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精神病患者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内科、外科、老年医学科、精神科、社区防治科、司法精神科、检验科、影像科、中西医结合科诊疗与护理·医疗人员培训教育 | |
住所 | 西安市雁塔区雁引路15号 | |
法定代表人 | 钱露 | |
开办资金 | 6867.0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5744.66万元 | 65884.49万元 | |
网上名称 |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78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院不断夯实内部管理基础,狠抓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主动拓展市场,全面树立品牌形象,呈现出持续、平稳的良好发展态势,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现将2024年度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持续稳步提升精神专科医疗救治水平2024年医院各项指标稳步提升,总诊疗人次增长22.24%;平均住院日下降5.21%。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达45%。医院现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陕西省优势专科、西安市重点专科;药物及生化分析学科、药物依赖学科为西安市优势专科;妇女心理科、精神康复科为西安市培育专科。我院的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于2006年获批,是西安市首家获得资格认证的临床试验机构,参与完成了国内外多中心临床试验100余项,多次获得“全国最佳医院”称号,2024年,在全国专科医院排名第六。(二)提升内涵,全力打造“五大中心”为了让患者得到更高质量、更加精准的医疗服务,医院大力发展亚专科建设,成立“五大中心”。一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心”以非药物治疗为特色,建立“医-校-家”联动机制,与20余所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全年开展心理健康筛查和干预2万余例;二是“快速诊疗中心”,推行日间服务诊疗模式,通过开展MDT多学科会诊确定治疗方案,使患者平均治疗时间缩短50%,平均住院日减少20余天;三是“心理健康服务中心”,配备专业心理医生10名,心理治疗师10名,心理咨询师20名。全年接待心理咨询及治疗13000余人次,开展特色团体心理辅导200余场;四是“睡眠医学中心”,通过分析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结构、睡眠节律、睡眠时间等异常情况,给予综合睡眠舱、脑电生物反馈、辅助催眠等治疗,成功为22400名患者解决睡眠问题;五是基于中医药在精神心理疾病治疗中的独特优势,“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开展了舌疗、子午流注针、耳穴等特色疗法,与院内制剂清幻颗粒、醒脑颗粒等相结合,疗效显著。(三)发挥优势,加强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医院充分发挥在区域内的技术引领优势,与多家三甲综合医院及基层专科医院组成了多种形式的专科联盟。其中西北区域精神卫生专科联盟单位29家、陕西省精神卫生专科联盟单位33家、西安市精神心理健康专科联盟单位15家。全年累计出诊437余次,门诊量3000余人次,院间转诊110人。(四)精细服务,推行多项便民措施为贯彻落实《西安市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实施方案》,在七条惠民措施的基础上,合理规划了门诊及住院区域,开展“门诊一站式服务”,设置开放病区,打通门诊、住院瓶颈。开设节假日专病门诊、心理治疗及物理治疗夜间门诊,已为7000余名学生、上班族提供了服务。开展“互联网+精神医疗”新业务。目前智慧医院平台注册用户13.5万人,累计门诊预约18.6万人次。(五)勇扛重任,践行职责凸显新担当一是持续推进全省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指导省、市区县各级精神卫生防治办公室及医疗机构开展工作。全年举办精防业务培训班4次,开展科普讲座35场。二是心理健康服务方面,接听4008960960即12356心理援助热线9907通,其中高危来电256通,通过干预,未出现极端事件。三是作为全省突发事件心理援助队组建单位,近三年共承担国家、省市级心理救援14次,相关工作获得国家的表扬与肯定。四是常年承担援疆精神卫生防治管理培训班及西藏自治区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班任务,每年开展陕西省精神科医师转岗、精神心理专科护士培训工作,成功培养千余名医护人员。二、取得社会效益总诊疗人次20.64万人次,同比增长22.24%;出院人次8568人次,同比增长5.15%;平均住院日30.72天,同比下降5.21%;床位使用率101.92%,同比下降3.78%。1-12月总收入3.05亿元,同比下降3.5%;医疗服务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0.55%;总支出3.04亿元,同比下降3.8%。三、存在问题(一)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受限于我院整体迁建项目原因,信息化建设起步晚,起点低,需持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建设,我院目前电子病历评级虽已达四级,但从整体来看行政管理、财务运行等多个方面仍较为落后。(二)精细化管理能力有待提高。管理运营体系较为落后,后续仍需结合实际情况拿出符合实际的运行管理办法,坚定地落实开源节流的总体思路,加强管理绩效的考核力度。(三)人才梯队建设,学科建设需加强精神卫生专科人才体量较小,医务人员福利待遇存在差距,人才培养机制有待改进,引进人才难度较大。重点专科及亚专科建设仍需加强。四、下一步打算2025年,我院将以“精神卫生服务年”为契机,严格贯彻和落实国家的相关要求,以“五大中心”建设为目标,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始终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标准为导向,不断通过优化诊疗流程、引进先进技术、加强多学科协作等方式,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诊疗服务,提升治疗效果和满意度。二是发挥医院在区域内的龙头作用,推动区域精神卫生服务能力整体提升。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善、防治结合的三级精神卫生服务体系。三是做好12356全国心理援助热线工作在西安市的开展,与“心航指南”心理健康援助项目相结合,成立志愿者服务团队,设立服务驿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和帮扶活动。四是持续推进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定期派专家到区县,对精神卫生相关业务进行一对一督导、培训,提升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加速陕西省精神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升级改造,为精神卫生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持。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2013.10.30-2038.10.30)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