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佳县> 佳县林木种苗工作站

佳县林木种苗工作站

发布时间: 2025-03-27 10:31
单位名称 佳县林木种苗工作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管理佳县林木种苗行业 ,促进佳县林木种苗事业的发展。监督管理林木种苗的生产经营活动,制定生产计划,为工程种子、苗木的质量检验和技术指导、监督管理等提供服务。
住所 佳县佳芦镇新城西区44号
法定代表人 魏鹏
开办资金 20.1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佳县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0万元 64万元
网上名称 佳县林木种苗工作站.公益 从业人数  3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岁月如梭,旦夕之间2024已悄然结尾,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省市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局中心工作,坚持服务于林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服务于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切实做好各项工作,我站圆满完成了今年工作目标任务,为林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工作内容1、苗木检验我站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对全县的苗木单位实施全方位的检验工作。为了保证造林质量,我站对佳县所有造林苗木和佳县出境苗木全部检验,严格办理“两证一签”,把好苗木质量关,坚决杜绝人为传播危险性林螅镇、朱官寨等退化林修复工程5万亩20个标段中的苗木,检验的主要树种为紫穗槐、油松、山杏、侧柏、文冠果,检验苗木60万株。2、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按照主管部门的部署要求,我站对佳县2014年-2020年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6.45万亩进行数据复核工作。顺利通过市级关于复核工作的检查验收,并对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3、红枣嫁接酸枣示范项目我站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负责店镇红枣嫁接酸枣示范项目建设工作,酸枣嫁接示范项目在店镇勃牛沟、高家坬、乔家枣坪3个行政村开展共规划330亩。同时指导上高寨赵大林2000亩酸枣基地建设工作。近年来,野生酸枣价格攀升,为了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我站积极组织开展酸枣嫁接等培训,包括嫁接时间选择、接穗的采集和保存、嫁接方法的选取及操作注意事项以及后续的管理等等,通过此次项目的实施,积累了酸枣生长的科学数据和嫁接技术,对后续全县域酸枣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生态修复治理项目下达佳县0.6万亩,我站负责工程的指导实施。在佳县王家砭镇、朱官寨镇、兴隆寺服务中心三乡镇完成退化草原修复面积0.6万亩。草原生态修复草种尽量选取本地适生的生态草种如苜蓿、沙打旺、冰草、狗尾草、羊草、草木犀等。目前项目顺利完成。5、红枣病虫害防治我站利用炮雾车及无人机对佳县沿黄路村落及县城周边村落的红枣进行农药喷洒作业,对红枣病虫害进行防控措施,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减少发病几率,保障红枣的健康成长,促进红枣种植水平的全面性提升。6、草原病虫害普查防治我站按照市局上级部门安排,根据季节特点和生物灾害发生规律,科学预判提前预防,重点布放,利用雾炮车和无人机,在通镇、佳芦镇、峪口等重点乡镇认真开展5000亩草原有害生物普查防治工作,如期完成目标任务,成灾率控制在4%以内,并按期进行有害生物灾害信息周报告。7、国家级公益林补偿兑付工作我站根据局党组安排,负责全县11个乡镇、8个服务中心和1个街道办事处共12.2694万亩国家级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兑现工作。4月省级抽查我县公益林兑付情况,采取座谈交流、查阅档案资料、入户调查方式,对补偿资金兑付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查验。我县顺利通过省级检查。8、退耕还林检查验收工作今年秋季我站开始了2024年度退耕还林工程的检查验收工作。主要对2020年第三轮县级验收及2014-2019年退耕延长期验收,截至目前已完成外业验收工作,内业正在统计,预计12月底进行资金兑付。9、培训及宣传工作开展新《种子法》解读、育苗技术培训1次,培训人员35人次。深入佳芦镇、王家砭、坑镇、店镇宣传4次,张贴学习贯彻《种子法》,深入开展“打击假冒伪劣林木种苗和侵犯植物新品种权”专项宣传行动、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林木种苗违法行为。发放新种子法解读、林木种苗法律法规宣传单、宣传册500份,发放宣传手提袋、围裙、纸杯等物品500份。10.执法检查近年来,酸枣、侧柏、油松种子市场需求量增加,导致出现抢采掠青现象,个别商家唯利是图不顾种子质量,抢采掠青酸枣、侧柏等种子,影响了种子的正常生产,扰乱了种苗市场。为切实保护我县林草种质资源安全,全面维护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我站加强监督检查,赴佳芦镇、店镇、上高寨等重点育苗乡镇执法检查3次,严厉打击破坏林草种质资源行为。二、主要效益1.我站负责苗木检验工作提高了栽植苗木的质量,苗木绿化增加了项目区的生态效益。2.退耕还林工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葭州大地山清水秀,取得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的巨大综合效益。3.酸枣嫁接及山杏嫁接属于榆林市防止二次沙化及国土绿化五年行动项目,酸枣嫁接的实施积累了酸枣生长的科学数据和嫁接技术,对后续全县域酸枣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4.山杏嫁接项目的实施,将原有的生态林功能拓展,亩效益增加3000元左右,拓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渠道。5.通过退化草原修复治理措施,将有效恢复和修复治理区的生态功能,改善草原生态环境。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实施促进了农牧业的协调发展,国家钱粮补助、后续产业发展和工程区劳动力转移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6.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兑现工作是生态扶贫的重要举措,将惠民政策进一步落到实处,体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7.种子法的宣传促进山水葭州的发展,对于保护森林资源,推动绿色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宣传种子法达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三、存在的问题一是资金缺口较大,由于我站经费不足,各项工作开展所需经费较大且均要靠上级单位支持,故需上级部门予以政策倾斜照顾。二是执法难度大,打击抢采掠青等破坏酸枣、侧柏等林草种质资源行为执法过程中只针对收购商有一定遏制作用,但无法监管到老百姓,执法难度大,且执法细则不明确。三是本站技术队伍薄弱,单位林业技术人员短缺,同时存在着“两多两少”现象:老职工多,年轻干部少;低学历人员多,高学历人员少。林业技术人员新老衔接不上,致使许多工作数量和质量大打折扣,工作效率低,连续性差。骨干技术人员超负荷工作,林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四、解决对策针对资金缺口问题,我站准备加大申请力度,积极申报林业项目,扩大资金来源方向。针对执法问题,我站加大力度培训执法人员,同时开展宣传普法活动,提高农民对种子法的理解程度。针对本站技术队伍薄弱问题,我站深入培训在职职工,开展一系列比拼赶超活动,提高干部学习水平,增强学习意识,“新带老,老促新”解决技术人员不足问题。五、2025年计划2025年工作将围绕全县总体建设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安排进行部署,依托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相关科技试验工作,强化林业资源保护,全面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一)继续做好店镇及上高寨酸枣基地建设工作,对酸枣嫁接成活率进行检查验收工作。(二)继续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延长期验收工作。(三)做好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及防治工作。(四)加大林木种苗法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造林绿化的良好工作氛围。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