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城固县> 城固县博望初级中学

城固县博望初级中学

发布时间: 2025-03-27 08:50
单位名称 城固县博望初级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
住所 城固县博望街道办事处军王村
法定代表人 范永茂
开办资金 54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城固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32.92万元 362.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城固县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教育教学工作课程实施与管理: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各类课程,确保学生接受全面的基础教育。加强对课程实施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定期开展教学常规检查,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与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改革与创新: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开展教学研讨活动,组织教师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促进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二)师资队伍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将师德表现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教师专业发展: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拓宽教师的教育视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开展校内公开课、示范课等教学活动,为教师提供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共同提高。(三)学生全面发展德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完善的德育工作体系。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社会实践等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艺体与科技教育:重视学生的艺体和科技教育,开设丰富多彩的艺体课程和科技社团活动,如音乐、美术、体育、机器人编程等,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展需求。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艺体比赛和科技竞赛,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四)教育资源保障教学设施建设:加大对教学设施的投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新建和改造了部分实验室、功能教室,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仪器,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配备。开展教师信息化培训,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学校在年度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效益,为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中考成绩取得突破,重点高中上线率稳步增长,学生整体成绩进步明显。课堂改革成效突出,小组合作学习与项目式学习广泛应用,学生课堂参与度高涨,学习热情显著增强。深入开展德育工作,学生文明素养显著提升。学校体育队在县级比赛中名列前茅。校的办学成果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家长满意度调查中,满意度显著,许多家长反馈孩子在学校不仅成绩进步,综合素质也得到极大提升。学校积极参与社区教育活动,开展公益讲座、科普宣传等,得到社区居民的高度认可,赢得良好口碑,进一步提升学校影响力。这些成绩为学校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资源方面,虽然多媒体教学设备有所更新,但部分功能教室的设备老化,难以满足新兴课程需求,如人工智能课程缺乏专业设备。同时,数字化教学资源不够丰富,难以完全适配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教师培训内容针对性有待加强,部分培训与教师实际教学需求结合不够紧密。此外,跨学科教学能力培养不足,难以适应新的教育理念。学生个性化发展方面,虽然开设了一些社团活动,但种类不够丰富,无法充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兴趣爱好,在挖掘和培养学生特长方面还有提升空间。2、改进措施针对这些问题,学校计划加大教学资源投入,更新功能教室设备,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在师资培训上,精准调研教师需求,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加强跨学科教学培训,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实践。对于教育模式,建立学生学习档案,深入分析学生特点,实施分层教学和个性化辅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全面提升学校业务水平,推动初中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四、下一步工作打算教学质量提升上,推行分层教学模式,依据学生学习能力与知识掌握程度,设计差异化教学内容,实现因材施教。同时,定期开展教学质量评估,精准分析学生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打造特色校本课程,结合当地文化与时代需求,开设非遗传承、编程思维等社团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培养综合素养。同时,完善教学反馈机制,通过学生评教、家长意见收集等方式,及时改进教学。师资队伍发展方面,组织教师参加学科专项培训,提升专业知识储备。开展校内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交流经验、分享心得,共同提升教学水平。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对教学成果突出、积极参与教研的教师给予奖励。加强家校社联动,邀请家长和社区专业人士参与校园活动,提供实践指导。利用社区资源,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丰富学生学习体验,助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