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佳县> 佳县文化产业发展中心

佳县文化产业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7 11:06
单位名称 佳县文化产业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为全县文化产业发展和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负责协调开展文化产业发展交流活动。
住所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佳州街道人民路185号(县委大院)
法定代表人 王苗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佳县县委宣传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万元 0.49万元
网上名称 佳县文化产业发展中心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文化产业开展工作情况“活”字为要,兴文化,激发文艺力量新动能。一是加强精品文艺创作,完成《葭州词典》整理编撰工作;出版文学期刊《铁葭州》4期;创作歌曲《黄河儿女情》《昂米葭州》MV二部;开展《黄河岸边是昂家》有奖征文和黄河主题歌曲有奖征集活动;拍摄电视艺术片《葭州谣》和旅游主题微短剧《黄河岸边是我家》各一部;推动乡村振兴主题电影《高高山上一头牛》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CCTV6)黄金时段播出。二是推动文娱活动惠民,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和文艺“六进”活动98场次;承办“长河万古流——写生中国万里行陕北佳县采风创作活动”和“墨蕴丹心——佳县书法美术篆刻作品展”;承接省、市文联举办的“魅力三秦·说唱陕西”首届民间文艺展演和“墨彩葭州——榆林市美术写生作品展”各类活动6场次;举办“2024年缤纷四季读书月”和“佳县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月”等大型活动12场次;开展公益电影放映4124场次。三是壮大文化产业发展,新增入统规上文化企业1家,为木头峪景区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争取省级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250万元、市级专项奖励资金15万元;申报省级文化产业扶持项目1家,分别对“东方红写生基地”“峪口艺术小镇”“乌镇王家焉庭院经济科普示范基地”进行改造提升;申报省、市级文化产业扶持项目6个。截至11月底,全县规上文化企业营收总额4161.3万元,同比增长率为16.18%。二、主要效益目前佳县联网直报平台中入统规上文化企业共6家,其中文化批发零售业1家,文化服务业5家。营收情况:2024年全县规上文化企业营收总额4567.4万元,同比去年增长11.43%。其中佳县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榆林市大美乡村旅游有限公司、佳县大美石窑农牧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木头峪景区运营公司、佳县东方红文化艺术创作基地有限公司收入均为正增长;白云山旅游公司呈负增长,营收额同比下降217.2万元,增速为-15.76%。究其原因,主要是游客人数下降。三、存在问题1.政府服务水平不高。政府投入不足,文化企业在发展初期,因融资难、营销难、见效慢等原因,非常依赖于政府财政扶持,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政府只能将有限的资金用于园区建设和保障文化企事业机构日常运行。2.文化产业业态结构单一。在全县文化市场主体中,文化服务业占比高达84.8%,其中入统的6家规上文化企业除新华书店外,也均属于文化服务业,抵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收入极不稳定,类别较为单一。3.资源转化运用不够。我县虽然文旅景区资源丰富,但文创产品少,精品更少,附加值和文化服务水平也不高,未形成品牌规模和完善的产业链。四、解决对策1.从制度机制上破题,补齐政策短板。建立文化产业激励扶持机制,加快出台《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意见,围绕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投资税费改革、人才引进、环境保障等重点领域,加大政策扶持和倾斜,增设专项奖补资金,充分释放政策红利。2.从打造文化项目上破题,丰富文旅业态。引进秦晋黄河大峡谷旅游公司、北京“隐居乡里”等龙头企业和团队参与景区建设管理运营,盘活闲置文旅资源,改造提升酒店民宿24家,推出沿黄旅游线路2条,实施佳县智慧旅游系统项目。充分利用省市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推动峪口国际艺术小镇铸造厂投入运营,推进佳县佳兴包装有限公司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完成升级。优化文旅产业结构,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3.从打造文创产品上破题,促进长效增收。摸清找准文化资源与旅游市场的契合点,科学合理地对现有文化产业资源进行打包推介,在“东方红阁”打造“非遗”文化传承人创作、交流、展示和销售平台,把极具佳县特色的剪纸、布艺、木雕、粮画、手工造纸等打造成文创产品,促进文化企业长效增收。五、下一步计划1.围绕“红色、黄河、白云山”旅游资源,聚焦“13520”的发展目标,持续做好大白云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和其他A级旅游景区提档升级。深入挖掘“十个一”为代表的红色资源,促进优质资源向传统村落,红色村落延伸。2.建立《佳县精品文艺创作激励奖励办法》,将以《东方红》《黄河船夫曲》等优秀文化文艺作品为主元素逐步展开二次创作,做大做强“东方红故里”这个县域文化品牌。3.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性项目及传承人申报工作。办好“乡村村晚”“白云山旅游文化节”“缤纷四季读书月”“黄河岸边枣儿红”“黄河古村过大年”等特色鲜明、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