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佳县农村经营服务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协助局机关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备案、登记、发放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备案登记等事务性工作;协助局机关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注册登记工作;负责农经统计工作;负责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业务指导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佳州街道西郊97号 | |
法定代表人 | 穆贵孝 | |
开办资金 | 6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佳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51万元 | 17.62万元 | |
网上名称 | 佳县农村经营服务站.公益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佳县农经站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贯彻2024年政策改革与合作经济工作要点为主线,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和乡村善治为目标,以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重点,多措并举推动佳县农经工作走深走实。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一、主要开展的工作(一)“清产核资”动态掌握集体资产家底。,按照《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办法》稳妥有序开展了应开展清产核资325个村级和551个组级全部完成清产核资及统计年报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农村集体总资产镇村组分别为372.69万元、村级172071.3800万元,组级38600.2449万元,清查结果及统计年报都已按时完成上报。(二)“托管服务”引领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2024在全县范围内公开遴选36家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配备242台套农机具及8台无人机正“整装待发”,并纳入“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名录库”管理。截至目前,各主体针对全县农业产业产前农资配送、产中农机服务、产后加工销售等环节开展托管服务作业面积达17万亩次,有效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三)“土地仲裁”化解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为落实确权后管工作,特聘请第三方陕西通泰志诚测绘有限公司承接佳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变更修改》项目,2023年至今合同修改户数为1250户。另外,本县《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平安建设)工作目标责任书》已签订完毕,夯实了仲裁工作责任,并积极推广运用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管理平台,完成土地承包仲裁考评工作。(四)“陕农经平台”实时掌握集体资产动态。2024年6月佳县停用市“三资”管理平台,全面启用了省、市、县、镇、村五级“陕农经”信息化管理平台,全县启用了“陕农经”综合信息监管服务平台,财务管理模块会计账簿初始化比例已达到100%,录入凭证4566张,录入资产资源卡片8341条,登记合同3599份,164个村已在“银农直联”模块开启线上支付业务,实现支付与银行“零距离”。(五)“培育主体”强化农村经营新生活力。目前,全县共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641家、家庭农场202家。全县每年培训主体负责人、辅导员1-2次,从源头上强化了主体发展的人才支撑。引导59家家庭农场注册使用“随手记”记账软件,24家家庭农场完成“一码通”赋码登记,确定了家庭农场唯一标识,规范了财务管理。并把符合条件的各类农场纳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管理,现已突破1300家。(六)“土地流转”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2024年4月启用“全国土地流转台账信息平台”,佳县承包地面积共1147051.81亩,其中流转面积23581.34亩,土地流转面积占承包地面积比例为2.06%。流转方式主要为出租和入股,出租面积为23038.34亩,占总流转面积比例为97.7%;入股面积为543亩,占总流转面积比例为2.3%。流转主体主要为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及企业等。(七)“一户一田”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宣传引导、集体返租、综合治理、“一户一田”、签字确认”五步骤,完成一户一田5100亩,交由大户适度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每亩可降低生产成本45元,增加收入280元,亩均经营效益增加325元,释放土地活力,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益。(八)“三资监管”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通过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发现佳县村集体经济组织存在财务管理不规范、经济合同整改不到位、工程项目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目前除2份集体经济合同未整改,其余已经全部整改完毕。整改侵吞、挪用、截留、套取集体资金达14.75万元,整改白条入账、无票据入账、抵顶发票入账等支出不规范涉及金额达15.2843万元;佳县共收集登记合同10778份,发现问题合同6779份,已整改6778份,未整改2份;整改工程项目管理不规范的项目2个,涉及金额39.895563万元;移交纪检监察部门的案件数量达21件,涉及村干部22人。二、取得的效益(一)“消薄培强”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截至11月底,全县32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509.0107万元,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据统计,目前佳县籍乡贤能人累计投资产业项目43个,总金额超10亿元。据统计,2024年实施佳县“千村光伏”行动多村联建电站建设项目,共涉及3镇8村15个地块,装机容量达24.2MWp,总投资为7563万元,带动佳县121个村集体组织村均至少增收5万元。制定《佳县2024年千万工程暨乡村建设任务清单》,下达7个新建示范村、12个提升村、1个重点帮扶镇、5个重点帮扶村和1个楷模村财政资金3285.95万元,不断树立村集体发展典型。(二)“合同清理”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全县325个村集体全部完成了合同清理收集,共收集登记合同10712份(其中口头合同1191份),合同总金额15378.1万元,所有合同县级审查反馈全部完毕,共审查出问题合同10155份,已完成全部整改。追缴合同欠款185.7334万元;新增合同价款509.5677万元;从问题合同入手深挖,集中整治以来共查线索问题21个,其中停职处理1起,立案3起(结案3起,处理4人),整改17起。三、存在的问题(一)账务管理不规范。当前农村会计普遍业务素质低、年龄偏大、账务记录不规范,村集体缺乏会计人才,账务管理就成了短板问题。尽管我县实行村财乡代管,但现在榆林市“三资”平台初步运行,加之乡镇业务人员替换频繁,代管能力参差不齐,出现帐务管理不规范等现象。(二)农经力量不扎实。镇农经站工作力量薄弱。基本每个镇办都是只有1-2名兼职农经人员具体负责农经工作,人员极不稳定,且力量薄弱、专业性不强,对全县工作的顺利推进和高质量完成造成影响。(三)责任意识不到位。镇村普遍对村集体经济发展重视不够,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对基层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没有用心用情用力帮助基层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部分村集体经济负责人文化水平不高,加之长期做管理工作,不善于搞也不敢搞生产经营,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四、整改措施(一)聘请专业的会计机构,对管理账务的负责人及业务人员尽可能多的组织集体账务培训,从职业道德以及账务规范多方面的进行培训指导。与相关镇办中心负责人进行沟通,尽可能的不要对业务人员进行调整,给相关业务人员进行专人专项负责,不要兼其他业务。(二)业务不够熟悉主要还是人员的流动性较强和人员的重视程度不高,沟通相关领导对负责此项任务的人员进行责任明确,后期再组织人员进行培训指导。(三)组织培训、夯实责任,专人负责,让相关人员无责任可推,尽心尽力的完成本职工作。通过一年各负责人的工作态度,完成情况,评选一些优秀个人,通过这种办法,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五、2025年工作计划(一)巩固“消薄培强”。一是持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抓好村集体经济组织初始成员规范性审查、村集体经济成员证书发放、村集体经济组织章程修订、收益分配方案制定和各项规章制度建设等工作。二是深入开展消薄培强各项工作。县农经站要加强对和各镇村的业务指导,加大政策宣传培训力度,组织镇村干部在村集体经济发展好的地区进行考察学习。三是下大力气盘活闲置资源资产。充分利用包抓领导、乡贤能人、帮扶单位等优势,通过对外出租、合伙联营、改造转换等方式逐步盘活利用,不断增加村集体收入。四是引导村级抱团发展。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与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联合组建混合所有制经营主体,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二)用好“陕农经”平台。12月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能够全部实现财务资金线上审批、线上支付。年终将以“陕农经”平台财务核算结果,作为集体经济“消薄培强”成效的依据。(三)跟进“三资管理”。一是继续开展专项整治。作为集中整治的攻坚点,提级推动、联合督办,形成上下联动、协同配合的工作合力,确保集中专项整治扎实有效、有序推进。二是深入开展问题整改。对移交纪检监察机关的问题线索,要持续与纪检监察机关沟通协调,协助跟进推动整改。三是12月底完成325个行政村三资清查工作。(四)培育“经营主体”。一是开展1-2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辅导员培训班;二是切实做好家庭农场“一码通”赋码和“随手记”记账软件的推广运用。(五)提高“托管服务”。2025年计划完成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面积5万亩,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效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并继续培育扩大服务主体20家以上,对服务主体进行1次培训,提高服务主体的社会化服务能力,有效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六)其他工作。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同时,我站将认真完成村集体闲置资源资产盘活利用2个村、土地流转、一户一田5000亩、确权后管、清产核资、村集体财务审计、仲裁考评以及上级要求的其他各项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