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佳县> 佳县林草资源管护中心

佳县林草资源管护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7 11:07
单位名称 佳县林草资源管护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承担全县林业技术推广、示范、服务及业务培训等工作;负责森林病虫害预报及防治检疫、疫源疫病监测等业务;参与全县封山禁牧有关工作。
住所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佳州街道山城西路19号
法定代表人 王海峰
开办资金 11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佳县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5.12万元 104.45万元
网上名称 佳县林草资源管护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4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涉及变更单位名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主要工作(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1.召开佳县2024年森林病虫害防治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全年工作,成立佳县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领导小组,签定了《2024年佳县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责任书》,制定《佳县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方案》。2.为增强社会各界对林业检疫工作的认知,我中心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了广泛宣传。利用集镇集市时间、向群众发放检疫宣传资料,讲解林业检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通过短信、扩大宣传覆盖面;同时组织森检工作人员深入涉木企业、苗木经营单位开展面对面的宣传和指导,提高了企业和个人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意识。3.全面完成2024年林业有害生物测报工作,对全县固定测报点悬挂测报标识,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测报,以打火店林场、榆佳经济技术开发区、白云山景区、通镇木材加工市场及全县绿化施工场所为主要监测对象,以松黄叶峰、侧柏大芽、双条杉天牛以及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和松针落叶病、松针黑死病为主要测报对象,每个月定期进行测报,及时准确掌握测报数据,按时上报。4.完成森林病虫害防治任务,在全县重点绿化区域悬挂松材线虫诱捕器57套,对榆佳经济技术开发区发现的油松樟子松病害进行5轮无死角全方位防治、每轮防治面积600多亩,在白云山景区、滨河公园、东方红景区以及县内主要干道两侧绿化带进行调研和评估,制定出一套科学的治理方案,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结合使用,雇佣民工6人,喷雾机2台,农药4种,历时一个月进行防治,经调查,杀虫率达95.5%,效果显著。5.认真完成了松材线虫病日常普查及秋季普查工作,对参与普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按照国家制定的松材线虫病普查方案历时15天完成了2024年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任务,普查小班127个,普查面积13925.22亩,及时准确上报普查数据至监管平台,查明我县范围内无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确保我县松林资源安全。6.结合《2024护绿行动》规范企业及个人检疫登统计制度,完善佳县涉木涉苗企业及个人台帐,签订承诺书121份,办理苗木产地检疫55份,对通镇木材市场进行检疫执法专项行动,共出动车次26次,出动人员58人次,复检木材162.5立方米,对全县2024年安排的绿化工程,我中心将派出检疫员对工程进行全程监管,复检绿化苗木363万株,复检率达90%以上,办理无证调运苗木案件2起,罚款2000元,坚决杜绝疫区苗木的进入,防止疫情发生。(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1.联合县森林公安派出所开展2024年“清风行动”,共检查食堂饭店14家、集市市场8个、驯养繁殖场所一处,出动车次4次,16人次,查处非法捕猎人员一人、行政处理案件一件一人,严厉打击非法猎捕、非法利用、非法交易、非法食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等违法犯罪行为。2.加强野生动物救助工作。救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虎斑地鸫1只、猫头鹰7只、三有动物石鸡4只。3.认真做好野生动植物保护日常监测巡查疫源疫病地的监测等工作。多次安排工作人员在沿黄滩地、佳芦河沿线、五女河沿线、打伙店林场等进行监测巡查。出动车次18次,34人次,制止非法套野兔行为1次;候鸟迁徙保护巡查出动车次8次,15人次。同时向当地群众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相关政策、法律,以及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性,确保野生动物正常生活、活动,保护我县生态平衡。4.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工作。在影剧院广场、白云山景区、坑镇举行了3次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工作,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政策,发放宣传品4200件,宣传单2100份,提高了广大群众保护野生动植物意识。(三)封山禁牧工作1.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委组织部、纪委监委、人社局、林业局、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公安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封山禁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封山禁牧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检查等工作,结合林长制工作要求全面推进封山禁牧管理和政策落实,将封山禁牧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明确了责任追究、经费预算等。2.夯实工作责任根据封山禁牧的要求,县林业局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分工、时间节点等,确保了禁牧工作的有序进行。3.摸排统计工作年初,各镇(办)对辖区内的养殖户进行了一次彻底清查,包括养殖户姓名、联系电话、养殖规模、养殖地点、饲草来源、建档立卡、分级管理,每一年度上报羊子动态数。经统计,全县共有养殖户2919户,养羊215587只。4.宣传教育活动健全禁牧区界桩、标牌等标识设施,公布禁牧具体范围和时限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引导,进村宣讲、解读和普及封山禁牧相关政策知识,落实专人对养殖户进行宣传教育,利用各类媒体及时跟踪报道相关工作动态信息和先进典型,切实把封山禁牧法律法规、政策要求宣传到位,鼓励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到封山禁牧工作中,形成全社会合力封禁的良好氛围。2024年,共制作大型封山禁牧警示牌4块,中型8块。利用集市、庙会等宣传6次,发放宣传册3000余份,宣传抽纸6000包,宣传毛巾6000条,宣传围裙5000条。5.监管执法措施成立了专门的封山禁牧执法队伍,负责日常巡查和监督工作。把禁牧工作与长效常态执法相结合,加大执法力度,认真开展2024年春季、秋冬季封山禁牧整治集中行动,派出两组工作队员共计16人,出车140多次,对全县所属乡镇开展全覆盖式督查检查,巡查中发现草畜不配套的养殖户,限期清理,对偷牧乱牧严重的乡镇进行全县通报,每季度按时给县林长办汇报禁牧开展情况,全年共处罚偷牧户146户、6008只羊子、罚款101820元,已全部上交国库,同时积极贯彻执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向乡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下放部分县级行政执法权的决定》文件精神,向乡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下放部分县级行政执法权。行政执法权的下放意味着封山禁牧工作的监管和执行将更加贴近基层,提高了政策执行的灵活性和效率。乡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作为政策执行的前沿阵地,将直接参与到封山禁牧的监督管理中,这对于确保政策落到实处具有重要意义。6.探索实施轮牧机制店镇西山村开展封山禁牧轮牧试点工作,实地考察了该村的草地资源和养殖户基本情况,对养殖规模、品种、饲养管理情况以及草地植被覆盖度、土壤肥力、水源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调查。听取了镇、村各级负责人和养羊户代表对当前封山禁牧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轮牧试点工作的看法和意见,并就如何进一步推进轮牧试点工作进行了探讨。通过轮牧试点调研,对封山禁牧工作的实际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为下一步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我单位工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实现资源永续利用,提高林业的综合生产力,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2.通过对白云山景区、滨河公园、东方红景区以及县内主要干道两侧绿化带进行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杀虫率达95.5%,防治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3.严厉打击非法猎捕、非法利用、非法交易、非法食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等违法犯罪行为。救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虎斑地鸫1只、猫头鹰7只、三有动物石鸡4只。确保野生动物正常生活、活动,保护我县生态平衡。4.通过封山禁牧执法,全年共处罚偷牧户146户、6008只羊子、罚款101820元。5.通过宣传,提高了企业和个人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意识,提高了广大群众保护野生动植物意识。三、存在的问题1.森林资源保护压力依然较大。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仍比较突出,乱占林地草地等违法现象时有发生。2.尽管封山禁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部分偏远地区监管难度大,非法放牧行为时有发生;牧民对于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度不高,导致执行过程中出现抵触情绪。3.由于人为破坏和农药化肥使用导致野生动物栖息环境恶化,生存环境遭到一定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范围广大,分散、隐蔽,监督检查比较困难。四、改进措施1.加强思想认识。进一步完善学习、工作制度和考评制度,努力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包括业务工作能力、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养水平。2.协调多部门联动,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大众对政策和环境保护的认识。3.加强对封山禁牧工作的认识,做到层层责任落实。四、2025年工作计划1.严格贯彻落实《陕西省封山禁牧条例》、《榆林市进一步加强封山禁牧扶持舍饲养羊的若干措施》,以林长制为抓手,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广大群众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普及舍饲养畜,引进繁育良种,改善种畜结构,推广青贮饲料,建立优质牧草饲料基地,带动农户发展规模化舍饲圈养,实现养殖业由分散牧养向现代化养殖转变,为封山禁牧创造条件。2.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特别是在关键生态区域推行科学监测和巡逻制度。将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对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威胁。3.引入更多高效的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和方法,减少对化学药品的依赖,以达到更环保的防治效果。将重点加强对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疫情的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并快速响应。4.继续落实好林草资源管理等工作,保障重大项目、民生工程使用林地需求。持续开展森林督查,严防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黄河生态环境警示片涉林问题发生。全方位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按时高质量完成年度森林、草地、湿地资源监测调查,严厉查处涉林行政案件,保持对涉林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严格征占用林地审批程序,严防发生未批先建、毁林开垦等违法行为。5.强化学习宣传和保护发展能力建设,提高群众和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度,切实形成人人关注、全员参与林草资源保护发展的工作局面。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