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略阳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略阳县动物疾病防疫防控中心、略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略阳县乌鸡技术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动物疫情监测、动物卫生监督、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畜牧技术推广,畜禽种质资源普查抢救保护和渔业种质资源普查抢救保护,为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 |
住所 | 略阳县东关李家院 | |
法定代表人 | 陈新忠 | |
开办资金 | 151.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略阳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27.03万元 | 165.8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核准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现报告如下: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一是加强春秋两季动物集中免疫,共免疫猪口蹄疫和猪瘟各6.1万头,牛口蹄疫0.79万头、羊口蹄疫2.5万只、小反刍兽疫2048万只、狂犬病6700只、高致病性禽流感和鸡新城疫各80.23万只,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上级要求标准。同时稳步推进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经逐级审核,有9个养殖场参与2024年度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政策补助,共拨付资金57929.5元。二是强化非洲猪瘟防控。严格按要求实行疫情排查周报告制度,全年累计排查养殖场户8756户、排查生猪10.18万头,全县无生猪异常死亡情况发生。三是持续开展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以狂犬病、牛羊布病、结核病等人畜共患病为重点,定期开展动物免疫接种、专项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动物疫病监测工作,2024年进行布病应急监测羊场2次,监测羊血清183份,检出阳性样品74份,扑杀及无害化处理羊183只,开展流调监测2次,采集牛羊血清样品214份,经实验室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四是兽医实验室全面开展畜禽强免病种免疫抗体监测,全年共采集畜禽血清样品1398份,检测血清样品3844份(次)。(二)开展畜牧技术指导服务,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扎实开展畜禽养殖技术指导服务和培训工作。县畜牧兽医中心成立4个技术指导服务组,深入全县17个镇(街)开展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安全生产等技术指导服务825场次,技术培训1221人次。二是扎实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专项排查工作,,落实专人持续到场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和督促整改,并建立台账,2024年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中心被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表扬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直连直报信息采集工作先进集体”。三是按照管行业必管安全的要求,开展畜禽养殖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以有限空间、液体粪污收集池、沼气池、氧化塘、化尸窖以及粪污处理和场内用电线路、冬季取暖、消防等设施设备为重点,加强日常排查指导工作,共计开展安全生产指导排查386场次,对排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并安排专人持续跟进整改过程,确保消除隐患,通过指导服务,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四是做好在渔业工作。落实专人积极配合企业和行政审批部门完成水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许可证办证、换证工作;并配合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陕西站开展嘉陵江和略阳县珍稀水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生生物监测工作;开展“7条鱼”等重点水产品药物残留监测工作,抽检略阳县聚臻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大鲵)和略阳县汇鑫福源家庭农场(鳙、鲤),检测结果均为合格。(三)加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一是加强动物检疫。结合动物检疫监督数据质量和官方兽医履职能力“双提升”深化年活动,依托“陕西智慧动监”平台,及时上传的各项检疫监督数据信息,实现动物检疫监督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全县共备案养殖场608个,上传防疫信息832条,163.5万头(只、羽);产地检疫动物155279头(只、羽),出具动物检疫证明666张;屠宰检疫生猪5869头,家禽20.7万余只,无害化处理动物产品2448公斤严格执行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通过“陕西智慧动监”平台发放猪、牛、羊耳标共计52530套;备案畜禽运输车辆11辆。二是做好畜禽产品质量风险监测。配合中省市抽检禽肉样、禽蛋样、猪肉样、猪肝样、水产样品共64份,开展畜产品兽药残留快速抽检30余份,兽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到国家标准;开展养殖场户肉牛、肉羊、商品猪“瘦肉精”尿样抽检375头(份),屠宰环节待宰生猪“瘦肉精”尿样抽检352份,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三是加强养殖场监管。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落实了规模养殖场官方兽医派驻,以镇为单位实行规模养殖场官方兽医包联制,全县17个镇(街道)21名官方兽医联系包抓122户养殖场,指导养殖场户规范建立养殖制度和档案,累计开展监督检查490次,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4年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为重点,狠抓了畜牧科技推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动物卫生监督及畜产品安全等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一是在畜牧产业发展上,全年累计开展畜禽养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安全生产等技术指导服务825场次,技术培训1221人次;通过强化畜牧技术推广和指导服务,全县实现肉类总产16264.6吨、禽蛋总产4069.4吨。养蜂5.66万箱,蜂蜜产量341吨,实现牧业产值68015万元。二是在动物疫病防控上,严格落实动物防疫政策,完成了强制免疫和全面免疫病种的免疫工作,免疫密度和抗体水平均达到了上级要求。实验室检测血清样品3844份(次),共采样送检各类动物疫病监测样品805份。对2起羊场布病进行应急处置,开展布病流调和监测2次、采样检测样品397份、扑杀羊183只。实施了强制免疫病种先打后补工作,对参与“先打后补”的9个养殖场兑现补助资金5.79万元。三是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上,全县共备案养殖场608个,实施动物产地检疫15.53万头,无害化处理动物产品2448公斤,畜禽运输车辆备案11辆。开展“瘦肉精”养殖环节抽检375头(份)、屠宰环节抽检352份。配合农业农村部、省市相关部门抽检禽肉样、禽蛋样、猪肉样、猪肝样、水产样品共64份,开展畜产品兽药残留快速抽检30余份,兽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到国家标准,全年未发生畜产品安全事故。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在乌鸡产业发展上,略阳乌鸡产业链条还不够完善,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卖难现象依然突出,导致养殖户养殖积极性不高,养殖量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二是全县畜牧业饲养水平不高、管理粗放、密度大,养殖场户疫病风险意识不强、不重视动物疫病防疫和日常疫情监测,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严重威胁畜牧业发展。三是养殖生态环保压力较大,部分小养殖户和散养户养殖粪污处理不到位情况偶有存在。(二)改进措施:一是在略阳乌鸡产业发展上,加大“略阳乌鸡”地理标志品牌宣传力度,推行乌鸡订单养殖、订单回收、精深加工一条龙的产业发展模式,打消扩繁场不敢孵、养殖场不敢养的顾虑,确保养殖户的养殖利益尽量得到保护,更好地调动群众乌鸡养殖积极性,促进略阳乌鸡养殖量的提升。二是做好疫病防控和技术指导服务,统筹做好全县动物免疫和疫情监测工作,组织畜牧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把培训办到村上,把养殖技术送到养殖场户家中,为养殖场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提高广大养殖场户的科学饲养和防疫技术水平,促进畜牧业发展。三是引导养殖户应用节水生产工艺,采取雨污分离、污水回用等措施,控制养殖污水产生量,指导养殖户科学建设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确保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共生。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5年,全县畜牧兽医工作将以“夯实产业基础,优化养殖生态,推动绿色发展,维护公共安全”为目标,突出略阳乌鸡主导产业发展,重点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动物卫生监督和畜牧技术推广等工作,确保全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继续推行“1+X+N”略阳乌鸡保种繁育养殖模式,抓好略阳乌鸡保种、选育、繁育和规范化养殖,动员、引导养殖场户扩大养殖规模,为略阳乌鸡产业做大做强提供坚实技术支撑。二是按照“稳生猪、增牛羊、育特色”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设施养殖,推动猪牛羊养殖稳步提升。全力抓好略阳乌鸡、猪牛羊和中蜂“百村千户万只、万头、万箱”增产增效行动技术指导工作,力争到2025年底,全县乌鸡养殖量达到330万只,猪牛羊饲养量突破18万头,中蜂稳定在5万箱以上。三是守住防疫安全底线。加强春秋两季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全力推进规模养殖场“先打后补”工作,确保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等强制免疫病种群体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保持在70%以上。四是守住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加强养殖场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监管,继续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全面推进实施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规范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屠宰检疫等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五是守住畜牧业生态环保和安全生产底线。常态化做好养殖场安全隐患排查、问题整改,指导养殖场做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畜禽屠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安全生产工作,确保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不发生畜牧业安全生产事故。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