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勉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中心(勉县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勉县老龄健康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实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和老龄工作相关政策;制定居民家庭经济核对工作规划、相关制度并组织实施;依法对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和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项目的居民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进行核对,出具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报告;组织实施高龄老人生活保健补贴资金发放。 | |
住所 | 勉县和平路中段 | |
法定代表人 | 陈松利 | |
开办资金 | 5.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勉县民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6万元 | 5.4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勉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中心(勉县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勉县老龄健康服务中心)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度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扎实做好城乡低保管理工作。严格落实中省市低保工作要求,指导镇办做好审核确认及动态管理工作,完成了2024年度城乡低保对象复审排查工作,全年共新增城乡低保对象574户1072人,清退517户1198人,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8313户14971人,坚持按标施保,按月发放低保资金的要求,通过“一卡通”系统全年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9197.4975万元。认真开展社会救助领域专项整治工作,通过信息比对、入户核实、信访举报等方式,发现问题线索5条,及时向向县、镇纪委移交,共查处干部6人,追回资金2.862万元。(二)、认真开展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按照“凡救必核,不授权委托不核对”的原则,全年共对在册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对象114896户次189498人次和拟新增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对象893户3171人及临时救助对象749户3344人进行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发现疑似信息7960条,经调查核实,发现有205条情况属实,我们及时进行了处理。(三)、稳步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管理工作。会同县残联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审核审定和动态管理,完成了2024年度残疾人两项补贴对象复审排查工作。全年新增新增残疾人两项补贴对象754人,清退835人,共保障8730位残疾人。坚持按标施补,按月发放补贴资金的要求,通过“一卡通”系统全年累计发放两项补贴资金1466.366万元。在2023年度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工作中,我局2023年度残疾人两项补贴工作被评为优秀等次。(四)、积极推进经济困难重度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管理工作。全年共对274名经济困难老人开展了老年人能力评估,参照评估结果经局务会议研究确定,共将198名符合条件的失能老人纳入养老补贴保障范围,全年累计发放养老补贴22.4195万元。(五)、认真做好其他特殊人员管理工作。积极配合县委政法委、公安、卫健、残联等部门扎实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60年代外省回陕精减人员管理服务工作,有效保障特殊群众基本权益。截止目前,通过“一卡通”共为88名监护人发放监护补贴9.14万元,为9名60年代外省回陕精减人员发放补贴5.418万元。(六)妥善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全年共接到群众来信来访33件,我们都会同镇村干部一一进行了入户调查,与信访相关人员进行见面,了解相关情况,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及后续处理,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做到了件件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取得的主要社会和经济效益1、取得的社会效益2024年我中心对标目标任务,严格落实中省市城乡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低保边缘家庭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政策,指导和督促各镇(办)认真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通过实施城乡低保政策、残疾人补贴、低保边缘家庭、重病患者认定、60年代外省回陕精简人员生活费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补贴的发放,兜住兜牢了民生底线,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有效防止了规模性返贫,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广泛好评。2、取得的经济效益2024年全年累计为8313户14971人城乡低保对象发放救助金9197.4975万元。全年累计新增574户1072人,清退517户1198人。对低保边缘家庭中的1542户1565人重病患者和重度残疾人参照单人保纳入保障范围,落实渐退帮扶政策49户134人。累计为8574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1035.48万元,为3871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430.88万元。认定低保边缘家庭1587户4844人,为88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放监护补贴9.14万元,为12名60年代外省回陕精减人员发放补贴6.2431万元。为9名60年代外省回陕精简人员发放补贴5.418万元。对114896户次189498人次和拟新增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对象893户3171人及临时救助对象749户3344人进行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发现疑似信息7960条,经调查核实,发现有205条情况属实,我们及时进行了处理。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个别镇办业务经办人员更换过快,对低保等政策掌握不精,存在政策执行不到位的情况。2、县级低保抽查比率较低。。3、居民家庭经济核对部门信息对接存在困境,可能出现救助不精准的现象发生。(二)改进措施1.加强学习。加强干部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同时加强对中省市社会救助政策的学习,不断地提升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为民服务能力。2.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转变工作观念。一是激励干部始终保持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工作中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大局,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同全局联系起来,勇于突破思想束缚,敢于打破常规,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做好本职工作。二是要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优质高效完成工作。3.积极拓宽共享数据。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衔接,争取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尽可能与多部门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完善核对平台,发挥好平台监测预警作用,不断提升核对信息化水平,促进核对业务高质量发展。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5年,我中心将紧紧围绕省市和局党组的工作部署与安排,聚集主责主业,扎实推进,做好城乡低保和居民家庭经济核对工作。一是加强低保政策宣传和培训,通过制作低保政策微视频、印制政策宣传彩页、镇村社会救助双公示等途径,不断提高政策知晓率。同时积极做好对镇村民政业务工作者培训,通过线上线下培训,不断提升其业务水平和为民服务能力。二是持续落实推进低保扩围增效的政策措施,完善监测预警、主动发现、主动告知等机制,加强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应退尽退。三是加强与县公安局、县法院、县卫健、县人社局、县乡村振兴局等部门间协作,推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持续做好救助对象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把好救助前置关口和事中核查关口,确保救助对象精准。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