“三无”产品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2.农村集贸市场、小餐饮、街边烧烤、流动摊贩等脏乱差的问题比较突出。整改措施1.不断完善监管方式,增加执法检查密度,扩大监管覆盖面,减少检查“盲区”。2.以农村、商场超市、批发市场、小餐饮、街边烧烤、流动摊贩为重点区域,开展专项检查行动。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牢牢把握市场监管现代化目标导向,一体推进“三个”监管。做好法治化监管,深化“三项制度”建设,加强跟踪办理进度,防止案件超期和跑冒滴漏。做好信用化监管,推进“双随机+信用”监管,拓展部门联合抽查覆盖面,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二是牢牢把握“监管为民”核心理念,严守“三品一特”安全。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持续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紧盯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取缔“黑工厂”“黑窝点”“黑作坊”,做好“六个”用餐密集点监管和重点区域的餐饮监管。强化药品安全监管,及时排除化解风险隐患。强化工业产品安全监管,围绕儿童和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燃气器具、消防产品、电动自行车、烟花爆竹、液化石油气、纤维制品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产品安全质量专项治理。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持续推进城镇燃气专项整治及电气焊大排查工作。2025年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创造无愧于自己,无愧于组织,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