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镇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镇坪县卫生监督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防疫保障。疾病预防控制监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卫生知识宣传与健康教育;卫生防疫培训与技术指导。 | |
住所 | 镇坪县城关镇文采新区 | |
法定代表人 | 涂世昭 | |
开办资金 | 660.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镇坪县卫生健康和医疗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23.33万元 | 709.01万元 | |
网上名称 | 镇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4年9月按规定申请变更了举办单位(由镇坪县卫生健康局变更为镇坪县卫生健康和医疗保障局);于2024年12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举办单位和住所:分别由镇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镇坪县健康教育中心)变更为镇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镇坪县卫生监督所)、镇坪县城关镇上新街6号变更为镇坪县城关镇文采新区。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镇坪县卫生健康和医疗保障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传染病防控工作。1.疫情监测与预警:建立健全传染病监测网络,覆盖全县各级医疗机构。2024年全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2种计248例,发病率为538.30/10万,较去年同期下降42.19%。其中报告乙类传染病8种125例,发病率为271.32/十万,占发病总数的50.40%,发病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7.76%,报告病种分别是:乙肝56例、肺结核23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14例、百日咳14例、梅毒13例、丙肝3例、猩红热1例、艾滋病1例;报告丙类传染病4种123例,发病率为266.98/十万,占发病总数的49.60%,发病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5.60%,报告病种分别是:流行性感冒82例、其它感染性腹泻32例、手足口病7例、流行性腮腺炎2例。2024年全县无聚集病例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2.重点传染病防控:加强对流感、手足口病、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力度。在手足口病发病高峰前,中心于6月和10月完成2次手足口病“84”化发放工作,累计发放“84”消毒液6500余瓶,发放覆盖率达98%以上,有效将手足口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保质保量完成1000余人份的土食源性疾病监测任务,检测中未发现异常标本。深入推进艾滋病防治“四免一关怀”政策,为艾滋病患者提供抗病毒治疗、随访管理等服务,根据国家传染病监测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按发病日期)统计,2024年报告性病数为3种18例,其中梅毒13例,尖锐湿疣3例,艾滋病和HIV感染者各1例。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18人,病人治疗率为100%。(二)免疫规划工作。1.以“规范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巩固维持无脊灰区成果,实施消除麻疹、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和降低乙肝发病率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为重点,以提高和保持儿童常规免疫高水平接种率为基础,加大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疾病监测与控制,提高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和预防接种信息化工作质量,促进免疫规划工作可持续发展。2.全年共完成12次规范冷链运转。免疫规划疫苗接种5952剂次,接种率为97.80%;非免疫规划疫苗共接种4140剂次,有效预防了相应传染病的发生。完成11所幼儿园,14所小学,1所托幼机构共819人查证验证工作,查验率100%。(三)慢性病与地方病防控工作1.慢性病防控:积极参与省级慢性病示范区建设,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动员、全面参与”的工作机制下,我县于12月21日正式通过省级验收,命名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2.扎实开展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规范的随访管理和健康指导,全县共建立89个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全县累计管理高血压患者4069人,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3265人,规范管理率为80.24%。完成省、市下达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任务数且健康管理率分别达43.57%、33.98%;累计报告心脑血管病例519例,报告率为1095.95/10万;报告肿瘤215例,报告率为454.01/10万。3.地方病防控:持续开展碘缺乏病、氟中毒等地方病监测工作。对全县7个乡镇的居民饮用水、食用盐进行采样检测,及时掌握地方病流行情况。(四)结核病防治管理工作1.全年共接诊初诊患者180例,免费查痰176人,查痰率97.78%,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23例,其中耐药肺结核3人,落实治疗管理共计23人,治疗管理率100%。管理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均落实免费查痰4次、拍胸片2次、落实了全疗程的肝、肾功检查以及保肝药物治疗;管理的耐药肺结核患者也均已落实各项管理措施。2.秋季新生入学学生进行了结核病筛查。全县共有新生1629人,实际开展新生入学筛查1629,筛查率达100%。其中PPD应筛查897人,实际PPD筛查897人,筛查率100%;结核病问卷应调查1629人,实际结核病问卷调查1629人,调查问卷率达100%。(五)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截止2024年12月31日,全县累计建档并录入陕西省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300人,去除死亡患者30人,在册270人,报告患病率5.86‰,本年新增建档55人,按规范要求进行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66人,规范管理率98.52%;社区在册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人数195人,社区在册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100%;规律服药率84.44%;面访率98.89%,体检率77.04%。精神分裂症的服药率为94.37%,规律服药率为83.57%。全年共组织培训和督导各4次,使我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项目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六)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围绕世界卫生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全国预防接种日等重要卫生节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全年共举办各类宣传活动475场次,咨询活动106场次,受众131492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21380份,播放音像资料367次,更换宣传健康教育宣传栏475次,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4249人次。利用“美丽镇坪”、“镇坪疾控”微信公众号,及时更新健康教育知识、疾病预防控制、健康素养相关知识、工作动态等。编辑发送微信公众号200余期;发送手机短信7万条、居民住宅小区电梯广告机发布健康科普知识19期,累计受众人数3万余人次。(七)检验检测工作。1.完成全县抽检乡镇孕产妇和学生的盐碘320份、尿碘320份的检测工作。开展HIVCD4/HIV-1检测采样送检5人次;开展重点场所人员HIV抗体筛查检测9人次;完成既往丙肝患者的调查筛选及采样PCR检测27人次工作;完成对全县7个乡镇23个监测点的城乡饮用水丰、枯水期的水质监测及每月城区饮水检测,并按要求完成国家水质检测网络上报工作;对7家企业开展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工作,并按要求完成网报工作;同时对全县职业病健康体检个案分别进行审核工作共计261人次,并完成全县确认职业病随访病人42人。2.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站得住行得稳。建立了疾控监督员机制,遴选出18名专职疾控监督员,进驻9家医疗机构开展驻点监督工作,聚焦风险排查、信息报送、指导督促等责任事项,重点对医疗机构落实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行专业指导。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通过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宣传、讲座、各种咨询活动,提高全县人民群众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从而预防了部分疾病的发生,消除了健康隐患,为全县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高不快;卫生应急体系不够健全,应对新发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规范性需强化;二是个别传染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有待加强;三是基层公卫人员业务能力亟待提高。(二)改进措施:一是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多渠道、多举措引进。二是创新工作思路,开拓视野。三是加强传染病管理,降低发病率。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卫生健康方针政策,深入推进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和“三个年”活动,积极开展宣传思想、精神文明、平安建设、安全生产、乡村振兴巩固衔接、国卫巩固提升、档案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充分发挥行业优势,营造想干事、干好事的良好氛围。(二)持续提高免疫规划接种率,加快推进我县市级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三)加强重点传染病监测处置和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防控,时刻关注国内猴痘等新发传染病疫情,做好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出现疫情第一时间有序有效有力应对,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四)持续提升疾控能力建设,强化应急处置、实验室检验检测、规范慢病管理、提升疾病信息报告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不断完善疾控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疾控体系改革。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荣获安康市预防接种技能竞赛团体“二等奖”和地方病防治技能团体“三等奖”。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