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略阳县> 略阳县体育运动中心(略阳县少年儿童体育学校)

略阳县体育运动中心(略阳县少年儿童体育学校)

发布时间: 2025-03-27 10:02
单位名称 略阳县体育运动中心(略阳县少年儿童体育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体育训练竞赛,培养体育运动人才,促进体育运动发展。优秀运动队伍建设、后备人才培养、项目注册管理、竞赛计划规程制订。裁判队伍管理、竞赛管理与组合、组织表演赛、教练员培训、运动员培训、场地器材管理、相关体育咨询。
住所 略阳县中学路
法定代表人 余洋
开办资金 760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略阳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542.99万元 8739.0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核准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现报告如下: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赛事活动异彩纷呈。一年来,共开展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及社区运动会33场次。其中商业国际级1场,国家级2场,省级赛事2场、市级赛事3场、县级赛事25场。同时,组队参加了全市跆拳道、三人制篮球、射箭、田径、游泳、五人制篮球等赛事项目。(二)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徐家坪上坪健身步道项目已铺设7公里,计划10月底前完工;县体育场正在进行9至19轴主体施工;略钢社区改造羽毛球场地三块、篮球场地一处;徐家坪社区改造篮球场,更换城区以及村级健身器材112件;完成2024年“千万工程”8个村级健身器材安装,并投入使用;略电社区新建门球场一块;城区八渡河左右岸1.5公里健身步道项目已投入使用;县级“七个一”全部达标,全县新增体育场地面积1.8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6㎡。(三)体系建设逐步成熟。成立了体育总会等三个协会,少体校恢复办学工作列为本年度重点工作并细化了实施方案,确定县荣程中学为联合办学学校,制定了联合办校的实施方案,确保我县本年度十月底落实少儿体校恢复实质化办学。(四)安全管理更加规范。成立了体育领域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县域内公共体育场馆进行排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日常运行安全管理,建立详细的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定期联合县消防大队对体育社会组织主办的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安全进行排查。通过举办安全生产培训、开展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和法律法规,提高了体育从业者和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五)严格执行场馆开放。所有体育场地设施均向公众免低收费开放。开放项目包括:羽毛球、篮球、游泳、足球、健走等。开放场地有:县体育馆室内羽毛球场地、室内篮球场。县游泳馆,各类体育公园及户外健身设施。(六)推动第三产业发展。2024年“略有赛事”对略阳县的消费市场更有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各项市级以上比赛的举办,吸引了省内外3000余人参赛选手和赛事相关人员涌入略阳,为略阳的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旅游、交通等相关产业注入了强劲活力。尤其是住宿和餐饮经济,受益尤为显著,共占比总消费的近80%,带动了约547.6万元,赛事期间共带动略阳县经济增长约万702.1万元。旅游景点人员更是同比增长62.3%。“跟着赛事去旅行”变成了旅游新时尚,并呈现出“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多人消费”的特点。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一)赛事经济发展卓有成效。1.塑造城市体育品牌。“略有赛事”品牌效应日益凸显。今年以来,陕甘川气排球邀请赛、陕西省主席杯乒乓球交流赛、欧美篮球对抗赛、中国轮滑(阻拦)公开赛等系列赛事亮点频出,线上宣传流量达到1000万以上,吸引了社会广泛关注。“略有赛事”品牌效应日益凸显,逐步实现了全民健身常态化、规模化发展,对略阳地方经济的复苏和优化招商引资环境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2.助力乡村振兴。举办赛事期间,县外客人纷纷消费物美价廉的略阳罐罐茶、乌鸡、飘儿馍等特色食品、农副产品、文创产品,促进了富民增收。(二)体育场馆惠民服务力度不断提高。新增略阳县游泳馆全民健身服务平台账号,完成信息化改造和数据对接。认真贯彻落实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低收费开放要求,截至目前,略阳县体育场馆核心区人流数据已超过8万人,做到了真正服务于民。(三)获得的荣誉奖励。1.综合工作先进单位(市体育局)。2.组队代表我县参加省市体育赛事中分别获得省级团体奖项2项、市级团体奖项13项,市级个人单项奖励及荣誉52个。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以赛事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带动乡村振兴等方面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思维。二是办赛经费紧张。三是缺乏体育类后备人才。2、改进措施:一是强化体育产业发展,创新做好体育+文旅体商农高度融合,以赛事为契机带动人流促进三产。二是积极对接各级部门申请办赛经费,打造精品赛事拉赞助。进一步加大体彩宣传销售力度。三是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及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四、2025年工作思路。1.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赛事活动,继续推广社区运动会,持续开展“略有赛事”,陕甘川气排球邀请赛、游泳、篮球赛等一系列群众体育活动。努力营造全民健身的浓厚氛围,着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2.持续推进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全力推进兴州街道小型体育综合体建设项目、南山体育公园二期建设项目;持续推进城镇体育口袋公园和体育器材更新换代;3.稳步提升体育健身指导水平。继续开展镇、街道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扩展国民体质监测人群范围,优化监测设备,完成市局下达国民体质监测任务,大力宣传推广《国家体育锻炼标准》。4.合力促进体教深度融合。持续开展各项目青训工作,提高青少年体育竞技水平,培养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提升青少年健康指数;努力打造游泳、跆拳道两个优势项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一、受奖励情况:综合工作先进单位(市体育局)二、诉讼和投诉情况: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