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镇坪县融媒体中心(镇坪县广播电视台)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新闻媒体宣传,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管理“两微一端”,信息网站等公共媒体资源,网站信息及新闻宣传,电视节目制作、播出、转播。 | |
住所 | 镇坪县广电大厦二楼、四楼 | |
法定代表人 | 姚登 | |
开办资金 | 75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镇坪县委宣传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0.71万元 | 16.04万元 | |
网上名称 | 镇坪县融媒体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镇坪县委宣传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完善相关制度机制。一是对领导班子分工进行调整,任命一批中层干部,明确规划班子成员所分管的业务,细化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二是持续深化“高质量新闻宣传工作专班”,建立月选题联系会议制度,由各专班组长负责,每月收集涉关部门和分管领域选题,在选题联系会议上讨论,确定的选题,按照“组长+编辑+记者+部门负责人”的形式,负责新闻拍摄、制作并在中省市刊发,所有新闻按照“选题会晒单、月中跟单、月底清单”推进落实。三是制定印发《镇坪融媒新媒体平台运行管理办法》《镇坪县融媒体中心信息发布审核制度》等文件,进一步加强我中心信息发布管理,规范信息采集、审核、发布等工作流程,确保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及时性、准确性、严肃性和安全性。(二)业务工作取得成效。一是新闻生产传播能力进一步加强。在微信公众号累计发布推文3000余篇,单篇阅读量破10,000次的文章达20篇以上,总阅读量突破300万次;视频号全年发布短视频超过500条,累计播放量超过1700万次,其中《“欢聚最美药乡揭秘长寿密码”第三届中药文化旅游节》《“中国梦劳动美新征程建新功”——镇坪县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职工合唱比赛》单条视频单独斩获10万+播放;电视新闻部制作并播出新闻报道节目200余期,涵盖社会民生、文化活动、全县重大项目进展等多个领域,全面展现镇坪发展成就;移动终端通过爱镇坪APP、人民日报党媒平台、人民日报人民号、央视频号、“学习强国”镇坪融媒号等移动平台,发布即时新闻和热点内容,全年推送新闻700余条,总阅读量超过1000万次,其中,短视频《陕西镇坪县:流星如雨璀璨如梦》单条阅读量超85万人次。同时,传播平台的共同发展也大大推动了中心外宣工作的进展,让我们的声音能够跨越地域限制,直达更广泛受众,进一步提升了镇坪外部影响力和知名度,为高质量建设生态经济强县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二是外宣上稿稳中有进。在央视、省台、市台上稿100余条。其中,采写《腊月至年味浓杀年猪熏腊肉》等稿件在中央电视台播发。采写的《【百灵·靓】陕西镇坪县:邂逅清泉遇见纯净》《【百灵·靓】陕西镇坪县:璀璨夜色魅力县城》等稿件被学习强国全国总平台采用。《“常州萝卜干”+“镇坪腊肉”,炒出了什么味?》在陕西日报头版刊发,并获《陕西日报》月度优秀新闻作品通讯类一等奖,创造了《陕西日报》由通讯员单独撰写稿件在头版刊发的最大体量。(三)媒体融合创新改革取得突破。我中心于2024年7月成立下属国有公司——镇坪县融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并培育为规上文化企业。通过市场化运营方式,借助公司平台提升镇坪县在文化和旅游产业方面的宣传推广力度。同时,拓展文艺培训、活动策划、广告制作等项目业务,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在服务本地的同时,将镇坪的文化品牌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公司成立后,建立健全市场化运作、完善项目管理流程、招揽专业人才、拓展客户资源等工作机制,先后承接全县紧密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建设相关活动,签订合作项目10余个,涵盖文旅宣传、活动策划、广告制作等多个领域,营业收入超500余万元。通过整合资源和拓展业务的具体举措,促进媒体与经济的深度融合,从而实现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的双向提升,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强文化自信以及服务社会公众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四)薪酬绩效改革制度落地见效。制定印发《聘用人员薪酬及绩效管理办法》,建立起以绩效为导向的管理机制,明确量化了绩效指标,包括:制定明确的新闻生产指标,建立与稿件质量、传播成效挂钩的绩效奖金制度,设立职工季度和年度评优奖励机制并增强薪酬分配的公平性和透明度等方式,以期达到提升内容生产和传播质量与效率的目的,以适应媒体行业不断变化的环境。通过改革,建设了一支更加高效和专业的团队,进一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2024年,微信公众号累计发布推文3000余篇,总阅读量突破300万次;全年发布短视频超过500条,累计播放量超过1700万次;制作并播出新闻报道节目200余期,移动终端通过爱镇坪APP、人民日报党媒平台、人民日报人民号、央视频号、“学习强国”镇坪融媒号等移动平台,发布即时新闻和热点内容,全年推送新闻700余条,总阅读量超过1000万次,涵盖社会民生、文化活动、全县重大项目进展等多个领域,全面展现了镇坪县发展成就。(二)经济效益:融媒体下属公司融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接文化活动10余场,创收500余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1.新媒体的创新能力和运营水平有待提高。2.干部媒介素养与新媒体业务技能有待提高。3.创收反哺县融媒体中心机制有待建立。(二)改进措施:1.强化工作人员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2.进一步提高新媒体平台的运营管理水平,加强对内容的审核和把控。3.探索建立反哺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增强造血功能。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按照“全市引领、全省前列”的目标要求,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推进中心工作提质增效工作。积极争取当地政策支持,统筹推进县融媒体中心提质增效工作,加强平台建设、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以创新移动新闻产品、运用移动传播技术为重点。充分利用秦岭云平台实现县融媒体中心统一的新闻信息采集中心、编辑中心,加强硬件设施等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为采编发网络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实现新闻资源的直通和共享。着力打造具有本地特色、较广覆盖、较强传播力、影响力和用户黏性的综合性全媒体传播矩阵,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二)坚持新闻为本,不断增强宣传策划能力。加大宣传策划性报道宣传力度,遵循“服务经济、促进开放、扩大影响、树立形象、构建大外宣格局”的外宣宗旨,进一步加强重大主题报道的策划,深入挖掘我县突出亮点,提高文稿质量,积极加强与上级主流媒体沟通,推出更多具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多报送优质稿件,努力完成上稿任务,展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三)进一步拓展新媒体平台,提升影响力。继续拓宽新媒体渠道,增加用户规模。同时,加强新媒体内容建设,提高内容质量,增加用户粘性。开展周期性的宣传活动。在重大节假日期间,与相关乡镇和部门合作开展直播、作品展播以及投票等活动。在做好短平快视频的同时,打造精品短视频,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四)壮大融媒产业。县融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挥自身优势,整合优化融媒产业资源,主动对接市场、适应市场,积极拓展产业链条、增强造血功能,形成主业突出、多元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持续增强自我造血机能,让产业更好地反哺融媒体提质增效。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渝陕高速通渝陕记者带您打探》获评陕西广播影视奖三等奖;采写作品《三代人,一件事—镇坪县农业科技人员接力杂交玉米种》获得安康新闻奖一等奖;《中药首位产业系列报道》《记者走基层专栏》获得安康新闻奖三等奖.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