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靖边县法律援助中心(靖边县普法宣传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无偿提供法律援助。普及法律常识;提供法律咨询、刑事辩护、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劳动仲裁代理服务;非诉讼法律事务及其他形式的法律服务。 | |
住所 | 靖边县统万路信访局二楼210室 | |
法定代表人 | 郝凯瑞 | |
开办资金 | 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靖边县司法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46.73万元 | 503.2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8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主要业务活动1、重学习、促保障,法律援助机制规范有序始终明确全年任务目标、工作目的,不断延伸公共法律服务触角,持续优化法律服务质效。具体工作中,中心严把应援尽援的原则,规范服务行为,简化受理审查程序,拓宽申请受理渠道,严格按照《法律援助法》规定的要求和范围,中心工作人员及时、耐心指导当事人填写法律援助申请手续,热心指导案件分流。今年以来,法援中心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法律援助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职能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2、强机构,优服务,法律援助质量纵深推进2024年以来,靖边县法律援助中心立足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设立“绿色通道”,通过“双项举措”切实推进法律援助服务均衡发展,落实惠民生、暖民心主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一是为切实解决法律援助当事人与援助律师信息不对等的问题,率先探索建立援助律师库,通过公开律师信息、当事人“点援制”自主选择等方式提高法律援助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二是靖边县法律援助中心认真将法律援助申请人经济状况诚信承诺机制落到实处,将申请程序和要件公开,让“群众少跑腿”,打造手续最简、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法律援助受理快速通道,以“2024年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提升年”为契机,全力抓好案件质量管理,努力提升受援人的满意度。三是亮点工作方面,打造了“靖边县0.5小时法律援助圈”通过构建“1+3+22”工作模式,形成“0.5小时法律援助圈”,打通了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二、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拓渠道,广宣传,法律援助成效德润民心今年以来,中心扎实助力法治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扎实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满足全县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法律援助需求。具体工作中,利用“3.8国际妇女节”、“12.4国家宪法日”等有利时机,通过广场悬挂横幅、发放法治宣传品、现场咨询等方式,深入乡镇、社区、企业、学校等宣传《法律援助法》,发放“法律援助暖心卡”、宣传手提袋等,提高了群众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的基本素养,进一步方便了群众能得到快捷及时的法律援助服务,进而拓宽了扶贫帮困、济弱助残的维权渠道,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2、聚合力,凝共识,法律援助服务惠民暖心今年以来,积极开展妇女、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的保护工作,对妇女儿童维权工作,中心简化办理程序,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指派、优质服务”的“四优原则”,畅通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中心认真落实《法律援助法》对申请支付劳动报酬或者请求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进城务工人员,免予核查经济困难状况的法律规定,规范法律援助申请事项范围和经济困难状况分类核查程序,实行法律援助经济困难状况个人诚信承诺制,结合工作实践建立接待优先、受理优待、服务优质的“三优”服务制度,深化落实司法部进城务工人员欠薪求助绿色通道,2024年共办理进城务工人员欠薪求助案76件,有效维护了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三、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1、法律援助宣传方式单一,群众知晓率不高。一方面全县法律援助对象居住范围广数量大,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守妇女、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众多,多居住在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边远乡镇,法律援助宣传工作难以深入到位。另一方面,宣传形式上有待进一步增强实效性和针对性。2、部门联动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已建立的联动机制更多的是一种原则性规定,没有相对具体的合作措施,可操作性不强,联动机制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找不到对应的解决办法和处理措施。联动机制对应的一般都是同级部门,全县参与并配合开展法律援助的部门不多,目前,仅有残联、妇联等少数涉及解决困难群体利益的窗口请求过给予当事人相关援助。改进措施:(一)业务方面:2024年法律援助中心大力实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创新工作思路,突出服务重点,降低援助门槛,在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二)宣传方面:一是多措并举,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活动。通过“两线三进”创新模式,即“线上网络平台宣传、线下实体宣传”,线上“打造微信公众号、打造微信视频公众号”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法律援助宣传服务平台,定时向平台发送法律援助服务内容、服务指南的宣传图片及视频,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靖边广大老百姓记住法律援助,知晓法律援助职能,清楚法律援助对象和援助范围。四、2025年法律援助中心工作计划一、持续推进法律援助与部门协调联动。继续加强对工青妇老残等群团组织以及公安司法机关、监所等部门协作配合,注重对工作站点的指导监督,通过“法律援助+”工作模式,实现法律援助共享联动机制,加强司法人权保障,深入推动刑事全覆盖法律援助工作。二、规范法律援助工作机制,强化法援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学习,进一步提高法律知识水平及业务操作能力。加强对承办法律援助案件律师的引导与监督,进一步提高他们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责任心,确保办案质量。三、优化法律援助服务制度,严格落实服务指引,首问责任,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等制度。在工作中要求法律援助工作者要热情、诚心、耐心地完成法律援助案件。四、创新宣传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新型媒体,进一步提升法律援助社会知晓率,多举措营造法律援助宣传的浓厚氛围。围绕各个时段的重点宣传领域,加强对典型案例的宣传,多部门协调配合,积极开展法律援助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进工地等活动。让广大群众能够了解和支持法律援助工作,使困难群众真正得到法律的保护。五、继续扩大法律援助的覆盖面,更广泛的接受社会弱势群体当事人的申请,积极开展民事法律援助。尤其是把受援对象中的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下岗职工、农民工、退役军人及经济困难等特殊群体作为法律援助工作的重点,竭力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持续落实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积极扩大受援面,拓宽服务渠道,使更多需要法律援助的当事人得到法律帮助,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