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洛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预防动物疫病,保障畜牧业发展。动物防疫;动物疫情管理;试验研究。 | |
住所 | 商洛市商州区商中路22号 | |
法定代表人 | 许建勋 | |
开办资金 | 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商洛市农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51.41万元 | 69.6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市动物疫控中心在市农业局的正确领导下和省厅相关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立足中心职能职责,认真谋划,狠抓人员队伍素质和专业技能提升,积极推动牛羊布病无疫区建设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助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现将2024年度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业务工作1.扎实开展春秋免疫,守住动物防疫基本盘坚持散养户春秋集中免疫常年补针,组织调配各类动物免疫疫苗9种2064.86万头份(毫升),实现了应免尽免,畜禽群体免疫密度保持在90%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89%以上。实施猪瘟、新城疫等疫病重点环节全面免疫,抗体合格率在95%以上。落实养殖场(户)主体责任,43个规模养殖场实施“先打后补”,申请资金总计64万余元。同步完善免疫档案,确保免疫信息记录清晰、完整,数据真实、可靠。2.持续开展非洲猪瘟防控,筑牢生物安全屏障引导养猪场(户)改善动物防疫条件,完善清洗消毒等防疫设施设备,不断提升防疫能力和水平。落实非洲猪瘟防控措施,指导养殖场(户)规范开展清洗消毒、无害化处理等,鼓励养猪场(户)自行开展非洲猪瘟检测。织密排查监测网络,截止11月30日,共排查养殖场(户)21.64万场/次,排查各类型生猪养殖场点存栏猪只624万头次。坚持非洲猪瘟常态化监测,开展生猪养殖、屠宰环节非洲猪瘟抽检59场次1486份样品,检测县区及企业送样26场3267份,均为阴性,对商南县宏德天御公司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开展常态化监测。3.纵深推进无疫区建设,提升无疫区建设水平成立了3个联县包抓工作组,建立督导检查、指导服务、会商研判、调度通报、信息宣传五项机制,指导县区开展牛羊布病传入风险评估、无疫区建设自评和档案管理等重点工作。优化各县区布病监测方案,强化措施、压实责任,2024年全市累计采样监测牛羊54051头只,扑杀并无害化处理阳性动物17头只。组织各县区动物疫病防控、动物卫生监督分管领导和业务骨干80余人参加全市牛羊布病无疫区建设专题培训,为无疫县省级评估做好充分准备。牵头编制《牛羊布病无疫区建设》《动物疫病监测技术规范》等7个省级地方标准制定和《牛羊布鲁氏菌病净化技术》、《兽医实验室管理技术规范》等8个市级地方标准制定,将疫情监测、检疫监管、宣传干预、应急管理等无疫区建设重要环节的工作程序和措施具体化。4.协同推进疫病净化,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对全市有意愿参与动物疫病净化场、无疫小区创建的养殖企业开展相应病种的监测。对洛南益泰泽福、山阳犇犇旺等省厅批复的无疫小区创建企业和丹凤山凹凹等申请净化场创建的养殖企业开展创建指导,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推动我市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工作进程。5.重点开展疫病监测预警,防范动物疫病风险常态化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全年共开展专项流调2次、紧急流调5次,检测各类病原学样品9723份,超额完成省中心下达6100份监测任务,将流调和监测数据作为疫情风险评估重要依据。畅通疫情举报渠道规范动物疫情报告程序并对信息进行审核,确保信息准确、及时,2024年全市上报动物疫病信息306起。指导县区做好猪流行性腹泻等常见病防控和牛结节性皮肤病等外来病种风险监测预警,严防域外疫情传入。储备应急物资8类27种1000余件40余万元,做到有备无患。总体来看,全市各畜种总体发病率、死亡率等指标与去年相比均呈下降趋势,主要动物疫病流行趋势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6.不断强化实验室建设,提升动物疫病检测能力申报《陕西省商洛市陆生动物疫病病原学监测区域中心建设》项目,争取到农业专项(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方向)中央预算225万元,初设方案已通过省厅审核,开工前筹备工作基本到位。指导县级兽医实验室建设,截止11月30日,商州、洛南、商南、山阳、镇安、柞水六县区兽医实验室通过续展考核验收,丹凤县省级考核验收申请已上报至省厅。7.同步推进宣传干预,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开展商洛市牛羊布病无疫区建设宣传干预,以“十个一”活动为载体,普及布病防控知识,向高危人群发放干预包3500个、告知书和明白书1.2万张、科普挂图1万张,推送科普短信10万条,发布抖音短视频30余个,举办首届全市牛羊布病无疫区建设知识竞赛,与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合作拍摄《枫叶红了》微电影,将布病防控知识精准投放给域内全体从业人员,为无疫区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凝聚工作合力。深化专家服务团走基层行动,确保政策宣传、技术指导及布病防治干预等工作落实落细,在洛南益泰泽福和丹凤山凹凹围绕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开展调查研究,克服经费困难,免费为全市规模场开展非洲猪瘟等净化病种检测服务。紧扣全市动物疫控工作,在中国兽医发布、商洛日报、学习强国和市局官网等发布宣传报道15余篇。8.常态推进技术培训,提升动物疫病防控水平组织市县技术干部、养殖场(户)300多人次参加动物疫病净化、实验室检测、无疫区创建等网络技术培训;组织线下培训,选派业务骨干赴商州、镇安、柞水开展《布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技术》等线下培训。举办商洛市动物防疫员技能集训,组织县区选拔的20余名防疫员现场培训鸡翅静脉采血、鸡心脏采血、鸡体解剖与采样、猪瘟疫苗免疫注射等操作技术,选拔3名优秀选手参与省级技能大赛。积极选派技术骨干前往西安、青岛等地参加中省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以及应急防控知识培训,支持3名同志参加陕西省兽医现场流行病学培训,充实商洛市动物疫病防控人才队伍。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湖北省宜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团来商交流学习牛羊布病无疫区建设。9.推深做实科研推广,项目论文“两手抓”制定科研创新奖励制度,鼓励职工开展科创研究,2024年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9篇,《秦巴山蛋鸡高效低污染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获得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三等奖。结合牛羊布病无疫区建设工作实践,牵头编制省、市地方标准15个,被列入2024年省、市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10.助力灾后疫病防控,彰显部门政治担当为商州、柞水、山阳的受灾养殖场(户)筹集12万余元的防疫、消杀物资,深入基层指导养殖场(户)全面消杀防疫,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严防灾后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成效(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实明确工作责任,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全责,股室领导负直接责任,谁出问题谁负责。常态化开展干部作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落实“三重一大”制度,规范经费支出,遵守财务制度。统筹安排部署,列出全年工作清单年初列出工作清单,明确各项工作目标、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真抓实干、定期自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强化督导考核评价,对照重点任务,建立清单台账。优化布病防控路径,细化工作方案,提升布病区域化管理水平。落实专家小组包联指导机制,持续推进无疫督导检查和评估工作。持续开展布病宣传干预,落实“十个一”宣传活动内容。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工作能力水平选派干部参加中省培训、研讨交流和观摩活动,拓展视野、开阔思路,增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前瞻性和全局性。开展全市基层防治员技能培训,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水平。定期开展单位内部业务交流学习会,汇报工作进展、交流培训收获,分享工作经验,提高工作措施的可行性。三、存在问题(一)存在输入性布病发生风险。当前商洛市正处在牛羊布病无疫区建设的攻坚时期,部分养殖场(户)引种不报检、不隔离、不检测,输入性牛羊布病发生风险依然存在,成为无疫区创建亟需解决的问题。(二)基层应急力量弱。县镇(办)动物防控机构工作人员配备不足,部分镇办无畜牧兽医干部,难以应对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和牛羊布病无疫区建设工作任务。(三)工作经费不足。动物疫病监测工作量大,尤其是牛羊布病无疫区建设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市县两级财政困难,检测工作难以有效保障。四、改进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实。一是落实领导责任制,主要领导负全责,各股室直接责任,推行责任追究制,挂图作业,谁出问题追究谁。二是坚持每天考勤制度,实行上下班签到,随时抽查纪律,确保良好的工作秩序。三是经费保障,做到专款专用,常常本着节约的原则,用小钱办大事,确保了工作顺利开展。2.统筹安排部署,制定全年工作方案。一是年初制定业务工作要点,将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和布病无疫区创建工作作为工作重点。二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统筹调配资源,制定全年监测、检测方案,落实任务,环环紧扣,真抓实干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3.明确工作任务,夯实工作责任。一是加强统筹安排,积极联系厂家调配各类动物强制免疫疫苗,保证了全市动物强制免疫工作开展,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工作顺利通过省考核验收,有力保障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将流调、检测、诊断等业务工作有效衔接,指定专人负责,夯实责任。三是分别安排落实一些临时性的工作,做到人尽其才,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使各项工作取得好的业绩。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年来,我们在动物疫病防控、布病无疫区建设、科研推广和机关党建等方面做出了一定成绩,但离组织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2025年,我们将再接再厉,不断进取,以牛羊布病无疫区建设和无疫小区、净化场创建等工作为抓手,全面加强全市动物疫控系统能力建设,稳步推进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和布病等重点人兽共患病防控,全面提升全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水平,持续助推我市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