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吴起县> 吴起县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吴起县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7 10:09
单位名称 吴起县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基金及职业年金提供管理保障。养老基金及职业年金的征收,蓄管及拨付退休人员的工资发放。
住所 吴起县刘渠子人力资源市场3楼
法定代表人 郝春武
开办资金 50.3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吴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万元 6万元
网上名称 吴起县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在人社局党总支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度工作任务目标,切实做好参保管理、待遇核定、基金管理等业务工作。坚持补短板、强弱项,积极推动我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事业平稳有序发展。现就2024年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1、“中人”在职转退休工作。为切实做好我县“中人”在职转退休工作,保障“中人”退休待遇计算的准确性。目前我办已在网厅系统为100人办理在职转退休手续,确保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待遇。2、加强社保基金管理。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能够严格按照基金管理制度执行,全面实现社保基金待遇社银平台发放。基本养老金分别开设了基金财政专户、基金收入户和基金支出户,实行收支“两条线”和财政专户管理,统筹金和个人账户单独建账,分别管理,单独记账、核算;职业年金每月20日前归集到省基金管理中心统一投资运营。3、在职人员个人账户一次性清退工作。根据《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经办规程》第四十一条规定,参保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后办理终止手续后,参保单位向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办理个人账户一次性支付手续,2024年我中心共为8名去世人员办理了养老金个人账户一次性支付手续。为8名去世人员办理了个人账户一次性支付手续。4、开展社保领域集中整治活动。本次活动重点围绕制度建设是否健全、业务经办流程是否规范以及发现问题整改问题等方面进行。集中整治活动中发现的3条问题,已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5、待遇暂停人员进行全面核查。通过电话联系核查逾期未认证原因、数据比对等方式,核实待遇暂停人员生存状态等信息。6、2024年为全县2209名退休职工进行调资,共计调资1867194元,2024年7月全部补发到位。7、为加强养老保险基金风险防控,全面准确掌握养老保险领取待遇人员的基本情况,杜绝出现多领、冒领养老金等行为,我中心推进机关事业退休人员年检工作。2024年退休人员应年检认证2125人,已认证2122人,其中人脸识别认证2108人,手工认证6人。认证完成率99.86%。8、开展“人社工作进园区”活动。为提高园区职工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知晓度,我中心积极开展宣传进园区活动。我中心设置专员进园区,向园区职工普及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政策、操作流程和权利义务,以及风险提示等方面知识,切实提高职工对养老保险制度认识和了解。9、加强领取遗属补助生活困难补助人员管理。目前,我中心管理176名遗属生活困难补助领取人员,由于此类人员居住分散管理难度较大,我中心采取一年一停待方式,完成领取资格审查。有效杜绝已丧失领取资格人员继续领待。二、社会经济效益1、为进一步促进职工作风能力提升,我中心不断健全完善管理机制。以社保领域集中整治活动为抓手,结合岗位职责、加强对业务办理流程进行学习。参保登记岗重点学习参续保的新增、转移、暂停、注销等业务操作要求;待遇审核岗重点学习待遇核算、报销、支付等业务经办规程;基金管理岗重点学习社会保险基金的登账、分配、记实等业务办理规范。经办人员结合自身需求,进行交流学习。2、开展主题教育,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所学知识融入思想中,贯彻到实际行动中。结合工作实际,工作人员要不断补充专业知识,更好的服务群众。3、开展警示教育学习,组织观看典型案例,进一步提高全体职工的风险意识和法制观念,筑牢“不想”和“不敢”思想防线。教育工作人员认清形势、干净做事。三、存在问题1、待遇年检资格认证工作进度缓慢,不能及时有效避免死亡冒领待遇情况发生。由于退休职工年龄较大,不懂手机操作陕西养老保险app认证,加之空巢老人居住或无智能手机等原因,导致年检资格认证工作进度缓慢,不能够及时掌握退休职工生存状态,导致死亡冒领现象时有发生。2、信息共享交流不畅。社会保险基金各险种之间没有建立实时共享平台,各项社会保险均有自己的信息系统,不同社会保险险种的数据之间相互独立,无法实现不同险种之间信息相互查询。导致参保人重复享受两份或多份社会保险待遇。还有民政、卫健、人社、医保、财政、扶贫和社保中心建立的信息资源平台相互独立,各部门间的数据没有实现共享导致向不符合条件人员支付社会保险待遇。3、未建立养老保险联席会议制度,无法实现信息共享。按照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政策法规要求,对死亡、判刑人员应及时暂停其退休待遇,在职参保权益。由于未在全县范围内形成有效数据共享机制,导致部分死亡冒领现象发生。四、整改措施1、优化养老待遇资格认证服务。对于一些行动不便退休职工进行上门办理养老待遇资格认证。2、部门联动,形成有效数据共享机制,杜绝冒领现象发生。积极开展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信息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信息核验比对,努力与民政、卫健、人社、医保、财政、扶贫和社保中心建立的信息资源平台,有效杜绝冒领,确保基金安全。3、加强数据筛查,建立长效机制。加强重复参保、重复领取待遇筛查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公安、民政等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实现信息及时汇集与完整准确。五、下一步打算1、加强政策理论和业务学习,提升单位整体业务水平。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业务培训,组织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学习理论知识,增强业务能力。在注重业务知识学习的同时,单位积极组织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会议精神,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2、广泛宣传,实现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政策在全县干部职工中深入人心。通过与融媒体中心等部门合作,广泛开展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政策法规宣传,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充分理解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重要意义,真正实现“在职看工资,退休靠养老”。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