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卫健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结合新医改相关要求,进一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全镇人民健康水平,推进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年初有工作计划,年中有自查报告和半年总结,年终有总结和考核自查报告。每月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一次,各种制度上墙,按时完成各种材料上报工作。使用统一的基本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工作登记表、卡、册、档案规范管理。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及医疗服务工作,积极参加药品统一代购及乡村一体化管理。按时参加例会及业务学习培训,并作好学习笔记。医院细化目标要求。医院进一步细化医疗和公共卫生工作,进一步夯实工作责任坚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积极落实每天工作,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专题会议,每月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层层夯实安全管理责任。医院进一步建立健全后勤规章制度。定期对我院资产进行了摸底清查,所有资产全部登记、建账。同时按照财政部、卫生健康局有关要求,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规范财务管理,坚持民主、透明、规范、节约的原则,医院管理日趋完善。医疗情况:2024年参合9754人,参合率达100%。我院共为参保农民报销医疗费用408263.83元,其中:门诊统筹和慢性病补偿共5721人次,医药总费用83.3万元,共报销59.5万元。基本公共卫生工作情况:我镇共有30个行政村,总人口11931人,常驻人口5373人,签约5373人,新建档案25份,完善档案5344份,完成工作任务。今年开展健康知识讲座12次,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活动12次,参加人次722人次,开展音像记录9次,使人们能够更直观的知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辖区内43名适龄儿童接种各种疫苗接种约81人次;全镇孕产妇总数为2人;落实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制度,2024年内我辖区共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48人,已建立高血压病患者管理卡748人,管理率100%。年内规范化管理高血压病人513人,规范化管理率达100%。第四季度随访工作结束,汇总显示规范化管理高血压病人血压达标548人,血压达标率为100%,对辖区成年人进行血糖筛查,年内共有2型糖尿病患者206人,已建立糖尿病患者管理卡209人,管理率100%,年内规范化管理糖尿病人135人,规范化管理率达100%。第四季度随访工作结束,汇总显示,规范化管理糖尿病135人,血糖控制达标130人,血糖达标率为62.2%;管理严重精神障碍74人;掌握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常住人口数是1394人,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全年对辖区内学校卫生、学校卫生巡查2次,非法行医(采供血)巡查52次,饮用水卫生巡查4次,食源性疾病巡查26次,计划生育巡查52次,职业卫生巡查2次,公共场所巡查4次,完成本年度卫生监督协管巡查工作。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一)经济成效1、我院就医环境和医疗条件明显改善。2、卫生技术人员逐年增加。3、设备条件不断的改进有心电图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等4、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增长。(二)社会成效2024年我院加强了乡村俩级卫生组织的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改革卫生院的经济管理。方便了群众,又提高卫生院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农村卫生事业不断提高。全年通过签订了乡医工作责任书,开展乡医每月会议布置工作要点,全年开展12次会议。10名乡医工作认真,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我院对乡医实行严格考核属实情况并上报卫生局。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医疗技术有待提高。要做到质量好、让群众满意、医疗技术是关键。长期以来,由于人员紧缺,仅仅只能维持运转,进修学习的机会较少,医疗技术难于提高。由于学科带头人缺乏,无特色科室,难于满足群众的基本需求。乡村医生老龄化,总体素质偏低。针对工作不够主动,学习不够深入,纪律意识不强。责任意识不强这些问题,我院出台三项机制实施办法。实行轮流讲课制,修订积分制考核办法,任务责任到人,合理分配任务。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提高职工和乡村医生工作积极性,量效挂钩,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发放绩效工资。2.提高职工和乡村医生服务能力,鼓励他们参加考试学习,多进行培训,适当委派到大医院进修学习。3.进一步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执行,通过这次督导考核,我院充分认识了我们的不足之处,距离国家要求的公共卫生服务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2025年度迎难而上、创新超越,严格规范完成各项目指标任务;进一步规范公共卫生资金管理和村卫生室管理工作,使202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更上新台阶。努力提高职工和乡村医生医疗服务能力,在医保政策允许的情况下,积极收住住院患者,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大药品的购进,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充足你住的药品;通过外出学习,线上学习,进一步提高医生和护士的服务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