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蓝田航空(通航)产业园管理发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对蓝田航空(通航)产业园进行日常管理。园区规划、建设、管理、运行等的统筹实施·园区重大项目及机场建设、运营维护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园区招商引资、项目初审及服务·协调有关部门在园区的分支机构和派出机构开展工作·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 | |
住所 |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八里塬 | |
法定代表人 | 成酉锋 | |
开办资金 | 1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管理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59万元 | 5.5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因实际工作需要,法人更换为成酉锋。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蓝发中心积极贯彻落实党工委、管委会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系统落实全省深化“三个年”活动、全市“八个新突破”及全区“八个新提升”重点工作有关要求,统筹推进招商引资、蓝田产业园开发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等各项工作。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全员招商攻坚前行。全面对标“招商引资主责主业”要求,坚定不移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坚持全员上阵,持续发力提速,推动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一是坚持奔跑姿态,主动出击链接资源。先后赴山东济南济宁、北京、浙江乐清、四川成都、广东深圳、江西宜春及宝鸡、铜川、咸阳等多个地市开展外出招商和产能释放工作,深挖项目信息,同时为区内无人系统与通航企业与行业龙头合作牵线搭桥。二是坚持拼抢姿态,全力推动项目落地。三是坚持服务姿态,助力企业提质增效。扎实推进“强产业”攻坚行动,安排专人开展“一对一”项目服务,全力保障隆基氢能、京兆美畅等入区企业经营效益持续提升;全力落实“稳增长”会议精神,定期走访规上服务类企业,协助企业解决经营中存在的问题,配合企业获得民航发展基金补贴资金,助力企业全部实现正增长。(二)机场运营提质提效。业务开展方面,蓝田机场管理运营质效持续提升。与无人机、eVTOL头部企业达成长期合作关系;获得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颁发的“民用航空低空飞行服务专业人员基础培训机构实训基地”牌照,成为西北地区首家获得认证基地,为机场开展低空飞行培训、深度参与低空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影响力提升方面,依托蓝田机场稀缺资源,成功保障中航工业集团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首飞、省应急管理厅秦岭护林飞行等多项重大飞行任务,获得中央省市多家媒体报道,并收到省应急管理厅赠予的锦旗和表扬信。(三)园区开发稳中求进。业态布局方面,成功引进反无人机龙头企业,在盘活土地资产、丰富产业园业态等方面取得突破。手续办理方面,蓝田机场正式取得ParkAir甚高频电台执照、400MHz无线电通信系统手持台电台执照和400MHz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继台电台执照,标志着机场和西安市无线电监测站关于机场本场和周边电磁环境监管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的建立,为机场及园区后续安全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谋篇布局。行业研究方面,紧盯产业发展热点,研究分析发展趋势,完成行业研究成果,梳理形成阎良区(航空基地)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名录,为把握低空经济发展机遇找准方向、提供思路。产能对接方面,积极探索“阎良研发制造、蓝田试飞应用”的无人机产业发展模式,梳理完成区内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名录及西安市无人机、反无人机相关企业清单,针对其中链主企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摸清产能、摸透需求,主动搭建供需对接通道,以合作促产业快速发展。产业推进方面,协助省融办,完成以蓝田机场为中心、蒲城内府机场为辅助的全省低空航线划设方案(征求意见稿),为下一步低空运输航线开通做好技术准备。(五)整合多方资源推动抱团发展。依托行业协会正式发布首个团体标准《无人机桨发匹配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有效提升无人机行业发展的规范化水平,组织编制应急处置降落伞系统研制技术规范、飞行控制与导航系统技术规范等多项团标。联合行业协会、高校共同举办低空飞行器技术发展与应用论坛,参与陕西省低空经济科创及场景应用研究、秦创园无人机产业创新聚集区建设方案等政府相关课题研究工作,助力低空经济产业快速发展。助力行业协会组织低空经济相关企业组团参加榆阳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研讨会、全省无人机产业链暨低空工作交流会、芜湖低空经济大会等,加强企业对接交流,争取导入相关优质资源落户。二、取得的效益(一)科研服务类项目招引创造“蓝发速度”。面对时间紧、任务急、无先例等挑战,蓝发中心坚持打好“主动仗”,留足“提前量”,成立专门小组攻坚科研服务类项目招引,详细研究科研服务类企业入库标准,严格按照入库申报截止日期倒排时间,确保沟通到位、准备做足、压茬推进,项目从启动到完成入库资料提交,前后历时40天,协助企业高效完成工商注册、纳税人资格变更、税务机关现场审核、纳税申报等一系列工作,最终确保项目如期落地、及时申报。(二)蓝田产业园开发建设书写“蓝发新篇”。一是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明显。依托蓝田机场稀缺资源,大力发展通航培训、飞行体验等“有人”通航业务,积极探索发展无人机试飞验证等无人机业务,机场飞行小时数、飞行架次稳定增长,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二是低空经济发展初见成效。与无人机、eVTOL头部企业达成试飞验证长期合作,获颁“民用航空低空飞行服务专业人员基础培训机构实训基地”牌照,以低空飞行培训、低空飞行器试飞验证为切入点,积极践行探索“阎良生产制造、蓝田试飞验证”的产业协同发展路径。三是园区产业布局特色鲜明。紧扣园区特色产业规划布局,全力配合做好沟通联系、风险评估、项目研判等各项工作,成功引入无人机感知产业园项目,为园区特色发展增添新活力。三、存在问题整体来看,目前招商引资、蓝田产业园开发建设等工作有序推进,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蓝田机场资源优势仍需进一步发挥,招商引资项目体量偏小、部分项目落地成果不佳等。整改措施一是以保障能力提升为抓手,持续推动机场管理公司做好入驻企业飞行、试验服务保障,科学提升机场运营管理水平,确保能飞尽飞。二是以试飞验证能力建设为抓手,引进和培育第三方无人机系统质量检测和适航机构,并以此为牵引布局建设研发中心、制造中心、试飞中心、适航中心,吸引上下游相关企业入驻。三是以应用场景拓展为抓手,策划推进与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项目合作,积极拓展无人机物流、航空文旅研学、低空旅游、短途运输等新兴业务。下一步工作计划2025年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狠抓工作落实,紧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充分释放蓝田机场稀缺空域资源等优势。园区开发方面。全力保障无人机感知产业园项目加快推进土地、建设等手续办理,按照时间节点尽快开工建设。持续跟进蓝田园区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加快概念规划落地实施。持续协调蓝田县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园区围网及机场排水供电工程项目,进一步提升蓝田园区配套条件。招商引资方面。锚定航空及先进装备制造“双集群”建设目标,加强产业研究与招商引资融合深度,丰富和创新项目信息获取渠道,加快“走出去”步伐,提高项目对接精准度,全力突破购地、租赁、科研服务、房地产及资源盘活利用项目。同时,紧盯重点服务项目,积极嫁接各类资源协助企业解决落地难点、堵点,全力争取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