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佳县文物保护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全县的文物场所的日常保护工作;规范文物场所的旅游接待工作;协助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佳州街道云岩东路42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连兴 | |
开办资金 | 27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佳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6.17万元 | 43.61万元 | |
网上名称 | 佳县文物保护所.公益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年来,我所按照省市文物部门和县文旅局的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扎实开展学习培训、安全巡查查、维修保护等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一、开展的主要工作(一)学习教育工作1、政策理论学习年初制定学习计划,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学习,安排一名职工领学,主要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召开党风廉政,群腐问题整治,做到动态监管,信息公开,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问题集体研究,集体决策制度。同时要求单位全体人员坚持在“学习强国”和“陕西干部网络学院”平台进行线上学习,每月进行一次积分评比、检查一次学习笔记。通过学习,单位工作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大局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业务知识学习购买文物保护书籍36套,分发给职工进行学习;采用线上培训和外出学习等多种培训方式,对单位职工进行业务知识培训,主要内容是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抢险维修、消防安防、考古发掘等方面。全年共线上培训16人次,外出学习7人次。2月份,组织单位全体人员赴榆阳区文研所进行交流学习,学习他们的管理方式、巡查制度、档案建设等内容,大家表示受益匪浅,为我所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二)文物安全工作1、建立健全文物安全巡查制度将全县63处文物保护单位分为东、南、西、北四个片进行管理,健全了安全巡查制度,每片安排两名职工进行巡防管护,每个文保单位都配有群众文保员,要求每月对所管辖片区的文保单位进行一次全面巡查,认真填写巡查日志,及时发现和排除电路、供水、消防设施等方面存在安全隐患。全年共排除安全隐患28处,更换灭火器130具,确保了文物安全。2、规范了群众文保员管理对全县群众文保员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清退年龄大、工作能力差的文保员,纳入年轻、工作能力强的文保员。与每一群众文保员签订任务书,要求文保员每周进行一次巡查并上传巡查照片。及时兑现文保员补助经费,提高文保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真正发挥作用。加大文物保护宣传力度采用张贴标语、散发传单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广大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营造全民参与文物保护的良好氛围。全年共张贴标语66条,散发传单12000份。(三)维修保护工作1、石摞摞山遗址2006年5月被评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无系统的、完善的、有效的防护措施,使得文物本体处于安防高风险状态。2024年,由县文旅局出资20万元,为石摞摞山遗址安装了围栏和监控,另安排两名文保员定期巡防,建成了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综合安全防范体系,使石摞摞山遗址得到更好的保护。2、从县财政争取到资金25万元,对云岩寺观音殿房檐、玉皇庙房顶进行了维修;对香炉寺戏台、办公室顶部的瓦片进行了更换,解决了漏水问题;对香炉寺庙宇、凉亭的门窗和廊柱进行了重新油漆,改善了旅游环境,提升了游客满意度。3、为全县14处毛泽东旧居安装了监控,并在我所建成了监控指挥中心,值班人员可随时监测到旧居的运行情况,确保了旧居的安全。下一步我们将为全县的文保单位安装监控,将信号回传至监控指挥中心,形成全面、安全、有效的监控网络。4、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云岩寺维修保护设计方案通过省文物局批准,2025年有望实施该项目。5、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寨则湾古寨遗址、佛堂寺维修保护资金已经下拨到县财政,共计600万元,预计2025年春季开始实施该项目。(四)积极参与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是中国政府为了全面掌握全国文物资源状况,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而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2024年,榆林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全面铺开,从全市各文博单位抽调90名工作人员,组成18支队伍,逐县进行普查。我所所长王连兴、工会主席张军军积极参与了此项工作。通过普查,对全市的文物基本状况有了基本了解,提高了自身的文物保护意识,丰富了文物保护知识。特别是在我县普查期间,对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的827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了复查,新发现并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45处,比较全面地摸清了我县文物家底,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文物保护工作打下了基础。(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组织单位人员认真学习《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筑牢反腐防线。教育职工在工作中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生活中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树立良好的形象。同事之间以诚相待、互相帮助,共同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取得的主要效益1、通过坚持学习培训,职工对文物保护工作的认识有了提高,能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文物保护工作,业务能力得到提升,能够按时、高质量地完成单位布置的各项任务。2、通过对白云山、云岩寺、香炉寺景区的大力宣传和周边环境的治理,优化了景区环境,提高了服务质量,游客满意度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据统计,2024年游客较2023年增加6万人次,收入较2023年增加80万元。3、在文物巡查的过程中利用张贴标语、散发传单的方式对文物保护法律法规进行宣传,使大群众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有充分认识,争做懂文物、爱文物、护文物的良好公民,努力营造全民参与文物保护的良好氛围。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单位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文物保护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水平不够。2、争取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困难,使得一些文保单位的维修保护工作不能及时开展。3、群众文保员的待遇偏低,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四、整改措施1、引进文物保护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带动单位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促进我县文物保护工作向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迈进。2、多与市、省文物部门沟通,积极争取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及时开展文保单位的维修保护工作,确保文物安全。3、向县财政申请文保经费,增加群众文保员的工资待遇,提高工作积极性。五、下年度工作计划1、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佛堂寺180万维修保护资金已到位,2025年开工实施。2、争取云岩寺维修保护项目2025年能开工实施,并从省文物局争取后续资金。3、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寨则湾古寨遗址400万维修保护资金已到位,2025年开工实施。4、通过线上培训、外出学习、引进专业技术人员传帮带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单位人员的业务水平。5、争取资金提升群众文保员待遇,提高工作积极性。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