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略阳县秦岭生态保护中心(略阳县天然林保护中心、略阳县林草技术推广中心、略阳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略阳县宝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执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制度和中省市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全县秦岭生态保护工作。负责全县天然林保护修复和造林绿化工作;负责陆生野生动植物、湿地、自然保护地、古树名木监督管理;负责全县林业技术交流科技推广和森林有害生物防治。 | |
住所 | 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兴州街道办水灵路林业局四楼402室 | |
法定代表人 | 晁文龙 | |
开办资金 | 112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略阳县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4.14万元 | 240.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核准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现报告如下: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突出业务核心抓落实1.生态修复项目建设方面。全年下达森林修复任务10000亩及2024年汉中市秦岭中段(南麓)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项目80000亩。项目任务下达后,中心成立了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实施管理,严格按照项目相关规程制定实施方案,按照“四制三到场”要求,落实项目建设相关责任,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本年度已完森林修复项目10000亩建设任务,2024年汉中市秦岭中段(南麓)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项目80000亩已完成阶段性建设任务。2.退耕还林补助及生态护林员管理方面。(1)2024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延长期补助项目。项目严格按照兑付标准,遵循“先验收、再公示、后兑现”的原则,精准确定发放对象,通过惠民惠农“一卡通”监管系统将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82万元兑现到户,兑现率100%,惠及农户2767户。(2)退耕还林板栗经济质量提升项目。实施了两河口镇唐家沟村614亩原生板栗林提升项目,向84户种植户提供板栗林管护所需的农资农具,项目实施后有效降低了次生虫害,板栗质量大幅提升,并吸纳周边劳动力30人就近就业,人均增收3000元,项目区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3)生态护林员管理不断规范。2023-2024年度1092名生态护林员管护补助通过惠民“一卡通”已全部发放到位,共兑付655.2万元。2024-2025年度生态护林员选续聘工作已按照计划和选续聘程序要求全面完成,按照每人200元标准为1092名生态护林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3.林业科技推广方面。(1)略阳县“百万亩绿色碳库”试点示范项目。该项目总投资777万元,按照“绿色碳库”建设任务内容及设计要求,已全面完成五龙洞镇金池院村低效林改造4000亩和郭镇坪沟村森林抚育8000亩的森林提质增碳项目。(2)2024年度省级林业草原改革发展资金森林植被恢复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7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在县内11个镇(办)15个重点村设计困难立地植被恢复村组道路绿化33公里、四旁植树34亩、造林50亩,该项目已全面完成。(3)2024年“521”林业科技示范工程任务。在全县选择典型区域建设示范基地展示林业科技成果并开展技术培训、观摩学习等活动,推广先进经验并组织林业技术人员和林农进行培训,通过技术手册、科技下乡等方式提高林农林业技术水平,全年已完成建设示范点3个,完成林业科技示范推广面积0.7万亩,培养技术能手1人任务。4.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1)开展枯死松树集中除治。投入除治资金270万元,全年分别在春季和冬季在疫点镇完成精准除治,并持续在全县开展枯死松树除治,按照市局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在郭镇和接官亭镇实施了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三年绩效承包工作,为全县精准化除治工作奠定基础。截至目前共伐除枯死松树3.2万株,向重点区域内4镇(办),40个行政村累计发放防虫农药100公斤,开展病虫害防治培训11期200余人次,有效防治病虫危害面积5万亩。(2)严格监管疫区疫木检查。开展3次除治共涉及9个镇1个街道办39个作业区,严格监管疫区疫木流失,在4个县级木材检站检查点加挂了植物检疫的牌子,强化检疫巡查工作职能。(3)严厉打击植物检疫违法行为。进一步强化松指部联动协调工作机制,开展检疫执法检查6期,累计检查县内涉及木企业77家,建设工地2处,发放《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告知书》77份。(4)配合开展“秦岭西段松材线虫病防控隔离带”建设。该项目涉及我县5个镇办21村3个国有林场2.83万亩,按照区域联防联控要求,分别与相邻的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中心、康县、徽县、宁强县、勉县等县区签订了联防联控责任书。5.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1)野生动物保护。完成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监测333期(含周报、日报),落实野生动物肇事补偿保险保费44万元保额1000万元,截至目前已受理保险理赔485起,理赔金额25.52万元,接报并开展野生动物救助18起。积极开展“爱鸟周”、“野生动植物日”等宣传活动,并同市林业局在黑河镇中心小学开展“爱鸟周”进校园宣传活动1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发送宣传短信50000条。开展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日常检查、“双随机”和“互联网+”检查4起,依法划定了陆生野生动物禁猎区禁猎期。(2)做好野生植物保护。持续做好人工培植企业(户)的监管工作,开展检查2起,完成全县兰科种质资源调查、编制了《兰花产业规划》、《兰花产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略阳县野生兰科植物及栽培品种图鉴》。(3)嘉陵江省级重要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完成涉及湿地工程建设项目准入审查115份,采用无人机巡航、执法车辆流动巡查和加强属地巡查等措施持续加强湿地日常巡查,积极开展“世界湿地日”和“一法一条例”宣传,接受了县人大“一法一条例”专项执法检查,在嘉陵江省级重要湿地沿线7个镇、街安装湿地保护宣传牌7面。(4)宝峰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积极配合开展秦岭国家公园创建工作,已完成省级调研1次和景区景点补充调查工作。完成了秦岭生态保护准入项目审查,年内完成了各类涉及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项目审查115份,接受市级林业部门和环保部门自然保护地检查各1次。进一步加强宝峰山自然保护区的巡护巡查,一方面结合县公安局开展的“铲种禁毒”专项行动,对保护区范围内林区通过无人机巡查方式全面排查,另一方面,由保护区各管护站和涉及的国有林场组织不定期的林区巡查。(5)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接受了省审计厅秦岭生态保护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关于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情况的审计,审计中无重大问题,开展古树名木补充资源调查工作,已补充资源调查古树名木8株,对兴州街道办、郭镇、徐家坪镇、黑河镇10株存在问题的古树进行复壮,总投资9.8万元,目前已复壮到位。(二)统筹推进其他重点工作一是按照县局安排完成了营造林落界上图工作,迎接配合省市主管部门完成森林修复项目现地审查、种苗质量检查、落界上图督导等工作。二是按照县局安排,严格按照相关技术和秦岭办工作要求,完成了秦岭生态保护准入项目审查,切实将保护秦岭生态环境工作夯实做细。全年我中心共完成各类涉及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项目审查110余份。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稳定增加了林农收入,完成全县退耕还林兑付工作共计182万元惠及农户2767户;二是野生动物危害群众生产生活事项得到保障,截止年底,已受理保险理赔485起,理赔金额25.52万元,有效缓解了野生动物保护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三是通过防治林业有害生物,减少病虫害对树木的侵害,可确保树木健康生长,提高木材的产量和质量,可避免因病虫害爆发导致大规模的树木死亡,从而减少重新造林的成本减少林农损失;四是通过林业产业项目的建设一方面增加了农户收入,另一方面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通过扎实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及林区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有助于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全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股室配合还需进一步加强、部分项目推进对接沟通还需加强;二是单位林业科技水平相对落后人才缺乏;三是项目重修复、轻维护。(二)改进措施:一是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加强学习,充分调动全体干部的积极性,提高工作热情,提高配合意识,确保信息流通畅通;二是加大林业科研投入,培养高素质林业科技人才,推广先进技术;三是加强对项目施工区的巡查和保养,建立长期的生态系统监测机制,确保项目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下一步工作打算2025年,中心将按照县局安排部署,立足中心业务工作,着重抓好以下方面工作:一是高质量完成森林保护与修复项目,完成年度造林绿化任务提升森林覆盖率;二是持续加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力度,加强疫木管理,严防疫情传播蔓延;三是有序推进中省公益林和退耕还林工作,确保惠农政策精准落地;四是持续做好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及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确保生物多样性稳定;五是扎实开展林业科技示范推广,加强技术创新与示范提升人员素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