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勉县同沟寺镇官沟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 |
住所 | 勉县同沟寺镇官沟村 | |
法定代表人 | 王永刚 | |
开办资金 | 568.83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勉县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26.75万元 | 1076.5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勉县同沟寺镇官沟小学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教育教学工作1.常规管理精细化:严格落实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每周对教师的教案、作业批改等进行抽查。大部分教师教案书写认真,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详细,且能根据课堂实际及时反思调整;作业批改细致,评语有针对性,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良好的督促与指导作用。2.教研活动多元化:语文、数学教研组定期开展活动,围绕《课程标准解读》、教学方法研讨、课题研究等内容深入交流。本学期共组织公开课20节,教师们在观摩、研讨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完成校本课题立项6个12人次,县级课题立项1个3人次。3.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在期末考试中,一年级数学,三年级英语,四年级语文、英语,六年级数学、英语共六科荣获第一名,占比37.5%,一年级数学、二年级数学、三年级语文、数学、五年级语文、数学共6科荣获第二名,占比37.5%。尤其是五年级语文数学两科有明显的进步,不在垫底。取得优异成绩的科目与平时教案、作业、辅导检查相符,从侧面反映出教师付出就会得到回报,也反映出个别辅导的重要性。(二)德育工作1.主题教育序列化:依据学生年龄特点与成长需求,开展序列化主题教育活动。如开学初的“文明礼仪伴我行”,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国庆期间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观看红色影片、唱国歌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期末的“诚信考试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考风。2.班级管理特色化:各班班主任立足班级实际,打造特色班级文化。有的班级设置“图书角”“植物角”,营造温馨学习氛围;有的班级推行“积分制”管理,从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量化考核,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增强班级凝聚力。3.家校共育常态化:召开家长会2次,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进课堂听课、参与亲子运动会等,增进家校沟通理解,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成长。(三)安全工作1.树立了“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理念,与辖区派出所、社会建立联动机制,构建安全教育网络;健全各项安全工作制度,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制定健全舆情信息分析安全预警快速反应和排查化解联动处置机制和工作责任制,坚持重大活动审批制度,做到有预案、有措施。2.坚决落实了校园安全“九个方面”的教育管理,认真执行校园安全“三三”工作机制,做到月月有例会、人人有目标、事事有人管;定期进行逃生自救演练、预防演练、防恐演练,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坚持安全隐患大排查,全力消除安全隐患。3.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与教师、家长签订各类《安全责任书》,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监管环境;杜绝学校发生各类传染性疾病,让学生安心读书、专心求学,教师潜心研学、专心教学,家长安心工作、专心供学,逐步提高师生成就感和幸福度。4.落实学校“三防”建设,要加强安全保卫队伍建设,成立了护校队、应急事件处理队等安全工作小分队,各班级设立红领巾安全监督员,安全保卫设施齐全,重要场所和关键部位安装电子探头或报警器。5.坚持“1530”安全教育制度。通过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电子屏、班会、家长会等各种途径加强安全宣传与教育,定期开展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安全专题教育,不断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重大活动和节假日均通过集中讲、出通知、印发一封信等形式告知家长安全事项。6.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形成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工作合力,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经常性对师生开展法治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和反邪教警示教育。7.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持之以恒做好门禁管理,坚持开展晨晚检,落实缺勤追踪,请假登记制度,督促学生及家长做好疫苗的接种工作,大力宣传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书香校园淀底蕴。学校积极打造书香校园,为了让好书相伴孩子们健康成长,让读书成为一种良好习惯,学校把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每周开展一次“沐浴书香快乐成长”经典诵读活动。图书室面向全校师生开放,各班教室建设了图书角。同时,学生还从家里将自己喜爱的图书带到班级,与同学交流分享。开展书香之星、书香班级评比活动,全校掀起“读好书、好读书”的阅读热潮,促进全校师生做一个有情趣、有修养的读书人。积极参加少儿书信大赛,杜钰菲同学习作《向抗疫英雄致敬》荣获省级三等奖。纪红芳习作荣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阅读和读后感征文县级二等奖。史心怡、薛嘉妍观后感荣获县级二等奖。贾子钰、张文杰同学在勉县少年儿童科幻画展评活动中荣获优秀奖。(二)社团活动呈多彩。传统体艺进班级,带动体艺教育特色发展。学校将每周二、四下午定为“社团日、无作业日”,根据现有条件和学生的年龄、认知及心理特点,科学设置了诵读、腰鼓、舞狮、竖笛、美术、剪纸、粘贴画、篮球、足球、体操、武术、烹饪、编程、棋类等10余个社团。每周开课2次,每次1-2小时。实现每个社团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孩子们都能画出一张精美的画,剪出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唱出一首动听的歌,孩子们的活动成果得到展示,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得到加强,有效拓宽了课后服务形式,提高了学生体艺素养,让校园真正成为孩子生活的乐园,成长的摇篮。在2024年艺术展演比赛中,史沐晴荣获朗诵类一等奖,贾红丽、贾子钰荣获创作画一等奖,黄淑妍等同学荣获舞蹈类二等奖,李诗妍等同学荣获声乐类三等奖,学校荣获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单位。在2024年县运会上,8名学生出战,取得1金1银1铜,1个第七名、4个第8名的优异成绩,较去年有质提升。同时,学校把综合实践活动和“双减”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开展寒暑假、五一劳动节综合实践作业探究,展评3期,表彰96名同学,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发展。(三)养成教育化春雨。养成教育生活化。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落到实处。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注重开展“一声问候、两个轻声、三处整洁、六个自觉”的“1236”活动。一声问候:见到师长、家长和同学先问好。两个轻声:进入楼道轻声走路,进入教室轻声说话。三处整洁:个人卫生整洁、教室卫生整洁、校园卫生整洁。六个自觉文明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说脏话,不追逐打闹、高声喧哗,不吃零食,不损坏公物。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逐步由约束向自律过度,形成良好的行为卫生习惯。(四)绷紧校园安全弦。严格落实县教体局《校园安全工作“三个一”制度》,将安全、法制教育纳入课堂教学,每月进行一次安全主题教育演练活动。学校充分利用集会、班会、安全课、学科渗透等途径,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传染病、防震、防电信诈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投资2.5万元,新建校园视频监控系统,做到了校园监控全覆盖,学校多年来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荣获全县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先进单位、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先进集体、县级“平安校园”、县级“平安单位”荣誉称号。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教师队伍发展不均衡虽然我校教师整体素质较高,但“三级三类”名师工程不显著,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2.课程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开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课程体系的系统性、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以及课程评价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3.加强教学常规管理重点把握课程改革这一主题,增强教师科研意识,加大教科研力度,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4.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继续修订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尤其是班主任管理制度,教研组组织机构,校本课题申报制度等,以利于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师培养计划,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教师,采取个性化的培养措施,如骨干教师引领、青年教师培训、薄弱教师帮扶等,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同时,进一步完善教师评价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良好的教师成长环境。2.深化课程建设改革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的顶层设计,组织专家团队对校本课程体系进行系统规划与论证,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拓展课程领域,提高课程质量。建立健全校本课程评价机制,加强对校本课程实施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反馈,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确保校本课程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3.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以语文、数学教研组为抓手,加大教研力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开展教研活动,拓宽视野,增强业务能力。以校本课题为突破口,开展县级课题、市级课题研究等。平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4、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本学期修订完善了班主任考核制度,将班风、学风、学习效果,班主任工作档案资料完成情况等纳入考核。完善了教研组机构及制度,校本课题申报制度等,使学校各项工作有张可循。总之,我校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不断创新,为开创学校发展的新局面,为同沟寺镇官沟小学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努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